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泉州新聞
      分享

      創新是打開城市未來的鑰匙。

      2024年的泉州,創新未來,有了更多方向。

      體育“登榜”。11月底,在工信部2024年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競賽勝出名單中,泉州市現代體育產品先進制造業集群“登榜”,成為今年全省唯一入選的集群。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由工信部評選的國家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城市試點和全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泉州均“榜上有名”,成為全國唯一獲得上述三項殊榮的地級市。10天后,泉州以體育之名,在3日內連辦三場頂級盛會:2024中國上市公司發展論壇、2024晉江國際馬拉松賽、2024國際體育消費季暨福建服務消費·國貨潮品嘉年華,展示從“一滴油”到“一雙鞋、一件服裝”再到“一場賽事”的全產業創新生態鏈。

      時尚“為帆”。同樣是11月,泉州二度入選年度中國活力之城。緊隨而來的是越來越豐富的時尚瞬間,把T臺搬到碼頭演繹“入海秀”,在泉州時尚產業聯盟成立大會開幕式上,設置在林鑾渡的T臺延伸至海面,也延展出泉州紡織鞋服時尚出海的決心;4天以前,晉江運動時尚(全球)創新中心正式露面,憑借“1+N”市場體系,努力將原輔材料采購首站環節、新材料研發制造高價值環節的“根”留在泉州;就在昨日,泉籍當代藝術家和煙火大師蔡國強的《紅帆》白日焰火升騰綻放,為世人奉獻一出精彩“藝術”“流量”“城市”的時尚呈現……時尚故事的層出不窮,背后是泉州政企的共同心愿——攜手把泉州打造成為代表中國對話世界的“時尚之都”。

      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提出“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上闖出新路”的新命題,泉州牢記于心、落實于行,市縣兩級迅速召開十多場創新大會,你追我趕而又抱團聯動,將創新濃度值推向新高:鯉城的技術轉移賦能產業、豐澤的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展示、洛江的雙創大賽、泉港的電子化學新材料技術對接、石獅的海洋經濟、晉江的綠色制造、南安的石材產業綠色發展技術創新、惠安的炭黑展望、安溪的新茶飲供應鏈、永春的制香行業創新發展、德化的世界陶瓷設計、泉州開發區的科技創新沙龍、泉州臺商投資區的高端裝備制造集群集聚等,無一不是科技與產業的雙向奔赴。

      時間是常量,也是奮進者的變量。一個多月來,無論體育或時尚,泉州涌現出越來越多創新圖譜里的具象故事,以高質量科技供給為融合基礎、以高能級創新主體為融合關鍵、以高標準成果轉化為融合途徑,泉州持續以創造之力,書寫創新答卷。  

      從單打到聯動

      ——以高質量科技供給為融合基礎,跨界整合,打造全鏈條科創生態圈

      12月6日,國內首個搭載華為鴻蒙底座智能技術的智慧病房在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正式投用。為項目起筆的,是一次意味深長的互動:醫院在全國率先提出“醫療空間站”這一創新概念,而后攜手華為共建智慧生態。

      高質量的科技供給,讓“新”制造“自由生長”,還定格了很多泉州的高光時刻:安溪鐵觀音一號、二號遙感衛星不斷傳回穹宇之上的問候;清源創新實驗室鮑曉軍教授團隊主持的“催化裂化汽油超深度加氫脫硫”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泉州嘉德利電子生產的新能源車用電容器薄膜,厚度相當于一根頭發絲的1/30……

      科技體制改革進入深水區,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泉州試點“揭榜掛帥”重大科研專項工作,把征集到的關鍵核心技術需求張榜出來,堅持誰有本事誰揭榜,不設門檻、充分賦權、限時攻關,初步構建“企業出題、政府立題、院校解題、市場閱卷”的科技攻關創新生態。截至目前,全市累計組織省、市“揭榜掛帥”36項,總投資約2.8億元,獲省、市兩級財政資金支持9160萬元。

