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一到,蚊蟲就活躍了起來,許多小孩、大人都不堪其擾,市場上驅蚊產品的銷量也只增不減。昨日,記者從醫院了解到,近來因蚊蟲叮咬就診的小孩也不在少數。
小孩雙臂起疹 或被蚊子叮咬
前不久,1歲多的小志(化名)在家睡了個午覺,醒來后就不斷抓自己的雙臂,開始哭鬧。他的家長發現他兩支手臂都起了很多紅色的“小包”,便給他涂了風油精。到了晚上,小志還是覺得很癢,把手臂都抓破了皮。凌晨兩三點,他依然哭鬧著不睡覺,無奈的家長帶著他到晉江市中醫院求醫。
晉江市中醫院急診醫學部動物咬蜇傷科的負責人莊鴻志醫生回憶道,當時小志的兩個手臂上有很多皮疹,不少已被抓破皮。由于小志沒有到公園等戶外玩耍,結合他家里的環境,被螞蟻和蜜蜂叮咬的可能性也不大,再加上家長說小志以前被蚊子咬到也會起疹,所以考慮是蚊子叮咬。
“夏天到了,溫度比較高,蚊蟲也比較多,所以近期像這樣的案例還是比較多的。”莊鴻志說,就診的很多都是嬰幼兒,由于嬰幼兒難以表達,所以很多時候家長也沒辦法確定孩子是被什么咬傷。
莊鴻志介紹道,對于蚊蟲叮咬的治療手段,他們主要采用外用的中藥水,若蚊蟲叮咬得比較嚴重,可涂激素類的軟膏,如皮炎平等。如果有破皮的情況,可能就要用抗過敏的藥。“小志用我們醫院自制的清熱解毒中藥水,涂了軟膏,第三天就好了。”
蚊蟲逐漸“兇猛” 驅蚊產品走俏
天氣逐漸變熱,蚊蟲活躍起來,不僅小孩子“深受毒害”,成年人也不堪其擾,許多成年人被蚊子咬后也會起皮疹,而驅蚊液等驅蚊產品則是他們需要隨身攜帶的。
“可能是個人體質的問題,我一被蚊子咬,不一會就會起紅紅的‘大包’,要一段時間后才會慢慢消下去。”市民林女士說道,原本就容易吸引蚊子的她夏天更是容易被蚊子咬,因此驅蚊液是她的“護身符”。
昨日,記者在一些商超以及日用品商店看到,花露水、驅蚊液、驅蚊貼、蚊香液、驅蚊手環等驅蚊產品已紛紛上架,占據了很大的位置。一家商店設置了驅蚊產品的專區,有近20款驅蚊產品在售。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近來店里驅蚊產品銷量很好,“你看,驅蚊手環和驅蚊貼因為攜帶方便,也賣得很好。”“我們也有兒童專用的驅蚊水,很多寶媽都會選擇這款。”
據悉,目前市面上的驅蚊產品主要有“農藥”和“衛妝”兩種。2021年9月發布的《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防蚊驅蚊類產品認定的意見》指出:“如果產品的標簽、說明書標明該產品具有防蚊驅蚊功能,無論其有效成分是化學成分還是植物源性成分,該產品都屬于農藥范疇,依法應當按農藥進行管理。”記者在店里看到,大部分驅蚊液、花露水在外包裝處都有注明農藥正式登記證號、農藥生產批準文件號以及生產許可證號等,而有的則只標有化妝品生產許可證號。
嬰兒慎用驅蚊水 被咬后及時處理
除了用驅蚊水外,還能如何預防被蚊蟲咬傷?莊鴻志建議,晚上盡量少去蚊蟲較多的草叢、花叢等場所游玩。戶外活動時,盡量少讓四肢皮膚暴露在外,不要赤腳,休息時不要直接坐在草坪上,可以鋪上墊子。此外,不建議嬰兒使用驅蚊水,可以佩帶驅蚊香囊,香囊可用艾葉、紫蘇、丁香、藿香、薄荷等材料自行配置。
面對夏天的蚊蟲,莊鴻志建議,如果被不明毒蟲叮咬傷后只是出現局部皮膚瘙癢、紅腫,不用太糾結具體是哪種毒蟲所致,可用清水沖洗或用金銀花泡水放涼后濕敷受傷部位10分鐘左右,外洗后再用激素類軟膏涂抹。如果癥狀未緩解甚至加重,或者出現全身過敏反應、膿皰疹、患肢腫脹迅速蔓延、傷口劇烈疼痛等情況時,則需馬上到醫院治療,以免耽誤病情。(泉州晚報記者 郭芳蓉)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中建筑港攜手華僑大學“云講座”助力考生“大2022-07-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