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點贊廈門
●德國國際合作機構負責人Sandva Retzer:廈門是一個非常漂亮的城市,十分宜居,市民在這里可以盡情享受生活,我認為這得益于廈門在新型城鎮化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
●新加坡駐廈總領事池兆森:廈門是一座宜居城市,并一直不斷努力提升城市國際化水平。廈門與新加坡在城市建設方面有很多交流空間,比如在公共住房政策和智能交通方面。
●泉州市市政公用事業局黨組成員王森江:與聯合國人居署所倡導的理念一樣,廈門是一座包容、發展的城市,不僅基礎設施建設成果一流,宜居程度高,更重要的是,很重視歷史文脈的傳承。
●山西省晉城市城區人民政府連陸軍:廈門的城市管理者將自然風光與城市建設有機結合在一起,令整個城市可持續發展。廈門的人文底蘊、市民素質,與很多城市相比都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
精彩言論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院長何鏡堂:
創新時要強化建筑的文化內涵
城市建筑的風格和品位往往體現了城市的特性、素質、追求和發展。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應該是城市建筑創作不竭的動力和永恒的主題。我們應在地域性尋求創新,同時強化建筑的文化內涵,在繼承優秀文化傳統的基礎上有所突破和發展,令其既本土又現代。創新中還應突出時代性,彰顯生態與技術的進步,引領時代精神。
國際城市與區域規劃師學會副主席馬丁·杜貝寧:
因地制宜推行可持續發展
每個城市都是獨特的,所以在推行可持續發展時要因地制宜。人居大會審議通過的《新城市議程》與清潔能源、氣候變化、水資源、性別平等、優質教育等話題息息相關。國際城市與區域規劃師學會愿意與廈門及中國、其他國家,共同來執行、達成《新城市議程》及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德國聯邦環境、自然保護、建筑和核安全部城市發展、住房和公共建筑法律司司長布魯梅·科勒:
同市民一起讓家園更宜居
生物多樣性、綠色發展等種種因素都會使得城市更加宜居。在中國,不少城市如廈門都推行海綿城市建設,收集雨水將其進行清潔后再利用,這能更好地解決當地水資源短缺的需求,而在德國,類似的方式也在進行,此外我們還利用更加環保的建材,提高建筑能效,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我希望城市之間能夠更多地交流心得、分享經驗,同市民一起將城市變為更為積極的主體。
青年代表、廈門大學學生田耀東:
希望城市能以節能材料建造
我希望,我所在的城市能以綠色為基調,能以節能材料來建造,以減少能耗為出發點,以地源熱產熱,以太陽能發電,善于利用當地能源,最大限度利用自然力量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形成綠色節能建筑。
責任編輯:金林舒
- 廈門杏林東路慘烈車禍事故原因:女司機操作不當釀慘劇2017-04-10
- 廈門男子多次將共享單車整容成私家車 2017-04-10
- 工廠樓下發現尸體 保安:事發時沒有聽到聲響2017-04-10
- 揭秘廈門“蜘蛛人”:在垂直立面上工作幾個月2017-04-10
- 投放泛濫 廈門究竟需要多少共享單車?2017-04-10
- 快遞“隱私面單”叫好不叫座 廈目前僅兩家企業2017-04-09
- 廈門產機器人有“臺灣腦” 腦文創植入人工智能2017-04-09
- 廈門一秒入夏 天氣燥熱羊駝換“輕裝”2017-04-09
- 廈門一學生被刀刺頭部身亡 兩嫌犯已歸案均為未成年2017-04-08
- 女子吃藥后海邊昏睡不醒 所幸被法醫救回一命2017-04-08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男子多次將共享單車整容成私家車 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