      單打獨斗走不到終點。縱觀今年全市各地的創新大會,最大的共同點是“聯動”。各地均從“鏈”上發力,錨定高質量科技供給,跨界整合資源,為全市打造全鏈條科創生態圈作貢獻——

      嫁接創新資源。豐澤錨定人工智能產業,為福建(泉州)先進制造技術研究院“機器人創新中試基地”、泉州天津大學集成電路及人工智能研究院“光電產品加工測試中心”2個中試驗證平臺(基地)揭牌。洛江聚焦機械裝備產業,揭牌中國機械總院泉州創新中心、泉州市云箭測控與感知技術創新研究院兩家大院大所的子公司,率先實現大院大所延鏈落地子公司。

      引流資金活水。惠安舉行銀企簽約授信、基金融資等儀式,聚焦“融資難”,參投總規模33億元的中金啟元海絲基金。石獅即將舉辦七晟合盈基金發布大會,與中國銀行泉州分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福碳新材料、士澤生物等基金項目簽約。晉江邀請前海基金、深創投等超30家投融資機構、創投機構參加首屆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洽談會。

      匯聚創新人才。石獅推動泉州海洋生物產業研究院組建海日豐科技特派員團隊、水產品精深加工研發團隊、海鮮調味品研發團隊、海洋小分子肽調味料制備技術服務團隊。惠安聘任中國科學院院士汪衛華、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張緒穆、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鄭玉嬰等12名專家學者為首批科技顧問。泉州開發區舉辦首屆“清濛杯”科創大賽泉州分站賽,征集110個科創項目。

      創新之路山高路遠,但也風光無限。抱團聯動之外,是你爭我趕與百花齊放——

      鯉城以“IP聚變,數字賦能,文創升維”為主題的“2024年海絲泉州數字文創周”IP授權對接會,運用數字化技術激活本土傳統文化IP,探索數字確權、版權授權、數字交易等全場景落地創新模式。

      石化重地泉港,為構建更加完整的創新鏈,引入眾多石油化工、電子化學等領域的科技中試項目。

      世界石都南安水頭,以“賽馬制”開展線鋸關鍵共性技術攻關活動,共有8個項目入圍,各方合作企業將聯合投入2500多萬元用于研發攻關。

      從跟跑到領跑

      ——以高能級創新主體為融合關鍵,引領前沿,勇當新時代弄潮兒

      技術慢一拍,市場落一代,泉州企業家的緊迫感與生俱來。創新市場,就是企業家的秀場。

      “我們要搭建一個嶄新的聯盟,推動品牌出海,加快轉型升級!”今年,泉州市工商聯主席、福建七匹狼董事長周少雄提出構想,迅速獲得響應。10月底,以“世遺泉州 時尚之都”為主題,23家品牌龍頭企業聯合發起成立泉州時尚產業聯盟,“創一代”帶領“創二代”加入商會擔任要職,牽起761家紡織鞋服行業優質企業、1萬多家生產制造供應鏈企業,構建以聯盟為引領、商會為服務主體、企業廣泛參與的協同發展格局。

      12月1日,2024特步晉江馬拉松賽鳴槍開跑。從上半年的廈門馬拉松、無錫馬拉松,到下半年的北京馬拉松和上海馬拉松,特步包攬全部四站比賽全局跑者的穿著率第一。“非常榮幸,特步成為當下跑步大時代的參與者和推動者之一。”特步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丁水波期待見證中國馬拉松從“國人競速”到“全民暢跑”的破局時刻。

