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各地各部門積極實施“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動中,泉州市多措并舉,先后出臺《數字泉州工作要點》《加快泉州市數字經濟發展若干措施》等,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通過數字賦能,引領泉州傳統制造業提質增效,邁向高質量發展。
從勞動力紅利邁向技術紅利
泉州傳統制造業工業產值占全市工業經濟的70%以上,是名副其實的傳統制造業大市。
近年來,泉州海量的傳統制造業開始頻頻遭遇勞動力要素價格上漲的考驗,在用工難、用工貴的面前,“泉州制造”轉型壓力凸顯。
“在勞動力價格等要素成本壓力逐年增大的背景下,過去規模龐大的產能優勢,如今變成了壓力,轉型迫在眉睫。”泉州總商會主席周少雄對記者表示,對于泉州來說,傳統制造業是家底,這一優勢決不能丟,泉州必須正視這一問題,盡快從依賴勞動力紅利的傳統盈利模式,轉變到依靠技術和自主創新的技術紅利模式。
如何轉?泉州瞄準了數字技術!
AGV智慧小車有序穿梭于車間內。通過5G技術,成瓷下線后,由系統呼叫AGV智慧小車,AGV智慧小車自動識別路線,運輸、搬運、充電,高效、準確、靈活地完成燒成、檢包區域產品的運輸、入庫……這是記者在泉州衛浴龍頭企業九牧集團的智慧制造產業園看到的場景。
據了解,這是我省首家5G陶瓷智慧制造產業園。產業園的技術與流程管理系統采用了全新的數字化技術,由華為、中國電信、德國西門子三方聯手打造,集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為一體。
“采用數字化技術后,極大地提升了公司的自動化水平,用工規模縮減一半以上,企業的用工難題得到很大緩解。”九牧集團董事長林孝發說。
泉州市數字辦的數據顯示,目前,泉州市大部分大中型制造業企業普遍使用數字化智能裝備,全市有2500多家規上企業參與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建成超200間數字化智能車間、超1000條智能生產線、超1萬臺工業機器人。這些數字化設備,平均減少勞動用工60%,極大地提高了泉州傳統制造業的生產效率。
政企互動迎來增效新動能
數字技術在泉州傳統制造業領域的大規模運用,除了緩解用工難,還提升了“泉州制造”的環保水平和產品品質。
石雕產業,是惠安縣傳統支柱產業。以往,在傳統石雕車間,經常可以看見戴著墨鏡和口罩,全身被石粉覆蓋成灰白“石膏人”的工人。如今,用了數字化雕刻機,這樣的工作場景已經看不到了。
走進豪翔集團生產車間,記者看到,在雕刻機械運作時,石雕全程被水浸泡,雕刻拋磨產生的石粉都沉淀在水中,并經由專門的設備進行回收處理,不會飄浮到大氣中污染生產車間環境。
“這幾年,我們對車間進行數字化技術改造,不僅生產過程更環保,產品質量也更加穩定、更加標準化,產品附加值上升了一個臺階,單價提高了10%左右。”豪翔集團園林建設有限公司生產總監劉國文對記者說。
業界認為,數字技術在泉州傳統制造業領域的大規模運用,一個重要的推力,來自當地黨委政府。
近年來,泉州先后發布《數字泉州工作要點》《加快泉州市數字經濟發展若干措施》等政策,在技術推廣、財稅補貼、人才引進、融資、高校對接等20多個領域發力,引導傳統制造業企業大規模采用數字技術。
值得一提的是,數字技術在泉州傳統制造業運用過程中,一品嘉、輔城網、愛陶瓷、泛家居等一批數字化企業得到孕育和發展。這些企業以工業互聯、區塊鏈、人工智能、空天遙感、5G應用等前沿信息技術為突破口,介入泉州傳統制造業領域,逐步成為驅動泉州傳統制造業發展和轉型的新動能。
記者從泉州市數字辦了解到,目前,泉州數字經濟年產值已達4500億元,成為泉州經濟領域的“新增長極”。(記者 何金 通訊員 陳鑫煒 黃瑜鵬 陳秋紅)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泉州數字經濟規模今年力爭6000億元2022-02-24
- 莆田搶占數字經濟新賽道 推動應用場景多樣化2022-02-09
- 蔡宗美:搶抓數字經濟機遇2022-01-24
- 馬尾區5個項目獲福建省數字經濟發展專項資金扶持2021-11-25
- 臺江數智港揭牌 打造百億數字經濟產業園2021-11-25
- 福州:打造人才“強磁場” 催生數字經濟“核裂變”2021-11-22
- 省級數字經濟專項資金申報 泉州推出22個項目2021-11-22
- 工信部:APP共享用戶信息要列出使用目的2021-11-08
- 前三季度福建數字經濟相關行業稅收增長較快2021-10-27
- 福州入圍數字經濟城市發展百強榜 位列第22位2021-09-07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泉州市泉港區前黃鎮:河道常態化保潔 共護碧2022-02-2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