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醫院實景圖
舊晉江市中醫院
8月4日,國醫大師石學敏學術思想傳承工作室成立。
安踏體育用品公司、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晉江市中醫院黨建結對揭牌儀式。
福建省中醫藥文化周義診活動現場。
晉江市中醫院40周年發展紀實
1984年12月,晉江縣中醫院門診部正式成立。
1992年5月,晉江撤縣設市,“晉江縣中醫院”更名為“晉江市中醫院”。
1997年2月,晉江市中醫院新址(現址)開診。
1999年12月,成功創建二級甲等中醫醫院。
2000年8月,總建筑面積9860平方米的新門診醫技大樓竣工投入使用,編制床位增加到200張。
2010年4月,住院綜合樓建成并投用,編制床位增加到520張。
2012年7月,順利通過三級乙等中醫醫院評審。
2013年4月,成為福建中醫藥大學非直屬附屬醫院。
2014年8月,成為國家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單位。
2015年10月,成為福建省中醫住院醫師和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
2016年1月,成為福建中醫藥大學研究生培養基地。
2018年3月,升級為三級甲等中醫醫院,成為全省首家縣級三甲中醫院。
2018年5月,正式接管紫帽院區,成為晉江首個緊密型醫共體。
2020年9月,成為緊密型醫療衛生共同體總院,下轄6個醫共體成員單位。
2020年12月,成為國家中醫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中醫類別全科醫生規范化培養基地。
2022年12月,晉江市中醫院愛國樓門診部正式揭牌啟用。
2023年2月,紫帽新院區投入使用。
2023年10月,通過“三甲”復評,迎來新的里程碑。
晉江,在改革開放進程中,憑借“晉江經驗”于經濟領域成績斐然。而深耕醫療健康領域的晉江市中醫院,40年如一日,不懈探索,已成為晉江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標桿。
晉江市中醫院始終秉持“中醫為主、中西醫結合”的辦院理念,積極探索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晉江路徑”。從僅有14人的小門診起步,逐步發展成集醫療、教學、科研、康復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三甲中醫醫院,服務晉江40%常住人口,更是在2018年成為福建省首家縣級三級甲等中醫醫院。
“縣級中醫醫院獲評‘三甲’,這一成就殊為不易。”晉江市中醫院院長劉其聰表示,醫院將繼續發揮晉江市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龍頭帶動作用,守正創新,全力將醫院打造成“全國中醫特色重點醫院”和“全國中醫百強醫院”。
一
傳承流派精華,厚植學術根基
12月初,晉江市中醫院傳來喜訊——原副院長、中醫主任醫師蔡文墨被確定為2024年全國基層名老中醫藥專家。蔡文墨是醫院兩大本院中醫學術流派之一——許氏中醫外科流派的嫡傳人,擅治皮膚科疾病。
醫院首任院長駱安邦也是國家級名老中醫,很多海外華僑不遠萬里來到晉江,只為找駱老看病。駱老的理論體系源自經典,行醫多年建立辨證論治體系。
為傳承發揚本院兩大學術流派,2023年6月,在現任院領導班子的積極推動下,成立專班梳理兩大流派學術思想與傳承脈絡,搜集珍貴資料編纂傳承書籍。同時設立兩個學術流派傳承研究工作室,邀請嫡傳人坐診,遴選骨干傳承,以“師帶徒”結合高端平臺培養人才,推動流派傳承發展。
此外,醫院發揮名中醫引領作用,構建中西醫結合傳承創新學術體系,現有國家、省、市各級名中醫9位,他們經驗豐富,積極參與師承教育與學科建設,近年帶徒培養20人,提升醫院學科及診療水平。
醫院發揮龍頭作用,拓展中醫藥學術交流與人才培養范圍。成立仲景經方研習文化社,舉辦多樣學術活動,傳承名老中醫經驗。與高校合作開展“西學中”培訓班及鄉村醫生規范培訓,培訓眾多醫師,還通過“六進”活動在全市普及中醫藥文化知識,提升群眾健康文化素養。
