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省委“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動,持續推進《泉州市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落實,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保障“強產業、興城市”雙輪驅動落地見效,開啟泉州優化營商環境新征程,日前,泉州市印發貫徹落實“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優化營商環境攻堅行動方案。
根據行動方案,泉州市將以五大攻堅機制為保障,緊扣營商環境評價18個指標體系,抓好五大重點任務,對標國際國內先進城市,特別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重慶等6個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以及我省廈門、福州,對表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估體系向宜商環境評估體系轉變以及國家營商環境評價、省營商環境監測督導指標要求,切實提高政策對接力,增強落實穿透力,不斷深化改革、糾偏治弱、抓好整改,全面提升市場化、法治化、便利化、國際化水平。
攻堅機制 18個營商環境指標全部建立工作專班
根據行動方案,泉州市通過一領域一統籌、一指標一專班、一整改一清單、一個月一臺賬、一專項一活動建立優化營商環境攻堅行動攻堅機制。
關鍵詞 一領域一統籌
根據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細分商事制度改革、政務服務、工程領域改革、財稅貿易、法治建設、創新創業創造6大領域,相應成立專項小組,各由1位市領導牽頭統籌統抓,推動各個領域營商環境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 一指標一專班
18個營商環境指標全部建立工作專班,由1位市領導親自掛鉤指導,1個市直部門主抓落實,不斷加強專班專業和實戰力量,精準跟蹤工作進展和營商服務,以專班專人專業有效促進指標優化提升,并督促指導各縣(市、區)同步抓好工作落實。
關鍵詞 一整改一清單
針對國家、省營商環境評價問題清單,精準制定整改提升措施,1個問題形成1份整改清單,交由專班牽頭組織落實。
關鍵詞 一個月一臺賬
對照方案要求,緊盯各項任務指標,依托營商環境數字化監測督導平臺,完善營商環境工作臺賬月報制度,以臺賬盯進度,以臺賬落監督。在月底、重要節點及時對臺賬完成情況進行抽查檢查和“回頭看”,確保及時整改、及時糾正到位。
關鍵詞 一專項一活動
圍繞“標桿指標上‘標頂’、優良指標進標桿、良好指標變優秀”,1個專項策劃開展1次活動,加強引導造勢,提振信心決心,在全社會營造“人人都是營商環境,處處都是營商環境”的濃厚氛圍。
重點任務 3個維度直面差距短板 加大改革創新力度
根據行動方案,泉州市明確五大重點任務,動員全市上下一體、同向發力,緊扣營商環境評價18個指標體系,堅持穩企保企和開放招商并舉,從衡量企業全生命周期、反映投資吸引力、體現監管與服務3個維度,全面審視泉州市營商環境的現狀等次,敢于直面存在的差距短板,進一步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全力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一流營商環境。
重點任務一 營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
聚焦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保護中小投資者、執行合同、辦理破產、市場監管等方面,行動方案明確相關重點措施,致力于營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
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方面,建立知識產權交易服務平臺、推動知識產權糾紛訴訟全程網上辦理,健全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分擔機制,力爭2022年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規模達到8億元。
保護中小投資者方面,完善多元糾紛化解,構建重點突出、層次分明、針對性強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同時,完善新類型案件裁判指引。
執行合同方面,建立涉外商事一站式多元解紛中心;完善電子檔案系統聯網功能,實現互聯網查閱電子訴訟檔案;試行有關法律文書及調查令在線核驗服務。
辦理破產方面,推動建立金融公益債招募平臺;健全企業重整期間信用修復機制;探索實施破產管理人憑法院指定裁定即可依法辦理信息查詢;完善預重整制度,提高破產重組效率和成功率。