      關注泉州產業發展的人都能清晰感受到,一場場由企業家發起的創新革命,正推動全市產業發生新一輪嬗變。

      龍頭企業率先垂范,在重大科技創新中勇挑重擔。安踏提出“3D打印運動鞋底制造關鍵技術研究”需求,由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聯合泉州師范學院等單位共同揭榜攻關,在短時間內突破外國的技術封鎖,光固化3D彈性體的部分性能位居世界領先水平。九牧集團打造“全球首個綠色黑燈工廠”,接入5G網絡的AGV小車滿載生產物料靈活穿梭,每年可生產450萬套智能馬桶,每年節約用電超1億度、節約用水超1個杭州西湖水量。盼盼打造“食品數字化智慧工廠建設項目”,實現訂單交付及時率提升65%、產品合格率提升18%、人工運營成本降低11%。中國皮革制鞋研究院(晉江)有限公司牽頭創建“高端綠色鞋服產業創新中心”,每年牽頭或組織成員單位參加國際、國家和行業標準制修訂10項以上,申請30項技術專利。

      中小企業獨辟蹊徑,在自主產品創新中勇闖新路。泉州云卓科技在低空物流領域推出“云快跑低空物流網”“云快跑APP”等產品,突破傳統物流配送的局限性。立亞新材聯合華僑大學共同攻關超高溫連續碳化硅纖維制備技術,使我國在高溫熱端材料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實現戰略高端新材料自主可控生產。一鳴交通電器自主研發的蓄電池狀態指示器銷往全世界6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際市場占有率超60%,國內市場占有率95%以上。

      創新的背后,是企業研發經費的投入。據統計,去年全市規上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增幅居全省之首,規上工業企業投入量、增幅雙雙領跑全省。

      企業放手一搏、發展創新的底氣,源自黨委政府的不竭支持。泉州各地精準施策、搭建舞臺,與企業攜手共進。一方面,力推科技創新“四個倍增”計劃及“抓創新促應用”行動,完善“精準輔導+跟蹤服務+政策引導”機制,確立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另一方面,陸續推出《泉州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若干措施》《泉州市運用“財政+金融”支持大院大所技術研發與成果轉化若干措施》《泉州市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提升全社會研發投入水平若干措施》等文件,為企業向“新”向“質”保駕護航。在更廣領域,泉州積極籌建新型技改創新平臺,打造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創新中心。截至目前,已打造省級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項目72個,累計數量居福建省第一。

      政府與企業聯動的成果,帶來創新企業“泉州軍團”提質擴容:

      2023年全市高新企業3084家,比增30.57%,增速全省第一;

      2024年,全省新增四批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780家,泉州占了近四成,每批數量均居首位;

      2024年,全市新增九批創新型中小企業431家,累計1359家,數量連續保持全省第一。

      從引流到裂變

      ——以高標準成果轉化為融合途徑,賦能產業,催生新質生產力

      科技成果只有從實驗室走向市場、從紙上落到地上,才能真正實現其價值。

      今年4月,四川省大河壩特大橋主拱圈順利合龍,洛江信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石墨烯防腐涂料為大橋套上了一層“金鐘罩”。十多年來,從傳統涂料到高端核電涂料、石墨烯防腐涂料,信和成果轉化極為成功,其中核電涂料市場占有率超70%。

      今年夏季,中國傘都晉江東石鎮又出圈了一款爆款產品——防水套傘,某企業一個月就賣出50多萬把。這些年,這個小鎮在科技創新路上用“一把傘”撐起了百億產業鏈,將一把傘做成手機大小、輕盈到僅70多克、賣價做到千元以上,全球每3把傘就有1把產自這里。

      信和新材料和東石傘業詮釋著科技成果的三級跳:基礎研究“從0到1”,科技成果轉化“從1到10”,產業化運作“從10到100”。

      如何為市場把脈,精準投放科技需求?圍繞產業發展,泉州引進共建中科系、大學系、軍工系、企業系等28家大院大所,為產業科技創新“量身定制”,基本實現“主導產業全覆蓋、新興產業有支撐”。這些大平臺建設了15個國家和省部級創新平臺,成為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變量,如泉州裝備制造研究所突破拉鏈平拉強力與拉合輕滑度仿真分析等技術瓶頸,為潯興拉鏈研發高端金屬拉鏈產品,試制產品性能指標比肩甚至部分優于國際同行;泉州南京大學環保產業研究院以泉州主導產業的環保技術需求為主要研發方向,自主研發的“石材廢水一體化裝置”“石灰沉淀+吹脫+pH調節+MBR膜生化處理”“物化預處理+除磷樹脂吸附”等處理工藝,均已在企業推廣應用,產生經濟效益近1億元。

