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霜降,養生保健正當時,民間諺語說“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足見這個節氣對我們的影響之大。我市素有霜降吃姜母鴨、柿子的習俗,昨日記者走訪發現,鴨、柿子的銷量猛增,足見市民對“霜降進補”的重視。
菜鴨母和番鴨銷售火爆
昨日,記者從夏商禽業工作人員處了解到,霜降來臨,白條禽、活禽銷量均有上漲。“全市夏商各商場、商店,平時每天出售的白條禽大概有4000多只,活禽近萬只。”夏商工作人員說,“霜降日,二者銷量都增長了20%左右,賣得最好的是菜鴨母和用來做姜母鴨的番鴨。”
江頭菜市場禽類攤點的攤主蔡先生說,番鴨售賣極為火爆,早上進了七八十只,大半天就幾乎賣完了,下午3時許,就只剩最后半只了。“今天好多人來買,有買菜鴨母回去煲湯、做鴨肉面線的,但買番鴨做姜母鴨的更多。”
正在買鴨的市民徐小姐說,她去年來的廈門,聽說本地有霜降吃姜母鴨的習俗,因此來買上一只鴨子,給自己進補。旁邊一位挑選鴨子的本地居民陳女士則表示,她也要買番鴨回去做姜母鴨。她說:“在廈門,霜降是要吃姜母鴨和柿子的,但我聽人說,柿子不能吃太多,吃多了對身體不好,所以還是姜母鴨比較好。”
無核柿和脆柿深受歡迎
雖有“柿子雖好不能貪多”的說法,但霜降吃柿子的傳統還是影響很深的。記者走訪中埔水果批發市場了解到,霜降日,無論是較硬的脆柿,還是較軟的無核柿,銷量均大幅上漲。
在中埔市場賣了20年水果的攤主楊先生說,他入行以來,年年霜降日,柿子銷量都會上漲。“我賣的脆柿,今天比昨天多賣了2000多斤,上漲了20%,共賣了上萬斤呢。”賣無核柿的商販葉先生也表示,無核柿的銷量上漲了近30%,他一天共賣出8000多斤。
昨天下午3時,批發市場里已經沒有多少顧客,但楊先生與葉先生等賣柿子的攤主都不愿收攤,而是開始準備次日的貨物,將一筐筐柿子裝箱擺放整齊。“明天一早,還會有不少人來買。”楊先生說。
入秋滋補菜色銷量倍增
也有市民認為,自己做姜母鴨太麻煩,不如去店里吃。一些商家就抓住了這個商機。
味友鴨面線世貿店看準入秋時節,推出了一系列入秋滋補菜色。工作人員說:“我們在賣用散養的土雞、土鴨制作的封雞、鴨肉面線,還有用野生黑山羊肉制作的封羊肉。”味友工作人員說,入秋以來,每天都有不少市民打電話預訂,大多是打包回家給家人進補的。而昨日霜降,這些滋補菜色的銷量更是猛增一倍以上,昨天一天賣出雞鴨各百余只、羊肉三大鍋,相當火爆。
【釋疑】
柿子為何不宜多吃?
秋季上市的柿子,既好看,又好吃,營養也很豐富。據專家測定,在每100克柿子中,含有蛋白質0.7克、脂肪0.1克、糖11克,能產生48千卡熱量。此外,柿子還含有鈣、磷、鐵等礦物質及多種維生素。
但是,柿子中也含有大量的果膠和膠酚,這兩種成分遇到胃酸后可凝結成塊,甚至會變成像石頭一樣的硬塊——胃柿石。因此,吃柿子時應去皮,每次不要吃得太多,一次吃1-2個即可。如果柿子吃多了,極容易引起胃柿石,未成熟的柿子就更不能吃了。另外,秋季忌空腹吃柿子,也忌與甘薯、螃蟹同食。
責任編輯:陳錦娜
- 今日霜降 福州明日降溫后氣溫將再升高2016-10-23
- 霜降將至吃紅棗別過量 空腹時不要吃柿子2016-10-21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男子多次將共享單車整容成私家車 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