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工信局等四部門出臺《關于支持“中國白·德化瓷”產業強設計創品牌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圍繞支持擁有品牌設計的優質企業發展、支持新產品開發和新材料應用等七個方面,進一步促進德化陶瓷產業強設計創品牌,加快提升產業發展,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突破共性關鍵技術
推動科研成果產業化
《措施》明確,支持具有自主品牌、研發設計能力等核心競爭力的陶瓷龍頭企業圍繞增資擴產、兼并重組等方面轉型升級,按龍頭企業年度產值同比增速給予分檔獎勵。對當年度新列入省級工業龍頭企業(不含培育)、新增規上工業企業的,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對新增規上工業企業次年度產值突破6000萬元的,再次給予獎勵。重點扶持掌握特色工藝、技術、配方,提供獨具特色的產品或服務的企業申報專精特新“小巨人”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上級獎勵的基礎上疊加市級獎勵。
《措施》支持泉州市陶瓷科學技術研究所、德化高科陶瓷新材料產業研究院、德化中科陶瓷智能裝備研究院等科研機構發展,圍繞行業共性關鍵技術突破和產品創新研發,開展“揭榜掛帥”行動,推動一批科研成果產業化。鼓勵研發功能性陶瓷、生物降解陶瓷、鐵電陶瓷等新產品,對陶瓷企業在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配方等方面的研發創新給予支持。支持陶瓷企業申報省級技術創新重點攻關及產業化項目,對獲得省技術創新重點攻關及產業化項目專項補助資金的,按省級財政補助檔次給予疊加補助。建立縣級企業技術中心培育庫,對獲評德化縣企業技術中心的企業在縣級財政獎勵的基礎上,市級財政再給予疊加獎勵。
聯合高端工業設計機構
加快跨界融合設計
支持提升工業設計水平和平臺建設。《措施》提出,建設陶瓷工業設計大數據庫和“5G+設計瓷都”云平臺。聯合高端工業設計機構,開展工業設計節等各種陶瓷工業設計賽事、活動,帶動培育一批縣級工業設計中心,加快陶瓷從單一功能形態向跨界陶瓷、玻璃、木材、漆和金屬等材料融合設計。對獲評德化縣工業設計中心的企業在縣級財政獎勵的基礎上,市級財政再給予疊加獎勵。支持建設中國德化(陶瓷)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和陶瓷類知識產權數據庫,搭建陶瓷產業信息服務平臺,構建快速授權通道、維權通道。
支持推動智改數轉。《措施》支持窯爐智能化、節能化改造,對經認定屬于首臺(套)或列入省級技改庫的,按規定予以獎勵。支持陶瓷企業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發展網絡化協同、智能化制造、服務化延伸、數字化管理、平臺化設計等新模式新業態,按項目與信息化相關軟硬件投資額適當給予補助。對行業協會或陶瓷企業舉(承)辦數字化轉型的論壇、講座、培訓等活動,按成效分檔獎補。
挖掘“大師IP”資源
做精大師瓷品牌
打造“中國白·德化瓷”文化IP。《措施》支持建設德化大師園,充分挖掘“大師IP”資源,促進陶瓷產業加強IP開發和轉化,做精大師瓷品牌。加快籌建價格認定中心和藝術品交易中心,做強大師瓷經濟。
支持拓展新的銷售渠道和模式。《措施》對在重點目標市場國家(地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海外倉,倉儲面積達到500平方米以上,或租賃倉儲面積達到1000平方米以上,且當年度海外實際投資額達到7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給予不超過當年度投資總額一定比例的補助。
對完成市下達任務的跨境電商、市場采購貿易出口給予獎勵;對落地德化的外貿企業孵化中心,年度新孵化外貿實績企業20家以上的,按增加出口額給予分檔獎勵。鼓勵組織企業對外搶訂單,到境外舉辦陶瓷展會,骨干企業舉辦品牌產品訂貨會,以及產銷對接活動,每場給予一定金額補助。
在要素保障上,《措施》明確,市工信局在原有政策扶持的基礎上,從2023年到2025年,每年再從市級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專項資金中給予德化縣200萬元單列支持;市商務、科技、市場監管、教育等單位,對照部門職責和扶持措施,從專項資金上給予傾斜支持。德化縣要進一步制定出臺獎補實施細則,明確具體的獎補辦法及標準。
據悉,《措施》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泉州晚報記者黃文珍 通訊員吳秋蓉)
責任編輯:唐秀敏
- “2020中國德化陶瓷博覽會暨茶具文化節”閉幕2020-10-21
- 德化:陶瓷市場多元化發展 文創添翼 陶瓷當家2019-11-12
- “中國白”故鄉德化陶瓷遠銷19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9-08-14
- 2019中國德化陶瓷暨茶具文化博覽會10月舉辦2019-08-13
- “瓷彩·中國白”德化陶瓷藝術精品展福州開幕2018-11-12
- “世界瓷都德化”上線 點擊關注德化陶瓷2018-04-09
- 模式再造 瓷藝升級——透視德化陶瓷文化產業轉型之路2018-02-08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2022卡塔爾世界杯”官方特許商品陶瓷杯由德2022-12-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