二
打破傳統桎梏,彰顯中醫優勢
中醫常被誤認是“慢郎中”,但晉江市中醫院憑借多年學科建設探索,成功突破這一局限,在急診急救領域盡顯中醫獨特優勢,急診業務量占全院四分之一。
晉江市中醫院急診科既是國家中醫優勢專科建設單位,也是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在急診急救領域表現突出。急診科在石淋、腹痛、腦卒中、動物咬(蜇)傷、急性胰腺炎等病癥治療上,充分發揮中醫特色優勢,打破了大眾對中醫的固有認知,其急診動物咬(蜇)傷科更是憑借實力成為區域救治培訓基地、全國流派二級工作站及晉江唯一蛇傷救治基地,守護著百姓生命安全。
今年7月,77歲的晉江金井鎮洪阿婆被竹葉青蛇咬傷,生命垂危轉診至中醫院。急診科團隊迅速行動,為其制定了分階段的中藥治療方案,綜合運用多種中醫特色治療手段,如化腐清創術、針刺放血、拔罐排毒、中藥封包外敷及中成藥口服等,同時結合抗蛇毒血清中和毒素與抗炎對癥處理。經醫護人員全力救治,成功挽救了洪阿婆的生命,再次證明醫院在急診急救領域的中醫優勢。
在臨床實踐中,各科室積極挖掘中醫傳統療法潛力,經多年探索,已制定118種中醫協定處方,開展10類76項中醫適宜技術,廣泛應用于多個學科領域,為患者開啟了健康之門。
三
鏈接高端資源,提升醫療品質
12月19日,在晉江市中醫院愛國樓門診部,國家名老中醫謝強團隊的鄧琤琤教授正為熊女士診治過敏性鼻炎。鄧琤琤教授給出中藥、針灸、鼻噴相結合的綜合治療方案,這正是醫院引進名老中醫帶來的成果,讓晉江市民不出家門就能享受優質的中醫服務。
一直以來,晉江市中醫院積極踐行開放合作理念,不斷鏈接高端資源。一方面,大力引進名老中醫,與國醫大師石學敏院士、阮詩瑋等多個國家和省市級專家團隊攜手,成立14個中醫名醫工作室、9個西醫名醫工作室,聘請109位省內外中西醫專家,推廣特色療法,開展學術傳承創新工作,加強學科建設;另一方面,嫁接高精尖醫技,與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等15家省內外三級醫院建立專科聯盟,實現資源共享、協同發展,還與福建中醫藥大學等5家高校緊密合作,培養中西醫人才,搭建起區域特色醫療合作大平臺。
醫院黨委書記陳文添稱,隨著高端醫療資源對接深入,這個大平臺已初步建成。醫院牽頭兩大診療中心,整合128名中醫專家定期坐診,建立六大中醫特色診療中心,構建起高效便捷優質的診療服務體系,讓晉江百姓無需遠行即可享受“國內名醫”服務,真正打造出服務百姓健康的大格局。
這些合作不僅提升了診療服務,更為學科發展和人才建設注入強大動力。專家們通過坐診、師帶徒、授課等一系列活動,加強師承教育,促進中西醫學科融合。在“內智”與“外腦”雙重助力下,醫院人才培養成效顯著。近三年新招聘研究生96人,派出進修人員77人,外出專項學習培訓525人次。目前,醫院現有高級職稱94名,占比8.43%;研究生123名,占比11.02%;泉州市高層次人才45名,晉江市高層次人才137名,為醫院高質量發展筑牢根基。
四
細節彰顯溫情,中醫守護健康
人民健康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晉江市中醫院多措并舉,全面提升醫療服務水平,為守護群眾健康不懈努力。
在改善醫療服務品質上,細節盡顯溫情。今年9月,醫院推出“一次掛號管三天”政策,同一院區、科室三天內回診免重復掛號,減輕患者負擔。同時,醫院積極引入前沿技術,升級信息系統,醫保患者刷臉即可完成就醫全流程,無醫保患者微信公眾號建檔后也能便捷就醫,優化后的預約掛號系統,讓患者通過多種方式實現預約、簽到、查詢打印報告、醫保結算等功能,縮短就醫時間。自今年3月起推出的“無陪護病房”,由專業護理員照護患者,家屬專注情感支持,護理收費合理且部分醫保報銷,深受好評。醫院中醫特色突出,服務晉江80多萬常住人口,其中外地務工人員眾多,為此優化流程、增加門診、控費救助,解決“看病難、看病貴”,還解決停車難,推出多項便民服務,如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刷臉支付”、為孕產婦準備藥膳、針灸推拿科開設“夜間門診”等,多維度滿足患者需求,提升醫患滿意度。