      如何推動科研成果走出實驗室,走上生產線?市縣兩級的創新大會都把產學研合作當成重要一環,分行業、分主題舉辦成果對接會。石獅飛通通訊與泉州師范學院達成“揭榜掛帥”項目簽約;南安明佳機械、群峰機械分別與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上海大學南安研究院簽訂合作協議;永春縣香制品同業公會與泉州湖南大學工業設計與機器智能創新研究院簽訂“制香協議”;德化與清華大學未來實驗室、廈門大學薩本棟微納米研究院、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福建師范大學環資學院等分別簽訂合作項目;晉江邀請36所高校、252家展商、超1000項科技成果“沉浸式、一站式、場景式”集中亮相。

      如何為產業鏈賦能,聚鏈成勢?今年,泉州梳理了50條縣域重點產業鏈,強化市區聯動、跨區協同,形成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的產業格局。和縣域產業配套的專屬研究院因地制宜、紛紛落戶:在豐澤,智能裝備領域的福建(泉州)先進制造技術研究院;在泉港,石化產業領域的清源創新實驗室;在石獅,紡織服裝領域的中紡學服裝及配飾產業研究院;在晉江,鞋產業領域的中國皮革和制鞋工業研究院晉江院;在南安,石材產業領域的華大石材產業技術研究院;在惠安,石化產業領域的中化石油化工研究院;在安溪,茶產業領域的烏龍茶產業研究院;在德化,陶瓷產業等領域的中科陶瓷智能裝備研究院、“碳達峰碳中和”研究院……都將成為推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先行軍。

      成果轉化中,各地形成了鮮明的經驗。鯉城建立職業化“科技紅娘”隊伍,啟動共建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泉州分中心。洛江率先實現大院大所延鏈落地子公司,為中國機械總院泉州創新中心、泉州市云箭測控與感知技術創新研究院兩家大院大所注冊成立的子公司揭牌,形成“大院大所+產業化公司”模式。

      成果轉化的效果,從數據中可一窺究竟。截至10月,全市認定登記技術合同總金額約13.29億元,同比增長53.52%,合同登記數1003項,同比增長87.83%,數量創歷史新高。新近公布的2024年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百強,泉州占五席。全國萬億城市“三季報”出爐,泉州增速第一。

      這些都是市場對泉州的正反饋,是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交出的最好成績單。(泉州晚報融媒體記者 林綠波 黃小玲 王樹帆 游怡冰)

      責任編輯:唐秀敏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晝夜溫差10℃!福州清明天氣指南來了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亚洲|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 亚洲国产超清无码专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 亚洲人成网站观看在线播放|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国产综合人成综合网站00| 亚洲精品高清视频| 亚洲av无码片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不卡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VA| 亚洲精品第五页中文字幕| 亚洲五月激情综合图片区| 亚洲av福利无码无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国产手机| 亚洲乱亚洲乱淫久久| 亚洲av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AV日韩AV鸥美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福利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2| 亚洲高清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美女aⅴ久久久91| 亚洲精品美女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 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久久精品| 狠狠色伊人亚洲综合网站色| 亚洲色www永久网站|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二三区| 亚洲AV成人精品日韩一区| 另类图片亚洲校园小说区| 亚洲?v女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 91天堂素人精品系列全集亚洲| 亚洲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黄色三级网站| 激情综合亚洲色婷婷五月APP| 最新亚洲卡一卡二卡三新区| 理论亚洲区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