市場監管方面,推行企業年度報告“多報合一”改革,實現涉及市場監管、社保、海關等事項年度報告“多報合一”;開展推行企業強制退出改革試點;推進“一企一碼”應用,實施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開展公益性公用信用綜合評價,建立行業信用評價模型,為信用監管提供精準依據;探索行政執法人員盡職免責制度。
重點任務二 營造便捷高效的政務服務環境
政務服務方面,實現“高頻事項線上辦,復雜事項幫代辦”;設置“辦不成事”專窗;依托“黨建+”鄰里中心,在園區、社區等設置便民辦事點,政務服務下沉基層;推動水、電、氣、網“一站式”通辦;政務服務全面共享應用電子證照和政務數據,探索企業辦事“一照通辦”;推廣惠企政策線上直達兌現,推行惠企政策“免審即享”。
登記財產方面,實施不動產登記、交易和繳納稅費“一網通辦”;將公積金辦理事項納入二手房過戶轉移登記“一件事”套餐;推廣不動產登記“一證一碼”便民服務模式;推行預告登記智能化審批,擴大即辦業務范圍。
納稅方面,建立健全稅費優惠政策精準推送機制;建立“信用+風險”稅務監管體系;推出稅收政策“四不四即”服務快享模式;推廣“非接觸式”辦稅。
重點任務三 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開辦企業方面,開展“一照多址”改革;實現企業開辦涉稅事項“一表集成”;允許對無人售貨商店等新業態發放食品經營許可;探索市場監管領域許可(備案)簡單變更事項“免審即辦”。
政府采購方面,清除政府采購領域對外地企業設置的隱形門檻和壁壘;在采購公告階段提前公開采購文件;加大政府采購合同融資推進力度;加強政府采購電子化管理。
招標投標方面,推動企業數字證書及電子簽章在招投標領域互認互調;實行工程招標代理機構差異化監管;推進“招標最多跑一趟”,實現公共資源交易信息網“一網覽盡”;拓展電子保函適用范圍,常態化開展遠程異地評標。
重點任務四 營造更具吸引力的投資環境
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方面,推進社會投資項目“用地清單制”改革;推行聯合驗收“一口受理”“結果共享”;推廣實施“模擬審批”;探索“樁基先行”分段審批;試點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全流程無紙化。
獲得電力方面,開展標準化園區建設試點,推行“開關站+配電室”站房配置模式;實施“云診斷”“云會審”“云驗收”;推廣集安裝、運維一體的“泉電e享”服務;推廣“刷臉辦電”等線上辦電方式。
獲得用水用氣方面,推廣燃氣報裝電子簽約,實現用戶端報裝“零跑腿”;全面推廣應用物聯網燃氣表。
融資支持方面,提高全市民營和小微企業首貸比例;推動“信易貸”服務地方民營企業發展;建設泉州數字普惠金融服務平臺;建設全國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創新示范;建立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政府引導型基金體系。
跨境貿易方面,推進泉州口岸電子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建設泉州港“口岸通關時效監測評估系統”;拓展外貿物流新通道,培育地區港口集裝箱國際航線;推進“泉廈組合港”模式,推動“泉州貨走泉州港”。
重點任務五 營造開放包容的城市人文環境
勞動力市場監管方面,推廣應用“人策匹配機器人”試點成果;推動就業服務事項全面線上辦理;在工程建設領域建立完善工資支付“大數據+監管”。
包容普惠創新方面,落實政府對企業研發經費分段補助政策;建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及單項冠軍企業培育庫;深化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推進醫療機構互聯網醫院建設;落實養老機構一次性建設補助、護理型床位補貼等優惠扶持政策;補充中小學、幼兒園師資,增加學位供給,落實公民同招政策;推動客運企業的公交化改造轉型以及“交旅”融合深入創新發展。(泉州晚報記者 林書修 實習生 金緣)
責任編輯:唐秀敏
- 廈門榮獲中國政府采購優化營商環境卓越獎2022-08-03
- 漳州: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奮戰首季“開門紅”2022-03-10
- 泉州:14條措施助力電商高質量發展2022-03-09
- 去年廈門全市各類商事主體新增14.6萬戶2022-01-24
- 優化營商環境4.0,福州市這樣干2021-09-25
- 漳州: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提升優化營商環境2021-09-07
- 泉州建立優化營商環境專項信息數據共享機制2021-05-26
- 泉州:市場“準入即準營” 受益企業近萬家2021-04-29
- 長樂區舉辦“優化營商環境”專題講座2020-10-30
- 廈門出臺3.0版優化營商環境方案 吸引優質項目落地2020-05-22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縣域發展的典范之路——“晉江經驗”20年傳承2022-09-1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