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連日來,泉州中心市區鯉城區、豐澤區、洛江區嚴格落實落細公共環境消殺、生活垃圾清運和無害化處理等工作。記者從市城管局了解到,3月10日以來,中心市區共轉運處理生活垃圾9399噸、轉運外運1824車次。截至目前,共對中心市區31座中轉站、填埋場等垃圾處理設施消殺660場次,消殺總面積391萬平方米,對垃圾轉運車輛消殺2007車次,確保疫情防控與城市管理兩手抓、兩不誤。
市區32座大、小型垃圾轉運站、機修廠、填埋場由專人保潔、消殺,其中大、小型生活垃圾轉運站每天清潔消毒不少于3次。
中心市區環衛設施全覆蓋消殺
豐澤 百名專業消殺人員 確保“一日一清”
疫情發生以來,豐澤區按照“突出重點、全面消殺”的要求,持續對疫點、封控區、物業小區、人員聚集場所等開展高標準的消殺工作,著力切斷病毒傳播路徑。堅持每天對重點部位進行清洗消殺,清理衛生死角300多處,清洗消殺果皮箱、垃圾桶30570多次及環衛車輛2640多次,182座公廁每天消殺2次。特別是借助社會專業消殺力量,聘請廈門千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入100名專業消殺人員,對全區所有疫點及封控區進行環境消殺,同時負責封控區垃圾的清運。“社會專業力量及時介入,有效解決相關封控區的垃圾清運問題,目前已實現‘一日一清’。”豐澤區疫情防控指揮部有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此外,豐澤區還進一步拓展消殺廣度深度,組織對東西大道、南北大道、坪山路、東湖街、泉秀東街、東海大街、城東街等累計約27.5公里污水管線、36個污水井進行消殺,對華僑大學、泉州農校、市一院婦產院區、新車站方艙接種點、晉光小學東海校區、泉州師院等周邊主干道污水井進行重點消殺,對中心城區西低渠、北低渠、新門溝、八卦溝、田淮渠、田安渠、大淮渠等10.5公里內溝河進行消殺。
鯉城 封控區、管控區每日至少消殺2次
疫情發生后,鯉城區立即啟動疫情防控應急機制,加大環境消殺力度,同時開展一線作業人員個人防護和環境消殺培訓。“每天對轄區內的封控區、管控區至少進行2次消殺,防范區每天至少進行1次消殺,特別是針對通道、門把、扶手、電梯按鈕等重點部位進行消殺;對東浦、金浦排澇泵站及1號、2號和3號污水提升泵站進行消殺,面積約1.2萬平方米;每天對21條內溝河進行消殺,面積約12萬平方米。”鯉城區疫情防控指揮部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該區每天消殺果皮箱、垃圾桶1409個次,消殺環衛車輛497輛次、公廁257座次。人流量較大的“小黃人”站點三天兩次消殺,每日73個站點,共2481輛。
農貿市場和商場超市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我們使用非接觸式紅外體溫儀,每天對轄區的東菜、南菜、西菜、北菜、金山、石崎6個市場入市經營者開展體溫監測工作,針對市場、停車場所、周圍水溝每日進行消殺。”鯉城區疫情防控指揮部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對轄區10家大型商場超市,每日進行全方位消毒,重點對稱重臺、收銀臺、電梯、購物車、購物籃等顧客容易接觸的設施進行清掃、消殺。
此外,住宅小區全面保潔、消毒,每天至少2次對小區電梯、樓梯、門廳等公共場所進行消毒。每天對轄區81個物業小區進行清掃,開展消殺141次。區衛健局清理核酸檢測點醫療垃圾共154場次,組織區屬醫療衛生機構環境消殺27場次。
洛江 嚴格按照 “無死角、全覆蓋”消殺
17日下午,在洛江區萬安街道一封控區,工作人員穿戴防護服正在進行消殺工作。“目前,消殺工作按照‘無死角、全覆蓋’的原則,聘請專業消殺機構,每日2次對小區戶外和單元樓道、單元門、樓梯扶手及垃圾箱等重點部位進行徹底消殺,最大限度保障群眾身體健康。”塘西社區負責人介紹說。
洛江區嚴格落實封控區、管控區每天至少2次消殺、防范區每天至少1次消殺的工作要求,對全區57個物業小區開展消殺,消毒面積超189萬平方米。萬安街道、雙陽街道每天2次對防疫檢測點等重點場所進行消殺。馬甲、河市、羅溪、虹山等鄉鎮確保消殺“全覆蓋”。其中,馬甲鎮每天3次對24個重點場所進行消殺,河市鎮每天8次對8個防疫檢測點及每天2次對垃圾中轉站等重點場所進行消殺,羅溪鎮每天4次對13個防疫檢測點及每天5次對垃圾中轉站等重點場所進行消殺,虹山鄉每天2次對4個防疫檢測點及轉運車輛等重點場所進行消殺。
在校園環境消殺上,洛江區落實全日保潔制度,增加清掃轉運頻率頻次,重點地段保潔時間達18小時/日以上。對核酸檢測開放區域環境的消殺則采取每小時進行一次的消殺方式,直到當日核酸檢測完畢。(泉州晚報記者 殷斯麒 吳麗嬌 郭雅瑩 通訊員 李澤波 周美珠 周新仁/文 黃巖群 陳淑華/圖)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建惠安村村開通鄉村振興服務平臺2022-03-1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