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上午,遺產與文化展示學術研討會在泉州文化遺產研究院開幕,20余名來自國內外高校的知名學者齊聚一堂,共話“遺產+文化”展示。研討會由泉州文化遺產研究院主辦,北京大學人類學與民俗研究中心協辦,為期兩天。
本次研討會上,來自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的院長、國內北大、清華、中山大學等知名院校以及云南省社科院、多地博物館的學者們聚在一起,共話怎樣更好地將地方文化呈現給中國、世界。
“申遺成功后,遺產熱會越來越興起,與世遺有關的旅游、非遺、文創也會越來越多,如何在當下把遺產用好?”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人類學系系主任段穎在接受采訪時,分享了自己的思考。他認為,這與城市旅游的容載量、在旅游開發過程中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都有關系。例如非遺商品化的問題,需要思考怎樣既有效地保護非遺,又可以發揮非遺的作用,讓更多人借助非遺了解歷史和當下的泉州。他說,泉州是一個非常有人間煙火氣的地方,很多非遺就在生活中,與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歲時節氣、民間信仰有緊密的關系,在遺產開發保護過程中,應重點關注如何把半城煙火半城仙的狀態和泉州的文化傳統更好地連接起來,讓更多人以接地氣的方式了解泉州的生活世界。“在刺激地方經濟發展和保護文化傳統、文化遺產方面找到適合的平衡點,才能使得文化遺產的再利用成為可持續的狀態。”
福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副館長林瀚在研討會上分享了泉州的世界文化遺產闡釋與展示實踐,通過展示內容、展示形式、教育功能以及觀眾互動等方面的特點與創新之處,對泉州世遺展示體系進行闡釋,探討了泉州在世界文化遺產闡釋與展示方面的實踐經驗,同時討論如何更好地平衡世遺文化展示內容的專業性與通俗性,如何提升觀眾的體驗感等。
28日下午專門設置的泉州專場,將討論泉州“長住娘家”研究的問題意識溯源及其對地方文化的影響、洛陽橋傳說與泉州地方官的形象塑造、摩尼誕生與祭品禁忌等泉州地方文化。(東南早報融媒體記者許鈸鈸)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小黃人”全新登場 年底前500輛陸續整備翻新2024-10-2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