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心泉意”服務企業第二批舉措發布
12條便企利企舉措加碼推出
根據《泉州市激勵“干部敢為、企業敢干”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專項行動方案》,近期我市印發《泉州市“泉心泉意”服務企業若干舉措(第二批)》通知,在第一批15條便企利企舉措的基礎上,推出第二批共12條便企利企舉措,切實為企業干事創業“減負”、為企業發展壯大“保駕護航”。
1. 政務服務進園區、社區
在工業園區和企業密集分布區域的社區(村)設置涉企審批服務綜合窗口,實現“社區就近受理、區級綜合審批、證照就近領取”的新服務模式,推進電子證照應用延伸至社區鄰里中心。
2. 開設出入境“涉企服務專窗”
在市行政服務中心出入境窗口增設“涉企服務專窗”,為在泉企業及員工赴港澳臺開展商務活動提供商務備案、商務簽注等業務的咨詢和辦理,并推行“加急辦”“專人辦”等措施,為企業赴境外拓展市場提供便利。
3. 社會保險“一區通辦”
在全市政務服務中心設立社會保險服務專區,推行養老、工傷、失業、醫療、生育五險合署辦公模式,解決企業和群眾辦理醫社保業務“分頭跑”“多地跑”問題。
4. 上線農信系統“e政務”自助機服務功能
將泉州“e政務”嵌入泉州農信系統自助服務終端,首期包括市場監管、信用服務、不動產服務、公積金查詢、企業社保、民政、人社、交通等8大類35項便民服務,實現農信網點內政務服務自助查詢、辦理、彩色電子印章蓋章一站式服務。
5. 納稅信用事前提醒
通過建設專用輔導平臺,對納稅人信用失分情況進行統計分析,梳理出高頻扣分指標,主動進行智能化監控和事前提醒服務,有效維護企業納稅信用等級,讓納稅人更好享受融資、招投標等信用紅利。
6. 招標信息提前發布
依法必須招標的政府投資工程建設項目,應當提前30日以上在公共資源交易信息網上發布招標計劃,鼓勵企業投資項目參照執行,方便投標企業提前籌劃參與招投標活動。
7. 新建船舶“八證聯辦”
對新建船舶所需辦理的《所有權登記證書》等6項證書的核發和2項文書的簽注,實現“一次受理、多證并審、無縫銜接、一次領證”,大幅壓減申報材料和辦理時間。通過船舶證書“八證聯辦”,申請人可一次性辦理完建造后投入營運所需的證書和文書。
8. 漁船檢驗辦證靠前服務
漁船檢驗辦證事項在原有的“掌上辦”“網上辦”“現場辦”的基礎上增加“熱線辦”方式,凡是通過熱線電話(0595—28280316)進行實名申報的,均視為有效申報,由窗口自行進行即時登記受理。同時,針對漁船檢驗辦證特殊性,提供窗口領取、船檢機構領取、郵件送達、驗船師送證等多種便利服務渠道。
9. “扶龍”訂制支持龍頭企業
立足市場監管職能開展“扶龍”行動,根據企業個性化需求,“一對一”“點對點”為我市產業龍頭企業提供企業注冊許可、質量提升、知識產權、藥品醫療器械、食品產業、柔性執法、企業信用、特種設備安全等8個方面46項精準“訂制”服務。
10. “白名單”保護企業信譽
根據多方推薦,將信譽好、前景優的合規企業納入“白名單”,“白名單”企業涉訴時,通過采取訴前前置調解方式化解糾紛,防止企業因涉訴信息對企業信譽、生產經營及企業融資貸款帶來負面影響。
11. 開展歇業備案登記
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因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等不可抗力或其他客觀原因造成經營困難而暫時無法開展經營活動的市場主體,可以申請歇業備案,歇業累計最長期限不超過3年。
12. 暢通企業“信訪綠道”
通過完善信、訴、訪、郵“四位一體”信訪受理平臺,推行企業信訪訴求“一站式”服務,壓縮辦理時限,將初信初訪的求決、申訴類企業信訪訴求納入“最多投一次”辦理范疇,并納入群眾滿意度評價范圍,嚴格執行網上流轉“日接收、5日落地、15日辦結”規定,第一時間受理登記、轉送交辦、跟蹤督辦、告知答復、做好回訪。(泉州晚報記者林書修)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泉州市第十二屆運動會首批項目比賽落幕2023-07-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