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申遺成功,成為中國第56項世界遺產,也是國內世遺大家庭中“最年輕”成員。申遺成功后,著眼于做好“后半篇文章”,按照省委、市委安排部署,泉州以打造世界遺產保護利用典范城市為目標,統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讓更多文物和文化遺產活起來、走近你我他。
回望漫漫申遺路,泉州申遺,在近十年按下“加速鍵”。十年來,愛遺護遺的城市底色愈濃。法治先行,《泉州市海上絲綢之路史跡保護條例》《泉州市中山路騎樓建筑保護條例》等一系列政策法規相繼出爐;守住底線,全市建成不可移動文物信息化管理平臺、不可移動文物監測系統、文物保護修繕和“三防”工程項目庫等,持續提升管理水平;強化考古,與中國社科院、北京大學、省考古研究院等合作考古、建強平臺;雕琢城市,開展生態修復、城市修補試點,啟動古城整治提升工程,實施歷史文化街區和名鎮名村保護、古城街巷風貌綜合整治提升。
十年來,搶抓機遇發展文旅產業經濟。政策引導,《泉州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改革發展專項規劃》《加快推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陸續出臺;專班推進,成立文旅經濟產業發展小組,設立8個工作專班推進文旅經濟產業發展(招商)工作;系統營銷,融入“清新福建”“全福游、有全福”等活動,年均舉辦文旅主題活動2000場以上,“世遺泉州”登上綜藝平臺、短視頻APP,相關話題熱度數以億計。
文化遺產在泉州,逐漸成為一場沉浸式的文化體驗、一種家門口的生活方式。
德化屈斗宮古窯址 (陳小陽 攝)
精心愛遺護遺
德化窯遺址連續四次 列入國家大遺址保護
作為“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出口商品生產代表性遺產點,位于泉州西北部山區腹地的德化窯系屈斗宮窯址和尾林—內坂窯址,崛起于宋元之際,穿越千年時空,一直被精心保護、用心傳承。
2018年,德化窯考古遺址公園成為省文物局公布的第一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這個總面積約56.211公頃,包括屈斗宮遺址片區、尾林—內坂—大壟口—梅嶺遺址片區的考古遺址公園,敞開懷抱迎接八方來客。
“德化窯考古遺址公園成為省文物局第一批考古遺址公園,這是文化遺產保護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一個案例。”德化縣陶瓷博物館館長鄭炯鑫告訴記者。
德化縣發現的古窯址多達239處,遍布全縣18個鄉鎮。為了保護好珍貴的涉瓷文化遺產,“十一五”以來,德化窯遺址連續四次列入國家大遺址保護利用專項規劃。近年來,德化窯遺址保護和管理進入更加制度化、規范化軌道。今年6月,福建省考古遺址公園現場推進會在德化召開,德化窯考古遺址公園作為代表,在會上作經驗交流。
保護好德化窯遺址,首先是規劃先行。這些年,《德化縣屈斗宮德化窯遺址保護總體規劃(2018-2030)》《德化窯考古遺址公園總體規劃(2022-2035)》《德化窯環境整治與保護展示工程方案設計》等規劃先后出爐,從頂層設計層面,為古老窯址保護指明方向。“德化窯遺址點多面廣,是城市建設的集中區域,為了加大保護管控力度,德化窯址遺產點被整體納入《德化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鄭炯鑫說。
近年來,德化整合陶瓷文化資源,活化利用世界遺產名片,以世遺點、考古遺址公園為核心,推出一系列陶瓷文化旅游路線和旅游品牌。瞄準打造“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編制中的《德化窯考古遺址公園概念規劃設計》,對屈斗宮、尾林—梅嶺片區作出展示、考古、配套服務等功能區的規劃與定位。
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是逐步落實保護規劃及遺址公園規劃的過程,通過一系列的保護、展示、環境整治及配套設施建設,讓遺址本體和環境得到有效保護,也讓遺址公園具備對外開放的條件。
