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卿鎮第三中心小學的學生學習濾漿
為豐富學生的社會勞動實踐,培養學生的勞動技能,近日,安溪縣長卿鎮第三中心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在老師們的帶領下,走進農家豆腐作坊學習傳統手工“豆干”(豆腐)的加工制作。與長卿鎮第三中心小學的“走出去”不同,安溪縣藍溪中學則是“引進來”,在學校建設官橋豆干傳習工作坊,分批次安排學生到工作坊“沉浸式”體驗官橋豆干的制作流程。
走出去 到農戶家中 參與豆干制作
3月16日下午,長卿鎮第三中心小學五年級的16名學生在操場整齊列隊后,興高采烈地直奔目的地——林竹花阿婆家。到達阿婆家后,大家先認真聆聽她講解制作流程。緊接著,大家洗凈小手做好準備,從洗豆到磨漿,從煮漿到濾漿,再從引漿到包塊,直到最后的擠壓成形,阿婆細心解說指導,同學們也認真學習并且動手參與。
制作過程中,大家不但付出了汗水,還嘗到了勞動的喜悅,那就是喝一碗自己親手參與制作且豆香十足、熱氣騰騰的豆腐花。學生王昭曄表示,他是第一次參與豆干的整個制作過程,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濾漿,因為這個環節要重復做兩三遍,而當他喝到自己參與制作的豆腐花時,“感覺別有一番滋味”,這次的勞動實踐也讓他受益匪淺,“我體會到了勞動的艱辛和收獲的喜悅,也領會到父母親平時勞動的不易。”
長卿鎮第三中心小學校長王建濱介紹,林竹花阿婆制作豆干已經有三四十年了,都是純手工制作,自己從小就是吃她家的豆干長大的。這三四年來,學校每年都會組織高年級學生前往阿婆家體驗豆干制作,“既讓學生體會傳統手工匠人付出的艱辛,也讓學生明白了做人要像豆腐塊一樣堂堂正正、清清白白”。
引進來 設立傳習工作坊 聘請師傅傳授
每到星期二下午,位于安溪藍溪中學的官橋豆干傳習工作坊就熱鬧非凡,同學們在豆干制作老師傅的帶領下認真地學習著安溪豆干的制作技藝,工作坊內彌漫著豆漿的芳香。
經過一個階段的理論學習,同學們在勞動教育輔導員帶領下,來到傳習工作坊內,再次認真聽取制作流程的介紹和注意事項后,踴躍加入到制作豆干行列。洗黃豆、磨豆漿、煮豆漿、點花凝固、劃豆腐腦……學生們忙得不亦樂乎,通過親身體驗、親手實踐,加深了對制作豆干各道工序的了解。
“從泡發黃豆,到磨漿、煮漿、過濾、點鹵、攪拌、包壓,一系列流程都能夠在這個小小的傳習坊中完成,同學們在校內就能了解和傳承這一技藝。”安溪藍溪中學副校長黃世杰介紹,官橋豆干是當地傳統的名菜。近年來,該校結合鄉土鄉情教育,積極開展“官橋豆干制作”勞動教育實踐活動。為了讓這個活動有陣地、見實效,學校專門建立了一間100多平方米的勞動教育探究室作為活動中心,從民間收集了舊石磨等傳統工具,為學生搭建起一個真實了解“制作官橋豆干”的平臺,并編制校本教材,聘請相關手工藝人擔任勞動教育輔導員。同時,與官橋豆干制作坊進行聯誼,將制作坊作為學生制作實踐基地。
黃世杰說,該課程自2021年7月開設,每周一節課,目前有300多名學生參加過,“通過這個活動,孩子們對豆干制作流程有了完整的體驗,不僅感受到勞動的艱辛,也體驗了成功的喜悅,同時豐富了課外實踐知識,開拓了學生們的視野,深受學生喜愛,更增強了其對傳統制作技藝傳承的責任感”。(泉州晚報記者 吳志明 通訊員 許藝燕/文 受訪者/圖)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泉州豐海路有點“亂”交警多措并舉整治2023-03-2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