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建新聞10月24日電 泉港是中國石油化工園區、福建省十大新增長區域、千億產業基地,因大開發大建設征用大量土地,土地資源有限,適合申請建房的農村宅基地變少,農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對此,泉港區以峰尾鎮為試點,探索農村宅基地多戶聯建、連片改造的土地集約利用模式,以改革思維破解群眾“無地建房、無序建房、依賴建房”等問題,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進一步增強了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目前,該鎮整理盤活土地100多畝,建成紅珊等小區5個,解決930多戶困難群眾居住問題。
圍繞“宅地怎么來”
探索破解無地建房問題
峰尾鎮三面環海,陸域面積12平方千米,總人口6.1萬人,地少人多、居住擁擠,古城街區保護與群眾建房矛盾、歷史遺留宅地基糾紛等問題突出。針對此現狀,推行土地綜合整治,建立農村宅基地和村民住宅建設管理工作協調機制,聯動鎮、村、包組三個層級,下沉精干力量至一線,以村為單位,全面摸排宅基地規模、布局和利用情況,著力解決農村土地碎片化、土地利用低效等問題。同時建立盤活機制,按照“拆除危房用地、盤活閑置土地、騰出用地空間”的思路,整理未經確權土地、農村邊角地等集體閑置土地,并開展危房連片改造,對成片的危舊閑置房屋進行丈量確認,村集體與村民簽訂產權協議,集中連片拆除農村危房,其中被拆房屋65%的面積作為多戶聯建用地。除此之外,還出臺了《峰尾鎮農村宅基地多戶聯建實施方案》,推行“5+1”建設方案,每戶按照25~30㎡標準分配宅基地,5戶聯建1棟,每戶1層,每棟建設5層套房加1層儲藏間,每戶分得房屋1層(125~150㎡)、儲藏間一間(25~30㎡),實現集約利用土地、盤活存量資源,解決宅基地緊張問題。
圍繞“房子怎么建”
探索破解無序建房問題
在峰尾鎮整體發展規劃基礎上,統籌考慮峰尾古城和漁港經濟區開發建設,合理劃分古城保護區、限建區和改建區等區域,引導群眾有序建房;建立農村宅基地管理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會議對脫貧戶、復員轉退軍人等特殊對象施行一戶一策并協調解決各種歷史遺留難題。針對小區的水、電、路、網、氣等基礎設施和生活配套設施不足等問題,實行“五個統一”,即統一規劃設計、統一樓層層高、統一立面景觀、統一施工圖紙管理,引導符合條件的村民每5戶自愿組合,與村委會簽訂建房協議,住宅小區的供水供電、排水排污、道路、圍墻、綠化等公共設施由村集體統一集資建設。同時,嚴格加強對宅基地申請、審批、使用的全程監管,做到宅基地申請審查到場、批準后丈量批放到場、住宅建成后核查到場;對未批先建、未批先用、騙取批準、非法審批、破壞耕地、超面積用地等行為嚴格查處,目前已強制拆除違建房屋168宗。
圍繞“誰來建房子”
探索破解依賴建房問題
在群眾建房過程中,建立群眾“自主”機制,村“兩委”成立專門工作組負責實施,村民選舉代表組成民主監督組負責監督,確保合規建設、公平公開;針對宅基地多戶聯建群眾的知曉率、參與率和滿意率等不高問題,通過探索群眾“共識”模式,確定農村宅基地申請條件、面積標準、審批流程、樓層高度等政策并廣泛宣傳。配套提升,改善環境,峰尾鎮通過政府主導、社會投資、群眾認領的合作模式,將優化村莊環境、完善基礎配套協調推進擺在首要任務,重點實施農村污水治理、小流域綜合治理、綠盈鄉村建設等3項行動,引導群眾自發清理閑置地塊,拆除違法建筑3000多平方米,將騰出土地作為公共道路、停車場、綠化帶等配套設施用地,見縫插針打造微景觀。目前,已籌資600多萬元,完成55公里以上污水管網建設,大大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
下一步,泉港區將不斷創新思路和模式,切實保障群眾利益的同時,節約集約利用農村土地,加強和規范農村宅基地和建房管理,增強村莊的長效發展力,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責任編輯:趙睿
- 奮進·我在建設現場 | 泉港:重點項目建設正酣2022-10-19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兒童心向黨 助力鄉村振興2022-07-27
- 泉港掀起夏季治安打擊整治“百日行動”攻勢2022-07-18
- 福建泉港:掌中木偶“舞”進校園 非遺表演慶六一2022-06-01
- 福建泉港:湄洲灣航道四期工程南岸航道項目進入關鍵沖刺階段2022-04-26
- 福建泉港:鮑魚“搬家” 北上“避暑度夏”2022-04-24
- 福建泉港:海參收獲忙2022-04-08
- 福建泉港:促生產保供應 助力疫情防控2022-04-02
- 福建泉港:“云”上點單 服務到家2022-04-01
- 福建泉港:生產“加馬力” 物資供應“不斷檔”2022-03-25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鳥類監測塔“巨蛋”建成 泉州再添美麗海岸線2022-10-2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