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2月11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何金 通訊員 陳鑫煒)10日,作為泉州(南安)高端裝備智造園重點入駐項目,國家智能鑄造產業創新(泉州)中心順利實現運行。據悉,這是全球少有的萬噸級鑄造3D打印全流程智能工廠。
該智能工廠主要由3D打印車間、熔煉車間和精整車間組成,依次完成砂芯的打印、熔煉澆注、冷卻成型以及最終鑄件的拋丸、熱處理、打磨、噴漆等。
記者在生產現場看到,技術人員只需將參數輸入電腦,鋪砂器在指令下開始操作,每鋪設一層砂子,打印頭便噴射一層樹脂,在樹脂和固化劑作用下形成砂芯的橫截面形狀,經過幾千層的堆積,砂芯打印完成。
“打印一個批次砂芯只要9個多小時。傳統手工造型需要模具制作,而3D打印則直接省去了這一步驟。”國家智能鑄造產業創新(泉州)中心項目經理袁旭鵬告訴記者,傳統鑄件的生產從工藝設計到產品出來需要30天到40天,而基于3D打印的鑄造基本上20天內就能交付。與傳統工藝比,3D打印解決了模具制備周期長、成本高和難以制作曲面等復雜構件的難題,打造無吊車、無模型、無重體力勞動、無廢砂及粉塵排放、無溫差的生產模式。
據介紹,位于南安的國家智能鑄造產業創新(泉州)中心項目總投資約2.54億元,總建筑面積約1.4萬平方米,一期共投入10臺3D打印機,其中6臺已開始運行。
“目前國內外大型的、基于3D打印的全流程鑄造智能工廠并不多,噸位也較小,該項目建成后能夠年產高端鑄件1萬噸,成為全球少有的萬噸級鑄造3D打印全流程智能工廠。”袁旭鵬介紹,目前鑄件的生產過程能夠實現全數字化,在生產車間里,各種規格的砂芯均由機器人自動運載作業。由移載機器人、桁架機器人、砂芯表設備、立體倉庫等組成的智能生產線,生產效率可以達到同等規模傳統鑄造的3倍以上。
“我們通過搭建國家智能鑄造產業創新(泉州)中心,建立企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模式,引領泉州乃至全省鑄造產業發展趨勢,帶動區域鑄造行業轉型升級。”南安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說。
責任編輯:肖舒
- 美國首批3D打印住宅開售 45萬美元起售2021-03-10
- 美軍用3D打印自制N95口罩怎么回事?3D打印自制N95口罩照片曝光2020-04-08
- 科學家們開發3D打印人造器官的新方法2019-09-10
- 交大恒通“3D打印+”項目落戶福州倉山區 將分4期建設2019-08-27
- 福州市倉山首屆中小學3D打印創意設計大賽舉行總決賽2019-06-26
- 福州閩侯縣圖書館舉辦3D打印科普講座2019-06-03
- 網友自制3D打印指紋成功騙過三星Galaxy S102019-04-08
- 醫生利用3D打印制作假肢2019-03-12
- 國內首個3D打印生物標本是什么情況?具體是怎么回事?2019-01-13
- 泉州3D打印創新創業大賽最佳人氣獎出爐2018-11-12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泉州藍天救援隊6名隊員馳援土耳其2023-02-1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