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主體是穩就業的“頂梁柱”,更是經濟增長的“發動機”。泉州市擁有近134萬戶市場主體,鑄就了民營經濟的厚實底盤。今年以來,面對內外環境考驗,泉州市各級各部門察實情、出實招,推動各項惠企紓困政策資金落地見效。同時,泉州市還通過創新體制機制,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斷提升政務服務水平,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
政策資金直達
助企提振發展信心
“打開手機平臺,一鍵兌現,182萬元的技術改造專項資金及時到達,真的很便利。”走進福建南王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張曉輝告訴記者,政策資金快速到達,大大激發了企業發展信心。
張曉輝所說的,是我市各惠企政策主管部門聯合打造的“泉州惠企政策線上直達兌現平臺”。打開該平臺,政策發布、企業申報、獎補審核、結果公示、統計分析等功能一應俱全,企業通過電腦網頁端或手機端“閩政通”泉服務,即可實現線上和掌上申兌服務。市營商辦有關負責人介紹,借助平臺惠企資金直達機制,我市精簡惠企獎補內部審批流程,強化資金兌現時限。
據了解,自今年1月正式上線以來,泉州惠企政策線上直達兌現平臺累計注冊企業10000多家,訪問量超27萬人次,獎補資金5億元,上架市縣兩級有效惠企政策1700多條,線上公告各級各類獎補資金12.8億元。
在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方面,泉州市中小企業融資綜合信用服務平臺(泉州市信易貸平臺)于今年上線,為銀企雙方提供信用信息畫像、智能匹配撮合、優質企業名單推送、專項信貸產品定制開發、貸后監測預警、信用優惠政策激勵等服務“直通車”。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16家金融機構及其支行網點入駐平臺并開通獨立賬號,共發布復工復產貸、普惠小微貸、稅易貸等類型金融產品40余個。截至7月底,泉州市信易貸平臺累計發放信用貸款超397億元,其中,2838家中小微企業通過手機端發布融資需求48.78億元,實現授信25.59億元。
打通辦事創業堵點難點
“放管服”改革向縱深發展
營商環境的全面優化,離不開方便快捷、公平普惠、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體系以及體制機制創新。聚焦營商環境短板弱項和市場主體痛點、難點、堵點,泉州狠抓自我革新,推動“放管服”改革向縱深發展,不斷提升企業和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
助力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在泉州試點創新構建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用電管理體系,聚焦解決入駐企業一次性投資成本高、生產用電運營不高效和園區用電設施運維壓力大等痛點問題,推出園區“開關站(環網室、環網柜)+公用配電室+專變配電室”的供配電模式。借助該創新供配電模式,低壓接入的入園企業可實現零成本辦電,平均每戶節約辦電成本約15萬元;高壓接入的入園企業通過“以租代建”代替“全額投資”,初期投資較傳統一次性投資可降低70%左右,整體供電周期較傳統模式時間上縮短40%。
聚焦招商引資項目政企雙方承諾兌現不及時等突出問題,我市在泉州臺商投資區試點創新招商引資政企合同“雙兌現”機制,對涉及履約時限的合同條款實行智能化提醒、預警和警報,將企業投資、建設、投產和政府征遷、供地、審批等節點進行閉環管理,以智慧監督促進政企合同“雙兌現”。實行6個月來,58個新項目508個合同承諾兌現節奏明顯加快,形成政企雙向推動項目落地合力。
推動政企聯動服務實現水電氣網“免證辦、掃碼辦、無感辦、一窗通辦”。泉州市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牽頭自來水、電力、燃氣、廣電等市政公用部門,持續健全“一件事”聯動辦理服務機制,通過業務流程再造,改變過去“跑多趟、取多號、跑多窗、重復遞交材料”為“一張表單、一套材料、一窗受理”,讓企業群眾辦理“水電氣網”業務實現“一窗通辦”“最多跑一趟”。實行業務聯辦兩個多月,供水、供電、供氣、供網“一件事”已累計辦理1000多件。(泉州晚報記者 林書修 通訊員 顏玉璇)
責任編輯:唐秀敏
- 營商環境再優化 廈門市場主體突破80萬戶2022-08-24
- 優化營商環境 市領導調研市行政服務中心2022-08-18
- 張國旺到市直單位調研改進作風加強營商環境建設工作2022-08-12
- 廈門榮獲中國政府采購優化營商環境卓越獎2022-08-03
- 泉州優化營商環境 “雙零”背后的“一號改革工程”2022-07-08
- 福州市不動產登記和交易中心持續優化營商環境2022-07-05
- 泉州市委書記劉建洋調研優化營商環境工作2022-07-05
- 5名干部被處分!江西2地發布通報2022-06-20
- 1至5月漳州市新登記市場主體6.7萬戶 同比增長近七成2022-06-20
- 廈門細化落實《廈門經濟特區優化營商環境條例》2022-06-20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兒童心向黨 助力鄉2022-08-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