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圍坐在一起,有說有笑,嫻熟地編香薰球。
在德化縣雷峰鎮李溪村牧云灣養老服務中心手工車間,“閑不住”的留守老人們一邊嘮著家常,一邊做著手工賺錢,而且還能兼顧家里和田地,這是他們豐富晚年生活的新去處。
手工車間 實現“老有所為 老有所樂”
日前,記者走進李溪村牧云灣養老服務中心手工車間,只見七八位老人圍坐在一起,有說有笑,嫻熟地編著手中的香薰球。手工車間負責人陳麗珍表示,這里大部分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工作時間靈活,還方便兼顧家務,真正實現了掙錢顧家兩不誤。
李溪村位于德化縣雷峰鎮西北部,距縣城16公里,村內常住人口87人,其中60周歲以上75人,占比高達86.21%。隨著農村“空心化、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如何解決“養老難”的問題,成為新時代基層治理的一道新課題。
在這一挑戰下,雷峰鎮堅持以黨建為引領,投入60萬元建設李溪村牧云灣養老服務中心,搭建起家門口的“就業點”,以“黨支部詢單+企業發單+老人接單”的工作模式,讓留守老人們參與到簡單的手工制作程序中,既豐富了留守老人的日常生活,又幫助老人們獲得一份經濟收入,真正實現了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80多歲的老人林瑞英獨居了十來年,是養老服務中心重點服務的對象之一。因腿腳不便沒辦法做農活,跟人交流也少。手工車間成立后,村里動員她到車間做簡單手工活,多跟其他老人聊天交流,每個月還有幾百元的收入。“在這里有點小零工做,還能和老姐妹們拉拉家常,感覺每一天都過得很充實。”林瑞英說,這里沒有上下班時間、完成數量等限制,是消磨時光的好去處。
“手工車間既滿足農村老人‘閑不住’的勞作習慣,還幫助困難留守老人增加收入,減輕子女負擔,大家在這里談天說地、互幫互助,精神生活也很充實。目前我們的手工車間已經招納了20多名在村老人。”李溪村黨支部書記陳華焱說。
達人工坊 打造睦鄰互助養老服務模式
除了手工車間,鄉村達人工坊是李溪村破解農村養老難題的又一思路。李溪村黨支部在前期開展村民需求調研的基礎上深入挖掘村內有生活技能特長的“鄉村達人”,讓有特長的老年人服務老年人,創新打造睦鄰互助養老服務模式,滿足村內留守老人基本生活所需。據了解,目前鄉村達人工坊已有7位達人入駐,特長技能涵蓋理發、水電維修、衣物裁補、畜牧防疫等方方面面,既滿足了老人們的日常需求,也營造了互幫互助的良好村風民風,進一步增強了村民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此外,李溪村牧云灣養老服務中心還配備了博愛家園、鄉村診室、棋牌休閑室、圖書閱覽室、日間照料室等7個功能區域,為留守老人提供家庭急救、醫療健康、相聚交流、文體娛樂、生活照料等各類服務。“我們希望能讓更多的老人來這里享受各種養老服務,將這里當做他們的樂園。”養老服務中心負責人劉麗鳳說。
據了解,近年來,為有效實現基層黨建、社會治理和民生服務同頻共振,李溪村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助餐、助醫、養老服務等為載體,推動城鄉養老資源下沉農村,不斷滿足農村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的養老需求,把服務觸角最大限度地延伸到老年人身邊,托起幸福“夕陽紅”。(通訊員 鄭智得 鄧志鵬 蘇毓萍 東南早報融媒體記者 陳小芬 文/圖)
責任編輯:唐秀敏
- 寧德蕉城區:互助孝老食堂情暖農村留守老人2021-05-24
- 德化葛坑鎮:人在外愛在家 留守老人不孤單2021-02-10
- 讓留守老人安享晚年 莆田游洋鎮主題教育解難題惠民生2019-11-22
- 德化:以村為依托 精準陪伴 讓留守老人不孤單2019-11-13
- 長樂邊防民警 慰問僑鄉留守老人2017-02-05
- 長樂邊防民警 慰問僑鄉留守老人2017-01-25
- 做了77年的“黑戶” 老人終于有戶口 2016-12-04
- 長樂77歲留守老人 至今仍“黑戶”2016-11-30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蔡戰勝到泉州信息工程學院講授思政課2024-12-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