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以來,市金融監管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要求,強化金融保障力度,引導金融機構持續為企業復工復產送去金融“活水”。疫情發生以來,全市銀行業機構累計為2370家企業延期還本付息,涉及資金117.4億元,占到期貸款比例約37%;全市累計投放第六期省“紓困貸”54.64億元,占全省54.64%,投放進度遠快于前五期。
銀行業機構
“貸”動企業復工復產
“這筆錢真的幫了我們很大忙,現在工廠已經恢復正常生產了,感謝你們!”日前,石獅市某服裝廠負責人對石獅農商銀行金融助理激動地說道。原來,受疫情影響,該服裝廠資金壓力增大,在金融部門的引導下,石獅農商銀行金融助理主動對接,并開通紓困貸款“綠色通道”,當天就為企業發放了低利率的150萬元紓困貸款,有力推動企業復工復產。
同樣心懷感激之情的還有豐澤區某咨詢機構的負責人陳先生。“真的太好了,本來我還很擔心疫情期間的還款問題,沒想到銀行及時為我們辦理了延期還款服務。”陳先生說。受疫情影響,陳先生的公司在3月份暫停營業,這也導致公司資金回籠期變長,而此時還有一筆180萬元的銀行貸款即將到期。正當陳先生焦急萬分的時候,興業銀行泉州分行依據我市金融惠企政策,很快為其申請到了40天的還款寬限期。
“為強化金融保障力度,我市在全省率先建立‘政銀企擔’融資對接月通報督導制度,通過穩貸增貸、延期還本付息、推廣省第六期‘紓困貸’等多種措施為企業紓解困難。”市金融監管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推廣紓困貸款批量擔保業務,泉州首次將“紓困貸”擔保代償上限由5%上調至10%,“紓困貸”擔保費率由1%降至0.5%以下,降幅居全省前列。
政策性金融
為中小微企業“擔”起責任
為充分發揮政策性金融作用,我市明確要求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給予中小企業、個體工商戶優惠擔保費率,免收疫情中高風險地區企業融資擔保費。上述負責人介紹,截至4月底,全市新增融資擔保業務超11億元,融資擔保余額71.4億元,同比增長60%。
泉州某餐飲公司主要承接泉州企事業單位食堂運營,為民生領域重點企業。此次疫情期間,該餐飲公司經營的多數食堂停止營業,企業經營節奏被打亂,面臨前期采購的食材無法消化、營業額下滑、資金回款延遲等暫時性困難。得知消息后,泉州金控集團權屬泉州市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市擔保公司”)立即聯合平安銀行制定紓困方案,最終通過“數保貸”線上特色紓困貸款產品,為其發放信用類貸款428萬元,目前該企業所經營的單位食堂已有序恢復營業。
市擔保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市擔保公司積極協調各方資源,聯手合作銀行,先后推出了“紓困擔保貸”“國擔快貸”“數保貸”等抗疫紓困產品,并通過線上審批、費用減免、特事特辦等一系列措施,為受疫情影響的中小微企業疏解資金壓力。“疫情以來,我們已為147戶中小微企業融資擔保近5.83億元,其中超過七成是紓困貸款。”(泉州晚報記者 王樹帆)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泉州戰疫:中國電信兩條戰線勇作為2022-05-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