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連日來,泉州市各糧食生產主體完成早稻搶收的同時,統籌力量全力以赴搶插晚稻,“雙搶”任務已全面完成。
截至8月8日,全市完成夏糧收獲面積34.08萬畝、產量13.47萬噸,完成率分別為101.12%、101.30%,完成夏種糧食面積83.51萬畝,完成率101.47%。
搶農時忙生產 期待好收成
由于前段時間部分地區連續下雨,導致我市早稻適收期和晚稻播種期推遲,稻谷晾曬存在困難,前后茬農時銜接更加緊張。對此,市、縣農業農村部門積極協調解決問題,指導種糧戶搶晴收割早稻,減少損失;謀劃好晚稻生產,著力培育壯秧,力爭秋糧豐收。
7日,在南安市英都鎮良山開心家庭農場,負責人吳財情正組織工人抓緊插秧,十多名工人用扁擔和籮筐將育好的秧苗挑到田埂上,不遠處,農機手駕駛著插秧機在田間來回作業。
吳財情告訴記者,今年受前期雨情影響,農場的早稻收獲期較往年推遲了5—7天,7月15日才全部收割完。為減少降雨帶來的影響,市、縣農業農村部門技術人員多次到現場開展技術指導,提出解決措施。農場從7月8日就開始育秧,組織工人,調配耕地機、插秧機同步作業,一邊溶田,一邊插秧。
調整種植結構 保供增收益
前階段降雨對惠安輞川鎮水稻種植而言利大于弊。因雨水充足,今年輞川鎮坤德農場的早稻收成不錯,常規稻畝產達到1000斤。
“為響應多種糧食的號召,我們拆除了部分舊的蔬菜大棚,調整種植結構,推行‘兩稻一菜’種植模式,在原來種植一季西蘭花、包菜、花菜等經濟作物的基礎上,又增加了早稻、晚稻兩季糧食作物生產,既保障糧食生產任務,又提高經濟收益,實現了‘雙贏’。”坤德農場負責人何志陽說,農場今年水稻種植面積約1500畝,比去年增加三四百畝。
為緩解農資價格上漲帶來的種糧成本增加,進一步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我市落實扶農惠糧政策,及時發放實際種糧一次性補貼。截至7月29日,全市累計發放補貼資金2725.1萬元,補貼作物品種包括水稻、玉米、大豆和薯類等,惠及53萬多戶農戶。
有序調度協作 “雙搶”機械化
各級農機部門強化農機化生產調度和農機服務組織,積極引導扶持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服務隊、農機大戶開展社會化服務,做好早稻機收和晚稻機插(播)工作。
最近,南安高順農機專業合作社的農機手們特別忙碌。“我們利用靈活機動的方式,安排農機手展開耕作服務,忙不過來的時候,也會請其他農機服務隊過來幫忙。”據高順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戴子中介紹,在泉州市農機總站和南安市農業農村局精心組織和協調下,南安十多家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服務隊抱團協作,接受統一調度,跨片區支援有農機服務需求的種植戶。
位于碼頭鎮東大村的東聯農業科技示范場,有兩萬多斤水稻晾曬時遇上雨天,急需烘干。得知消息后,南安市農業農村局協調高順農機專業合作社利用恒溫恒濕烘干機提供幫助,解了燃眉之急。“全市有個農機社會化服務微信群,大家可以在群里溝通服務需求。同時農機站工作人員也會在群里指導大家做好高溫天氣下的農機保養、安全操作等事項。”戴子中說。(泉州晚報記者 陳凌鷺 陳小陽 文/圖)
責任編輯:唐秀敏
- 2021年全國早稻總產量2802萬噸 增長2.7%2021-08-25
- 連江早稻收割完畢 畝產超550公斤2021-08-12
- 長樂完成早稻插秧面積3.28萬畝2021-05-14
- 福州:工廠化育秧助力 早稻種植跑出“加速度”2020-04-10
- 揚州萬畝晚稻開鐮收割 金黃稻田展秋日豐收畫卷2018-11-02
- 福清:和時間賽跑 農戶半天搶收160畝早稻2018-07-11
- 浙江早稻單產位居中國第一 創下歷史新高2016-08-31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泉港掀起夏季治安打擊整治“百日行動”攻勢2022-08-0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