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人和公共自行車的聯系有多緊密?數據告訴你。前日,中山大學城市化研究院發布了其和廈門市交通研究中心《基于大數據的廈門島自行車網絡體系優化》項目的部分研究成果:根據3月份50萬份騎行樣本來看,廈門最愛騎公共自行車的是上班族,上下班早晚高峰期借車總量超過四成。
上班族是借車人群主力
廈門市公共自行車系統一期工程已全部投用,二期工程正在建設中。記者從廈門市公共自行車管理有限公司了解到,一期公共自行車道總長達到136公里,共計建成355個站點。
市民持卡數也隨著站點的鋪入不斷增長———目前島內總辦卡量逼近13萬張。整個3月的騎行次數為50萬人次,日騎行次數穩定在2.5萬人次到3萬人次。
誰最喜歡騎公共自行車出行?根據數據分析,恐怕非上班族莫屬了。從3月份各站點借還量數據來看,工作日出行存在明顯的峰值,分別在上午7時-8時、下午5時-6時。早晚高峰借車輛占總的借車輛的比重超過四成。
出行規律與區域類型呼應
研究者還從工作日、周末與早晚高峰借還情況數據里,發現了不同區域里的潮汐現象,這些現象呈現出的三種出行規律,與區域的城市用地類型相互呼應。
鷺江-中華街道片區,是廈門老城區,居住、商業緊挨在一塊兒。數據顯示,內部既是主要出發地,也是目的地,片區內短途出行高度混合,與之相對應的是居住與商業高度混合的用地類型。
第二片區是廈禾路北段、江頭花園、SM廣場、湖里高新區等,是BRT公交走廊及其串聯的若干“商業中心-居住片區”組成的用地結構。反映到數據上,則是片區范圍內以短途通勤為主,其目的地相對比較集中,并沿著區域性主干道(主要是廈禾路和嘉禾路)和公交走廊呈點狀分布(主要為BRT站點及片區商業中心),出發地分布在公交走廊兩側。
第三塊區域南側為蓮前東路片區,是主要出發地,北側是軟件園二期,是主要目的地,形成了明顯的“出發”及“到達”中心。有意思的是,這個片區的用地結構很明晰,是以軟件園二期和諸多企事業單位辦公點為中心,周邊為居住小區的典型的單中心空間結構。
超五成人用于短途接駁
公共自行車在市民出行生活中主要扮演什么角色?短途接駁當仁不讓。
數據顯示,90%的居民出行在直線距離2450米內,其中的六成出行直線距離在250米至1250米之間(實際距離約為0.4公里到1.8公里左右)。換句話說,超過五成的騎行者,利用公共自行車進行短途接駁。
破解“最后一公里”難題,也在數據中得到了呈現。尤其是在廈禾路北段區域,不少早高峰騎行線都連接著住宅區與公交車站、BRT站點。
責任編輯:周冬
- 上周廈門商品住宅成交155套 海滄摘獲成交面積排行榜冠軍2017-03-01
- 國債期貨午盤全線收紅 十年期主力漲0.21%2017-02-27
- 373億資金爭奪20股:主力資金重點出擊7股(名單)2017-02-14
- 午評:三大利好開啟做多窗口 主力午后動作或更大2017-02-13
- 切爾西功勛鐵衛重回俄羅斯 自由身離隊簽兩年半2017-02-01
- 西媒:莫拉塔鐵心離皇馬 同齊祖不和感覺遭欺騙2017-01-27
- 近期持續殺跌真正原因揭示 主力展開年前最大行動2017-01-19
- 上周廈門島內一手房成交均價環比下跌23% 2016-12-28
- 申花4主力抽調中國杯 波耶特:望足協重新考慮 2016-12-21
- 你被“自愿加班”了嗎?上班族“過勞”現象調查2016-12-16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男子多次將共享單車整容成私家車 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