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保障是民生的“安全網”,是社會的“穩定器”。黨的十八大以來,漳州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真抓實干、穩中求進,加速推進統籌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社會保障覆蓋面持續擴大,政府對社會保障支撐能力不斷增強,保障及服務水平逐步提高,取得矚目成效。截至2022年上半年,漳州市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363.02萬人、54.16萬人、88.23萬人,較2012年年底分別增加89.62萬人、26.39萬人、59萬人。一串串數字,一張張笑臉,成為社會保障潤澤民生的最好注腳。
體系建設有序推進
社會保障是民生之依。十年間,漳州市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各項社會保險覆蓋面持續擴大,社會保障事業實現高質量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漳州市逐年完善基本養老保險擴面征繳的激勵和約束機制,逐步形成擴面、征繳并重,制定漳州市被征地農民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實施意見》, 積極探索建立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的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啃下最難啃的骨頭,妥善解決了諸多歷史遺留問題。
近年來,漳州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經辦機構積極推動全民參保計劃,城鄉居民參保人數逐年遞增,截至2022年7月參保人數已達224.35萬人,享受養老金待遇人數76.54萬人。2016年起穩步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順利完成市直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退休費轉接發放工作, 成為全省85家經辦機構中率先完成此項工作的6家經辦機構之一。2017年12月25日,漳州市15.78萬老農保參保人員全部并入城鄉居民保系統或做退保處理,是全省第二個完成新老農保制度銜接“清零”任務的設區市。2022年,隨著第三代社保卡的全面發行,電子社保卡簽發工作同步推進,截至目前,已發放三代卡39.76萬張。政策制定的“最先一公里”勇立潮頭,服務落實的“最后一公里”極速通達。
覆蓋人群全面拓展
2017年,漳州市以推進“同舟計劃”專項擴面行動為突破口,積極推動建筑業按工程項目參加工傷保險,市社保中心將全市在建工程項目清單與業務系統中的參保項目進行比對,篩選出尚未參保的工程項目,通過電話溝通、深入企業工地進行政策宣傳,動員項目企業及時參保,截至當年年底,全市工程項目完成100%參保。
十年來,漳州市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動態管理全民參保數據,精準鎖定未參保人員,以靈活就業人員、新業態從業人員為重點,分類施策,精準擴面,全面推進法定人員全覆蓋。充分挖掘非公經濟組織從業人員參保潛力;為非公經濟組織參保開辟獨立業務窗口“綠色通道”;為有續保繳費意愿的靈活就業人員和居民暢通繳費渠道。2016年,漳州市龍文、南靖、平和、東山、長泰、華安被列入全省第二批全民參保登記計劃試點地區,啟動全面入戶調查及系統登記工作。2017年,全市擴面潛力進一步深挖,參保覆蓋面進一步輻射,100%完成入戶調查,成效位列全省前三。全面推進機關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工作人員參加工傷保險,基本實現各種職業人群工傷保險全覆蓋,持續推進鐵路、公路、水運、水利、能源等工程建設項目參加工傷保險。啟動社保精準扶貧,2017年、2018年,建檔立卡未標注脫貧的貧困人口、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等困難群體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政府為其代繳不低于50%的最低標準養老保險費。2019年起提高貧困人員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代繳標準,為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員全額代繳最低標準(200元)養老保險費。2020年社保扶貧代繳工作進度持續位居全省前列。2022年持續推動的基本養老保險參保工作精準管理,形成了數據共享、部門協同、便捷高效的參保擴面長效機制。
保障水平逐年提高
“我的養老金又漲了。”今年7月,60歲的靈活就業退休員工蔡小鶯在收到銀行的到賬信息時,第一時間跟家人分享了喜悅,“剛退休時一個月能領600多元,轉眼已10年,如今一個月已接近2000元的養老金,當然開心。”
社保“紅花”結出幸福碩果。十年間,通過不斷擴面提標,漳州市工傷保險長期待遇、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標準和離休人員離休費調整工作相繼開展。截至2022年7月共惠及17.29萬名企業退休(職)人員和5.04萬名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職)人員,較之于2012年年底月人均分別增加1068.67元和2331.75元。