在保護傳承文化遺產的基礎上,泉州更多考古遺址公園與世人見面:除了德化窯址考古遺址公園,目前公布的兩批11處省級考古遺址公園中,永春苦寨坑考古遺址公園、晉江磁灶窯址(金交椅山窯址)考古遺址同樣位列其中,泉州南外宗正司遺址、安溪青陽下草埔冶鐵遺址則成為省級考古遺址公園立項。
城市熱度上升
泉州入選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
憑借深厚的文化底蘊、活態的文化遺產、獨特的城市韻味、包容的城市精神,泉州一次次獲得認可、贏得殊榮。從“藏寶之城”到世遺之城,去年,“火出圈”的泉州,入選第二批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名單。
城市熱度持續上升,白天與黑夜充滿煙火氣。盡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申遺成功一年來,泉州的旅游數據仍較為亮眼。根據攜程平臺相關數據,與上年度相比,前往泉州旅游的整體人次同比增長28.83%,消費金額同比增長15.40%。
福建省金牌講解員顏靜怡說,剛剛結束的暑假,考察團、商務團和游客們紛至沓來,加上以學生為主力的研學團,幾乎每天都有接待團隊的任務。今年7月25日是首個“泉州世界遺產日”,這一天,古城講解員楊成龍受聘為泉州遺產義務巡查員,在他眼里,泉州22個世遺點有魅力、有顏值、有內涵,希望能多貢獻一些力量。世遺泉州在吸引越來越多游客關注的同時,也收獲了各行各業的遺產志愿者、守護人傾力保護、宣傳。
古城新區聯動,夜間經濟方興未艾。古城西街東段聚集了非遺展示、老字號、文創銷售、住宿、休閑、電影放映等不同業態,200多個商戶年營業收入超過2億元。泉州市領秀天地文化創意產業園、浦西萬達廣場、南益廣場等商圈,成為持證上崗街頭藝人活躍地段。看好城市潛力,市民小戴從夜市消費者轉變為夜市管理人員:“我見證了泉州夜市從中心市區的華大學生街、西街等地,拓展到東海泰禾廣場、晉江市第二體育中心等新興打卡點的過程,夜間消費人氣越來越旺。”去年,泉州古城西街東段入選第一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本月,泉州市五店市傳統街區、泉州市領秀天地文化創意產業園入選第二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
串點成珠,串珠成鏈,全域“開花”。近年來,聚焦“宋元中國·海絲泉州”定位,泉州精心策劃“世遺泉州”、“古韻泉州”非遺游、“全福泉州”祈福游、古城文化之旅、創意文化游、紅色文化游、古城街巷深度游等精品線路。“海絲茶源·茶旅圣地”“海絲泉州·綠色生態之旅”“云端踏青 香約茶園”浪漫賞花之旅等線路,入選中國美麗鄉村休閑旅游行(秋季)精品線路、全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古城徒步穿越”“閩南美好生活嘉年華”以及“一縣一特色”等活動品牌逐漸深入人心。
責任編輯:唐秀敏
- 今年上半年 古城接待游客320多萬人次2022-09-05
- 福建土樓(南靖)世遺主題地方即開型體育彩票首發2022-08-09
- 家長設計研學路線 帶孩子走進世界遺產點2022-08-05
- 中菲人文之驛走進泉州 菲華各界人士“云端”感受世遺之城魅力2022-08-05
- 探活態古城 暑假期間泉州啟動免費游2022-08-04
- 世遺泉州“暑”于你 泉州推出多項措施提升暑期文旅市場熱度2022-07-15
- 刺桐“夢華錄”再登央視 世遺泉州魅力綻放2022-06-28
- “世遺泉州”館獲評海創會多個獎項2022-06-21
- 泉州積極創建世界遺產典范城市:以文惠民 改變泉州2022-06-14
- 泉州市舉辦“世遺泉州”宣傳進校園活動2022-02-28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縣域發展的典范之路——“晉江經驗”20年傳承2022-09-0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