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泉州市工業經濟一次又一次邁上新臺階。2012年全市實現工業增加值2667.77億元,2019年突破5000億元,2021年躍升至5758.60億元,占全省的比重從2012年的30.6%提高到2021年的32.4%,總量穩居全省首位。
根據市統計局統計數據,2021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9304.75億元、利潤總額1610.64億元,分別為2012年的2.3倍和2.4倍。2021年末,全市共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016家,比2012年末凈增1746家,企業數居全省首位。
工業主導地位穩固。從國民經濟中的產業結構看,工業是第二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占比近九成。2021年,全市完成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50.9%,是全省唯一工業占比超50%的設區市。工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51.8%,撐起全市經濟的過半江山。
2021年末,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總產值超過億元的企業有3066家,比2012年末凈增1364家,總產值超過10億元的企業從2012年的90家,增加到2021年的422家。全市產值超千億元產業集群從2012年的3個,增加至2021年的9個。
傳統產業轉型步伐加快。2021年末,全市規模以上傳統產業企業數達4549家,比2012年末凈增1350家;實現增加值為2012年的2.1倍,按可比價格計算,年均增長8.3%。2021年,全市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占工業投資比重69.3%,比2013年提高17.6個百分點。
新興產業加快孕育發展。2021年,全市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是2016年的2.8倍,按可比價格計算,年均增長9.3%。2021年,全市規模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1.3%。
數字賦能助推泉州智造。近年來,泉州全力推動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超五成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參與數字化改造,累計建成智能車間超100間、數字化生產線近1000條、應用推廣工業機器人超1萬臺,累計推動3500多家企業“上云上平臺”,數字經濟逐步成為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泉州晚報記者 蔡紫旻 通訊員 蔡淑薈)
責任編輯:唐秀敏
- 前七個月 泉州規上工業實現利潤總額642.51億元2022-09-21
- 前七個月 泉州規上工業實現利潤總額642.51億元2022-09-20
- 廈門規上工業企業骨干員工申請落戶有了操作指引2022-06-23
- 漳州市出臺存量工業企業“畝均論英雄”評價2022-06-09
- 泉州出臺工業企業增產增效用電獎勵措施2022-04-27
- 政策“導航” 幫扶工業企業加快復工復產2022-04-26
- 泉州全市規上工業企業基本實現復工2022-04-22
- “泉通行”助力 全市逾八成規上工業企業已復產2022-04-14
- 廈門市出臺工業物業分割轉讓暫行辦法2022-03-30
- 2022年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5.0%2022-03-27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十年發展繪勝景 鄉村振興譜新篇2022-10-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