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今年實施20項重點任務持續深化醫改
力爭創建綜合類中醫類國家區域醫療中心
日前,泉州市印發《泉州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22年重點工作任務》(以下簡稱《任務》),明確今年將從完善醫療資源供給體系、完善人事薪酬激勵機制、深化“藥價保”集成改革、健全分級診療體系、統籌推進相關領域改革等5大方面,著力落實20項重點任務,持續推動深化醫改工作。
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
高位嫁接優質醫療資源
建設區域醫療中心是近年來泉州市深化醫改、提升醫療服務水平的重要抓手之一。今年,泉州市將抓好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福建醫院建設,推動福醫大附屬二院加快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同時支持市第一醫院、市中醫院積極爭取對接“國家隊”高水平醫療機構,合作創建綜合類、中醫類國家區域醫療中心。
高位嫁接優質醫療資源方面,泉州市將推動市第一醫院與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其他市屬醫院與北京、上海等“國家隊”合作共建10家臨床技術協作中心,推動縣級綜合醫院引進“北上廣深”等地優質資源。力爭在年底前,全市建設10家以上縣域醫療次中心,建成省級標準社區醫院5家。
學科建設方面,泉州市將實施“五個一批”診療能力提升計劃。在鞏固加強現有省級臨床重點專科項目基礎上,培育1—2個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項目;建設10個省、市級重點專科,培育10個市級專科診療團隊,掌握20項核心和關鍵臨床診療技術。
完善人事薪酬激勵機制
培養引進高端醫學人才
薪酬制度改革方面,《任務》提出,將擴大公立醫院內部分配自主權。公立醫院引進的高層次和緊缺急需人才,所需薪酬總量單列,不計入工資總額核定基數。完善薪酬總量核定辦法、人員薪酬水平合理增長機制和內部分配制度,人員支出占業務支出比重力爭較上年提升1個百分點左右或接近45%,逐步提高醫務人員固定薪酬占比。
人才培養和引進方面,泉州市將建立分層次、多渠道、精準化的人才引進培養機制。其中,市屬三甲公立醫院和晉江市醫院引進高層次人才團隊不少于1個、客座專家不少于3人,其他三級公立醫院引進客座專家不少于2人。全市計劃招聘1500名醫師,其中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不少于120名。
推動“三醫聯動”
深化“藥價保”集成改革
近年來,泉州市持續跟進國家和省藥品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成果,為廣大市民群眾減輕醫藥負擔。今年,泉州市將建立健全藥品集中帶量采購激勵約束機制,開展國家和省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中醫保基金結余留用考核工作,并根據考核結果,將集采藥品使用節省的醫保基金,按照50%的比例直接撥付給考核合格的公立定點醫療機構。
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泉州市將按照“設置啟動條件、評估觸發實施、有升有降調價、醫保支付銜接、跟蹤監測考核”的基本路徑,建立目標導向的項目價格管理機制,開展醫療服務價格調價評估。支持薄弱學科、基層醫療機構和中醫醫療服務發展,體現醫生技術勞務價值。力爭到今年年底,全市二級以上公立醫院醫療服務性收入占比達35%。
健全分級診療體系
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
健全分級診療體系方面,推動泉州市第一醫院醫療集團完善雙向轉診信息平臺,推進成員單位建設10個聯合病房、慢病門診,新開展10項基層適宜醫療技術。改革緊密型縣域醫共體運行機制,完善縣域醫共體醫保基金打包支付績效考核方案,以獎代補、以點帶面促進基層綜合醫改和醫共體設施設備建設、服務能力提升。
建立醫療技術與醫療骨干“雙下沉”機制。制定出臺三級醫院專家到基層醫療機構坐診補助、職稱聘任等支持政策,推進二級以上公立醫院醫療技術、醫療骨干“雙下沉”。推進中心城區市第一醫院、市中醫院、福醫大附二院、醫高專附屬人民醫院等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幫帶中心城區19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中醫藥方面,泉州市將繼續鼓勵各級名老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下沉基層中醫館設立傳承工作站。推廣“聯盟+共享”模式,鼓勵縣級中醫醫院建設縣域中藥飲片供應中心和共享藥房。推進二級及以上中醫醫院建設治未病中心、綜合性醫院設置治未病科室、有條件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設立治未病服務站。今年將建設10個基層示范中醫館,創建3—5個省級中醫藥文化宣傳基地。(泉州晚報記者 郭雅瑩 通訊員 陳志波)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打造生命的花園 一座最像私人會所的醫療中心2016-06-29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泉港區開展世界環境日暨河長制宣傳活動 2022-07-0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