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街夜市人流涌動
落日西傾,晚風徐徐。洛江區雙陽街道印尼街夜市的人流已經開始涌動,攤販們正在忙碌著準備食材,長沙臭豆腐、新疆羊肉串、姜母鴨、四果湯、沙爹肉串……鱗次櫛比的招牌,合著熙熙攘攘的人流,共同交織出一幅色香味俱全的人間煙火圖。
印尼街夜市的一家羊肉粉攤前排起長隊,何老板正在忙碌著。“以前攤位不固定,客人來了常常找不到;夜市改造后,我們有了固定攤位,人流量也變多了,收入更有保障。”何老板笑著對記者說道,這是他在印尼街擺攤的第五個年頭。
“道路變干凈了,環境也更好了,現在固定攤位后,我們消費也更方便了。”市民高先生表示。這不僅是市民游客的直觀感受,更是150余家攤位商戶的一致想法。統一劃行歸市、統一的攤位區域、統一經營時間、統一餐車編號管理,改造后的夜市不僅帶來更多便利,也更加規范有序。
原來,洛江通過施行“托管運營”模式,即以街道市場辦為監督管理主體、第三方承租為營銷運行主體、個體經營戶為制作銷售主體的模式,第三方營銷運行主體負責對入駐攤點按照“三有三統一”(有攤位證、有小食品經營登記證、有健康證,統一劃線定點、統一經營設施、統一經營時間)嚴格管理,并督促經營攤販落實衛生責任制,保證經營場地干凈整潔。同時,街道對攤位租金標準審核、環境衛生整治、經營時間規定、經營秩序維護等方面進行管理督促,并加強對轄區占道經營行為的整治及巡查監管,確保夜市穩定有序運行。
為了讓夜市“長紅”,今年以來,雙陽街道共投入200余萬元,對印尼街夜市進行氛圍、設施、業態等方面的改造提升。通過設計搭建夜市立體隘門標識,沿街布置東南亞特色文化圖騰,以霓虹燈牌講述農場歸僑故事和美食印記等,打造“僑遇·雙陽”市集。夜市的升級改造,不僅是深化實施泉州“聚僑引僑和泉商回歸”專項行動和創建示范特色商業街區的重要舉措,也是打響雙陽“僑文化”品牌的有力抓手。
近年來,洛江積極推動全區特色商業街區建設,重點先行打造萬安海絲特色商業街區、雙陽夜市文旅街區兩條特色商業街區。同時,鼓勵各鄉鎮因地制宜,統籌推進河市工貿一條街、馬甲仰恩大學學生街、羅溪白銀街等各具特色的商業街區建設。(泉州晚報融媒體記者 高慧子 通訊員 陳秋婷 文/圖)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泉州520城市人才告白計劃活動火爆2024-05-24
- 省級專精特新公示 泉州18家企業入選2024-05-23
- 荒地“耕”新 泉州積極推進耕地恢復工作2024-05-23
- 印尼駐廣州總領事斌德加一行來泉訪問2024-05-22
- 泉州扎實推進“兩企三新”領域黨紀學習教育2024-05-22
- 福建泉州臺商區愛才引才打造兩岸融合發展陣地2024-05-21
- 泉州市直機關青年學習沙龍示范活動舉辦2024-05-20
- 泉州加快國家級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城市建設2024-05-20
- 多國記者贊嘆:泉州是一座看不夠的寶藏城市2024-05-20
- “中國有約·相約福建”2024年國際媒體采訪活動在泉州啟動2024-05-16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頻登國際舞臺 非遺體驗成泉州旅游新引擎2024-05-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