在優化管理模式、拓展服務半徑方面,2018年接管紫帽衛生院后開啟緊密型醫共體發展之路,啟用愛國樓門診部、紫帽新院區,下轄六個醫共體成員單位,構建“一院多區協同發展”新格局。設立九大中心對醫共體“一體化”管理,每年派專家支持,建立七大資源共享中心,提升協同服務與成本控制水平,為基層提供大量消毒供應、心電及影像診斷服務。
2022年,院長劉其聰提出打造“15分鐘中醫藥服務圈”構想,醫院發揮龍頭作用,開展中醫適宜技術培訓,指導基層“中醫館”“中醫閣”建設,推廣中醫適宜技術。針對患者等藥久、煎藥煩問題,搭建互聯互通平臺,建成晉江市中藥智慧共享服務中心,啟動實施“互聯網+中醫藥”代煎配送服務,面向晉江全域各級醫療機構開放共享。如今“15分鐘中醫藥服務圈”初步形成,讓晉江人民享受到更優質便捷的中醫服務。
五
發揮黨建作用,傳播中醫文化
40年來,晉江市中醫院始終緊跟黨的步伐,落實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及醫改政策,堅持公立醫院公益性,實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以“黨建引領,岐黃惠民”為核心,構建“1263”黨建機制,推動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
從1989年黨支部成立,逐步發展為如今下設1個黨總支、13個黨支部,黨員達407名的黨委架構,創建多個星級黨支部。面對多次公共衛生挑戰,尤其是新冠疫情期間,醫院醫共體黨委統籌市、鎮、村三級力量,黨員沖鋒在前,打贏多場防控硬仗,彰顯擔當。
各支部圍繞重點工作與群眾需求,打造25個特色黨建品牌,在系統黨委展評中屢獲佳績。黨委實施“領航”等五大工程,將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動能,在提升醫療服務、醫共體建設、幫扶援助等工作中,黨組織與黨員發揮關鍵作用。
同時,構建“一核多元”組織體系,群團組織緊密配合黨建工作,以多彩活動凝聚合力。結合醫藥反腐整治,強化黨紀國法、職業道德教育,筑牢廉潔防線,為醫院高質量發展注入“紅色動力”,持續書寫守護健康新篇章。
六
展望未來藍圖,邁向卓越之路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晉江市中醫院深知在推動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仍需不斷奮進。
黨委書記陳文添表示,國家對中醫藥事業日益重視,醫院迎來絕佳發展機遇。醫院將堅決貫徹決策部署,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強化公立醫院黨建,推進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秉持中醫特色、醫防融合、中西醫并重、平急結合理念,以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示范市和全國三級中醫院績效評價為契機,推進“十個一”項目。“醫院計劃用5~8年打造全國中醫百強醫院和特色重點醫院,探索晉江特色中醫藥發展之路,為中醫藥事業貢獻力量。”陳文添說。
“醫院始終堅守公益屬性,致力于為廣大群眾提供優質、高效且廉價的醫療服務。”院長劉其聰表示,中醫院將繼續堅守初心,砥礪前行,在傳承創新中醫藥事業進程中,持續提升醫療技術水平,確保治療高效;嚴格把控收費標準,保持收費低廉;不斷改善醫療服務,為包括外地來晉務工人員在內的廣大群眾提供更便捷、貼心的健康保障,書寫守護人民健康福祉的新篇章,為中醫藥事業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責任編輯:趙睿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244萬張身份證未來4年過期 泉州公安解讀多種2024-12-2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