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賓們在先鋒營小區參觀,和居民愉快交流,為小區改造點贊。
曾厝垵文創村的商業氛圍吸引了外賓。
“廈門空氣很好,社區布局結構整齊,特別是老百姓臉色很好,看起來很幸福。”泰國普吉府副府尹尹斯瓦蓬·楚薩瓦說。今天上午,來廈參加“2016世界城市日”中國主會場活動的英國、意大利、南非、匈牙利、瑞典、泰國及聯合國人居署的20余名外賓,走訪了鷺江街道先鋒營小區和濱海街道曾厝垵文創村。
一個是老舊小區改造,一個是“城中村”蛻變,不僅向外賓展示了廈門改善人居環境建設的經驗,更是用鮮活案例展示了“世界城市日”的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先鋒營小區
兩個月改造換新顏
先鋒營小區,位于廈門老城區幸福路。該小區建于上世紀70年代,總建筑面積16889平方米,有9棟樓,約370戶,居民900多人,其中常住本地居民超80%。
今天上午,外賓們走進位于幸福路西側的先鋒營小區,嶄新的大門和保安亭、新鋪設的透水磚路面、漂亮的綠化,給了來賓美好的第一印象。一年前,這里還是設施老舊、違章搭蓋嚴重、衛生狀況堪憂的“三無”小區。
社區居民講述了小區一年來的變化:原先電線雜亂無章、線路老化,存在安全隱患,供水設施破舊、水質欠佳,改造后,密密麻麻的“蜘蛛網”不見了,燃氣管道入戶了,給水系統改造了,用水也有了保障。
聽說老舊小區只用了兩個月就改造完成,外賓們都很驚訝。匈牙利格德勒市市政府辦主任彼得菲·卡斯巴說,很喜歡這里的風情和本土文化,改造很好地保留了傳統文化。
曾厝垵文創村
從城中村到“文藝村”
濱海街道曾厝垵文創村,位于廈門島南部,三面環山,一面臨海,風景秀麗,有“最美馬拉松賽道”之稱的環島路依村而過。
曾厝垵文創村原先是個小漁村,以種植、養殖、漁業為主,2003年“村改居”后形成“城中村”。2013年,思明區立足曾厝垵文創村特質,發揮文創產業引領作用,充分發動業主、商戶、游客共同參與社區建設與治理,探索多元共治的社會治理新模式,開創“城中村”轉型升級,社會治理摸索出“曾厝垵模式”。
如今,昔日的“城中村”已變成“產業新、機制活、百姓富、生態美”的典范社區,小漁村華麗轉身為“中國最文藝漁村”,年接待游客量超過1000萬人次,成為廈門旅游新名片。
外賓們對沿街小吃很感興趣,匈牙利格德勒市市長格爾吉·杰姆斯說,這里很商業化,很熱鬧也很有特色,改造非常成功,值得學習。
【背景】
老舊小區改造
增強自身“造血”功能
隨著時代的變遷,許多老舊小區因為建成時間早,水、電、氣、路以及排污等基礎設施相對滯后,環境雜亂無章,直接影響到居民的生活質量。市建設局介紹,廈門深入探索老舊小區改造后長效管理方式,堅持“居民自治”與“改造提升”雙同步的原則,推行居民自治管理,建立小區維修資金歸集、管理、使用機制,增強小區“造血”功能,實現把管理從“靠社區管”到“自治共管”的轉變。
據統計,全市近90%的老舊住宅小區集中在思明區,其中1990年以前建成的就有358個。去年11月,思明區在海洋新村、先鋒營、陽臺山、玉荷里四個小區啟動了老舊住宅小區改造提升試點工作。先鋒營小區于去年11月啟動改造提升工作,今年年初改造全面完成。
廈門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推進社會治理創新,實現讓發展惠及群眾、讓參與鑄就和諧,讓城市更加美麗。以社區治理為抓手,做好社區公共空間環境和配套,以有序的空間和宜居的環境,推進社會轉型。
責任編輯:金林舒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男子多次將共享單車整容成私家車 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