基本醫療保險方面,十年間,門診特殊病種由26大類調整為29大類,門診特殊病種定點就診范圍持續擴大,住院前合理檢查費用納入報銷范圍。城鄉居民醫保的個人繳費標準由2012年每人每年50元調整到2022年每人每年330元。城鄉居民醫保政府補助標準由2012年每人每年不低于240元提高到2022年每人每年不低于650元。
公共服務顯著增強
“不用回原參保地就可辦理跨省養老轉移接續業務,太方便了!”辦事群眾張女士前往機關社保窗口辦理跨省養老保險轉移接續業務,窗口經辦人員開具了轉移接續聯系函并經由快遞寄往上海市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順利辦結了此項業務。
社保服務彰顯善創者成。十年間,漳州市深入推動各項改革落地見效,不斷優化辦事流程,確保公共服務能力有效提升。2016年,漳州市全面取消家庭病床和院外檢查醫保審批手續,授權委托至醫院審批和結算。2017年起積極推廣運用人臉識別認證系統開展企業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資格認證。2018年在全市743個行政村(社區)建設城鄉居民養老和醫療保險村級便民信息化平臺,實現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業務申報“不出村”。2020年,工傷認定信息化建設進一步推進,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和待遇經辦等業務實現“無紙化”辦理,減證便民再優化。
面對突發疫情,漳州市積極探索網上受理等做法,確保各項社會保險待遇按時足額發放。采取“網上辦、掌上辦、郵寄辦、預約辦”審批服務模式,實現“不見面”高效服務。2022年,創新模式再升級,“住院伙食補助費申領”“機關社保職業年金記實”等實現無感審批,由“被動等待”變為“主動找人”,實現“一趟不用跑”。截至2022年7月,共完成“不見面辦理”社保業務412件次。
利民惠企加速減負
“賬戶里突然就多了18萬元,核對賬戶才知道是縣人社局轉過來的。”近日,漳州萬利達科技有限公司王女士收到了南靖縣人社局發放的普惠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資金,她欣喜地說:“從春節的穩就業補貼到年中的穩崗返還,這些惠企措施減輕了我們的負擔,這一次直接把錢打到賬戶里,真的太方便了。”
社保“暖流”飽含真切溫情。十年間,漳州市通過各類保險階段性費率下調舉措,用“真金白銀”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增進人民福祉。2017年起,失業保險費率逐年下調,每年最多為用人單位減輕負擔2.4億元;積極為符合穩崗補貼條件的企業發放補貼金額2.34億元,共惠及全市2.13萬家次用人單位,職工65.63萬人次。自2019年5月1日起,全市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費率從18%降至16%;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單位繳費費率從20%降至16%,截至2022年7月,共為用人單位減輕負擔10.16億元。為幫扶企業渡過難關,2020年起減負降費工作再度加碼,當年共減免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工傷保險費、失業保險費等三項社保費共計23.57億元,涉及企業23277戶。為更好保障失業人員基本生活,確保失業人員待遇應發盡發、應保盡保,2021年漳州市發放失業補助金1.03億元、惠及12.13萬人次,發放失業保險金1.14億元、惠及13.41萬人次。2022年實行社會保險相關業務延期辦理及“免申即享”等政策;適當放寬繳納時限;開辟工傷待遇支付快捷通道。
收入增長有保障、安享晚年更幸福……翻閱漳州十年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優異“答卷”,一項項政策滿懷期待,一項項措施飽含情懷。十年來,漳州市社保工作加速推進,覆蓋范圍不斷擴大,公共服務實現跨越式升級。漳州市將繼續深化制度改革,織廣扎實社保覆蓋網,織密扎牢民生保障網,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閩南日報 李偉 李立平)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泉州進一步完善社會救助和保障 更多人可享受價格臨時補貼2022-01-13
- 社保覆蓋面擴大:人數增加 社保卡普及率超九成2019-07-26
- 財務狀況不佳 數百萬65歲以上美國人無法按時退休2018-12-13
- 14省區市委托養老基金 投資總額近6000億2018-10-10
- 人社部: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 連續14年上調2018-10-09
- 2000多張社保卡無人領 卡主多為靈活就業人員2018-06-21
- 日本政府預測2040年社保金額將達190萬億日元2018-05-23
- 日本公布社會保障金預算 2040年或達190萬億日元2018-05-22
- 中日簽署社保協定減輕雙方企業人員社保繳費負擔2018-05-10
- 明天起,這些新規實施!和你我息息相關2017-06-30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縣域發展的典范之路——“晉江經驗”20年傳承2022-09-0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