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泉州市教育局發布《關于實施中小學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工程的指導意見》,泉州五中被確定為泉州市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試點基地,今年起面向全市遴選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苗子。
鍛造特殊人才成長鏈
該指導意見總體思路是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充分利用各類教育、科技、文化等社會資源,實施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工程,對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等基礎學科的拔尖創新人才進行小、初、高、大一體化規劃,打破學段壁壘、校際邊界,打造優質教育供應鏈,鍛造特殊人才成長鏈,推動形成基礎教育階段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共識,為我市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推向新高度,為中國式現代化培養更多未來科學家、未來工程師。
受市教育局委托,泉州五中自今年起開展泉州市中小學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卓越工程(以下簡稱“卓越工程”),面向全市遴選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苗子。遴選對象為:重在發現有特殊天賦的學生,也就是通常人們認為的天才、偏才和怪才,即:在學科上或某些領域有特殊稟賦的學生。主要是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等學科表現出突出潛質特長,且具有熱愛思考、自主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因培養重點是為確有特殊天賦和突出才能的學生提供特殊成長途徑,并非選拔尖子生,請家長尊重孩子的實際及成長規律,慎重、理性選擇是否報名,無須盲目跟風。
建立人才協同培養機制
卓越工程實施人才大中小貫通式培養。學生的培養不打破原有的學校和班級,學籍仍然保留在原來的學校,靈活運用部分周末及寒暑假時間參與卓越工程項目活動,建立早期培養靈活的準入準出機制,經跟蹤評估不合格的或申請退出的予以退出。建立拔尖創新人才協同培養機制,泉州五中與高等院校、科技協會、教科研機構深度交流合作,拓展實驗空間,共享高端智力和教學資源。主動對接高校各類拔尖創新人才招生政策。
建立卓越工程拔尖創新人才實驗室導師培養機制。泉州五中將高校教授、教科研專家及相關優秀教師組建成專家團隊,為學生“一對一”配備實驗室導師,指導學生開展科學研究、創新實踐和項目答辯等。為學生配備人生導師,負責學生的人生規劃指導。邀請科學家、工程師開設前沿科學講座,指導項目研究,弘揚科學家精神,增強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提供適合卓越工程拔尖創新人才發展成長的課程。創造增長見識、承擔家國責任的成長空間和培養模式,構建以生為本的自主發展課程,提供豐富的基礎類、拓展類、研究類課程以滿足學生多元學習的需求,實行啟發式、互動式、探究式教學。
5月20日前網上申報
中小學拔尖創新人才如何遴選呢?現就讀于泉州市全日制小學五年級、六年級的學生,符合“選拔對象”要求,由學校組織推薦。每所市直學校每個年級不超過15名,中心市區其他學校每個年級不超過5名。中心市區以外的其他縣(市、區)每所學校每個年級推薦人數不超過3名。
現就讀于泉州市全日制中學七年級、八年級的學生,符合“選拔對象”要求,實行“學校推薦為主,學生自薦為輔”申請,分為兩種類型。第一類為就讀學校統一推薦,每所市直學校每個年級不超過15名,中心市區其他學校每個年級不超過5名。其他縣(市、區)每所學校每個年級推薦人數不超過3名;第二類為學生(家長)自主推薦。確有突出潛質特長的學生若未獲得學校推薦,學生家長可自主推薦,只需在報名表學業描述欄加蓋學校公章。五、六、七、八年級以外的孩子若在學科上或某些領域確有特殊稟賦,即日起可隨時自主向泉州五中申報。
符合有關要求的學生家長申報前先跟就讀學校溝通確認,再進行網上報名。即日起至5月20日,登錄報名系統(請在電腦登錄)https://qzwzmk.mh.chaoxing.com申報。5月21日至5月25日,學校將對學生所提交材料進行逐一審查,綜合評估學生學業成績、學科特長、創新潛質、綜合素質。
材料初審通過的學生參加選拔,時間為6月中旬。第一輪初選進行綜合性筆試。初選通過的學生進入第二輪復選,到泉州五中參加“拔尖創新人才苗子”選拔營。在營期間,將通過開設短期課程,安排學科前沿科普報告,舉行相關考試、專家面試、專業智商測試等方式系統性考察學生。之后,進行綜合評定并給出認定建議,嚴格標準。認定結果由泉州市招生工作領導小組討論通過后在報名系統內公布,并進行公示,公示無異議后認定結果生效。(泉州晚報記者 曾聰虹)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構建“大思政課”育人格局 聚焦新時代拔尖創新人才培養2023-03-31
- 漳州市新農科創新人才培養聯盟成立2022-12-02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留才助發展 泉州舉辦送崗留才進校園活動2023-05-1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