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快遞要給你“退費”,有這樣的“好事”?當心這是以退費名義實施的騙局。昨日,泉州市反詐騙中心發布提示,提醒廣大市民警惕冒充培訓機構退費詐騙。
近日,市民朱先生收到一個快遞包裹,包裹內有一張落款為某教育機構的退費公告,并附有一個二維碼。朱先生想到之前確實在網上辦理過相關教育培訓,便信以為真,掃碼添加了“客服”的聯系方式。
“客服”稱,之前的公司被一家基金公司收購,所以現在提供的退款渠道只能通過購買基金增值的方式進行,并且還發送了偽造的營業執照打消其顧慮。隨后,將信將疑的朱先生就在客服的指導下下載了一款金融理財APP,并根據回款方案購買了基金。
起初,朱先生購買了1000元的基金試水,很快1200元的回款就到賬并順利提現,這讓他徹底相信購買基金就能完成退費,于是分多筆往賬戶里充了共計1.5萬余元。朱先生準備提現時,平臺顯示需要等待24小時才能再次提現。第二天,他發現原先的平臺已無法進入,“客服”也消失了。朱先生這才意識到被騙,隨即報警求助。
泉州市反詐騙中心民警對騙子的手法進行了解析。
詐騙分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取個人信息后,偽造政府部門、公司、機構文件郵寄給受害人,以辦理培訓退費、投資退費為由,誘導其加入退費群。待受害人進群后,詐騙分子通過發送營業執照、工作證,營造多人成功退費的假象來獲取受害人信任。實際上這些都是假的,群里的成員也都是“托”。
騙子以“購買理財產品退費”“充值返利”“做任務”等理由,引導受害人下載投資理財APP,并在APP上充值。在前期小額投資時,詐騙分子一般會如約支付收益,進一步獲取被害人信任,誘導其加大投資。
當受害人投入大額資金后,詐騙分子便以“操作失誤”“賬戶凍結”“繳納保證金”等理由拒絕提現,要求受害人繼續投入資金,直到受害人發現被騙為止。
泉州市反詐騙中心提醒,所謂的退費,其實就是詐騙分子用于引流的幌子。正規退費流程一般以原路返還的形式還給本人繳費賬號,凡是退款時附加購買理財產品或支付費用條件的,都是詐騙!如有疑問,可及時撥打110或有關機構主管部門電話求證、求助。(泉州晚報融媒體記者廖培煌 通訊員白炯昕)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教育部:嚴查培訓機構卷款跑路行為 2023-12-03
- 培訓機構老師毆打學生 腳踹其腹部抱摔在地 被警方控制2023-11-10
- 培訓機構老師毆打學生 被警方控制 情況屬實正在進一步調查2023-11-10
- 廈門47家培訓機構 入選省級“白名單”2023-08-23
- 泉州整治培訓機構違法違規 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2023-08-21
- 五部門規范培訓機構財務管理 嚴防卷款跑路2023-04-04
- 五部門:禁止中小學校舉辦或參與舉辦培訓機構2023-03-24
- 湖北首例培訓機構內部講義試題著作權糾紛案宣判2023-02-22
- 泉州市反詐騙中心發布預警:升級版“代購騙局”高發2022-10-28
- 校外培訓治理“回頭看”排查培訓機構17.2萬個2022-08-11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泉州各地農民搶抓農時 冬日田園綠意濃2024-12-1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