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泉州市新增29項省級文化瑰寶,增量全省第一。
據悉,目前全市共有世界級“非遺”項目5項,國家級36項,省級128項,市級262項,縣級628項。
據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有泉州歌訣、安溪茶歌、永春白鶴拳等29項,涵蓋了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等7個類別,進一步豐富了泉州市“非遺”體系。 其中,新增項目名錄24項,第一至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擴展項目名錄5項。
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工作啟動以來,泉州市積極響應,推選一批優秀的“非遺”項目。經省文旅廳專家認真評審和科學認定及社會公示,省政府于近日研究批準并予以公布。今后,泉州市將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扎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保護傳承工作,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全面有效保護,守護好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瑰寶。
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泉州項目)
新增項目名錄24項:泉州歌訣、永春鬧廳、安溪茶歌、泉州古琴藝術、永春白鶴拳、施厝扁擔術、擲鐃鈸、泉州通草藝術、泉州蚵殼厝營造技藝、泉州珠繡制作技藝、泉州戲劇道具制作技藝(楊氏)、磁灶窯陶瓷燒制技藝、毛筆制作技藝(張氏)、螺鈿制作技藝、永春陶瓷制作技藝、福建海鹽傳統曬制技藝(泉州)、惠安醬油釀造技藝、泉州王氏中醫痔科、泉州市正骨醫院吊膏、閩臺鄭成功信俗、九日山祈風儀典、泉州祭十班習俗、青山王信俗、泉州扒龍船習俗(筍江)。
擴展項目名錄5項:福建省少林地術拳(泉州)、泉州正骨療法(張氏)、中醫養生(虎標萬應茶制作技藝)、中秋節(閩南博餅習俗)、送王船習俗(泉州)。 (泉州晚報記者 陳智勇 通訊員 許僑鑫)
責任編輯:唐秀敏
- 國五批非遺項目名錄公布 廈門珠繡等項目入選2021-06-11
- 公示!國家級!福州這些項目入選!2019-10-23
-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項目精彩亮相2019-06-10
- 福州市新增8項省級非遺項目 包括福州方言八音等2019-03-12
- 第六批省級“非遺”項目名錄公布 泉州大鼓吹等八項目入選2019-03-11
- 竹木畫、灌蛋、青白瓷 多項非遺項目首現榕城2019-03-09
- 福州:一碗“拗九粥”喚起全城孝行 “拗九節”申報非遺項目2019-03-06
- 福州非遺“蘇蘇醬鴨”已失傳 “洪塘篦梳”漸絕跡2018-03-23
- 探訪羅源“非遺”傳承人之家:讓“非遺”活起來傳下去2018-01-15
- 福建第四批非遺項目傳承人名單公布 廈門14人上榜2017-11-28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海西濱海第一路”泉州海灣大道二期建成通2022-02-1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