泉州地處福建東南沿海,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我國第56處世界遺產,也是“晉江經驗”誕生地,經濟總量長期領跑福建。歷史厚重、經濟活躍帶來了人口集聚,既為泉州社會發展創造了紅利,也考驗著當地公安機關城市治理智慧。
黨的十八大以來,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一直是福建泉州打造城市平安品牌的重要抓手,特別是2019年以來,當地公安機關以爭創“全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示范城市”為契機,加強聯防聯治、智防智治、群防群治,努力營造安定祥和的營商發展環境。2012年到2020年,全市刑事發案逐年下降,總降幅高達62.32%;2019年以來,三類可防性案件每年呈下降趨勢,人民群眾安全感顯著提升。
今年5月21日,惠安縣村民王某林聽坐在對面的民警說完,就和鄰居王某銘握手言和了。2020年年底,兩家因土地歸屬問題發生糾紛,矛盾愈演愈烈。民警走訪發現后,迅速啟動多元化解模式,讓司法所調解員發揮法律專業能力,村調委會特邀調解員發揮熟悉社情優勢,一起促成雙方和解。
聯防聯治
泉州公安深刻把握“多元融合”這一泉州歷史文化特質,在基層社會治理中著力推進問題聯治、工作聯動、平安聯創。傳承發揚新時代“楓橋經驗”,出臺“命案可防可控”工作指導規則,建立完善第一時間發現隱患、第一時間定分止爭、第一時間報告流轉、第一時間開展核查、第一時間提出對策的矛盾糾紛排查化解“五個一”快速響應機制,探索社會風險分類流轉、聯合化解模式。
按照政府倡導、社會出資、平安共享的原則,泉州市加快智慧安防小區、智慧行業場所建設,公安機關還協同教育、衛健、文旅等部門合力推進“平安校園”“平安醫院”“平安景區”創建。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智安小區1521個,聯網接入5676家單位場所,其中80%以上的智安小區建成以來實現可防性案件“零發案”。
今年9月24日23時許,張某坤、向某杰剛在小吃店點了夜宵,民警就出現在他們面前,將其銬上。原來,20時許,一名工人報案,稱2名小偷潛入工地盜取電纜線。接報后,泉州警方一邊派員處警,一邊依托系統為前方民警提供信息支撐,不到4個小時就將2名嫌疑人抓獲。
智防智治
泉州公安開發的治安防控實戰應用模塊中,包括打擊盜竊犯罪等近百個場景化預警模型,發揮出良好實戰效能。
泉州公安始終堅持向科技要警力、要戰斗力,不斷開拓創新建設智慧公安。泉州市委、市政府連續10年將城市安全信息系統建設納入“為民辦實事項目”,建成可支持百萬路設備同時在線的“傳輸干線”、擁有22萬余路前端設備的“感知天網”、匯聚超700億條數據的“數據云池”,探索完善數據導防、合成研判、小案快偵等新型警務融合機制。泉州市公安局在公安大數據框架下,以需求為導向開發治安防控實戰應用模塊;常態化疫情防控期間,相關應用模塊也為精準戰“疫”提供有力支撐。
疫情防控期間,在石獅市蚶江鎮厝仔村核酸采集點現場,40余名“厝仔大爺”平安志愿者,身著紅色馬甲,穿梭在防疫一線,指導每一名排隊受檢人員全程佩戴好口罩,依次核驗健康碼并測量體溫……在公安民警的帶領下,“厝仔大爺”踐行志愿者使命擔當,筑起一道道愛的防線。
群防群治
泉州人歷來古道熱腸、熱心公益,始終是守護平安泉州的銅墻鐵壁。泉州公安在建強巡特警專業化處突“拳頭”,布建街面警務站,落實屯警街面、動中備勤的同時,注重發動群眾力量、凝聚群體共識,讓廣大群眾廣泛參與到群防群治工作中。
泉州公安因地制宜在工業區、商業區推行“十店十廠聯防”,在城市(城鎮)社區推行“警保聯動”機制,在居民小區、老城古街推行“治安中心戶長”“黨員街巷長”,在海岸線建立漁民協會和船管員隊伍。全市群防群治力量近10萬人,積極參與戰“疫”工作,落實“網格化+鐵腳板”巡防機制。“厝仔大爺”“百靈鳥義警隊”“月亮灣海上救援隊”等隊伍具有地域特色、時代特征,還在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糾紛調解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人民公安報、中國警察網記者鄭明、通訊員邱晉榕)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晉江市衛健局聯合泉州戒毒所舉辦毒品危害與艾2021-12-2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