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導報記者 李方芳)導報記者從廈門市衛計委獲悉,截至今年10月,廈門加入家庭醫生簽約的糖尿病患者已有近10萬糖友,發病率有年輕化的趨勢,35歲以前的患者也并不少見。值得注意的是,全面二孩政策推出后,高齡孕產婦增多,在各種妊娠期并發癥中,最常見的就是妊娠期糖尿病。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大約每10名孕婦就有一個“糖媽媽”。
二胎大補 孕媽成“糖媽”
在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內分泌科,年近四十的準二胎媽媽賈女士認真聽著醫囑。8年前,她在懷大寶時已有血糖偏高的現象,今年懷上二胎,婆婆說年紀大了生孩子,更需要補充營養。于是,在賈女士的餐桌上,每天雞湯、豬腳、鱸魚等高熱量食物不斷,早晚還加餐。懷孕24周時,體重從孕前的51公斤飆升到76公斤,被確診為妊娠期糖尿病。
據廈門市第二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雷米娜介紹,隨著二孩政策的實施,二胎高齡產婦逐年增多,妊娠糖尿病患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她建議準媽媽孕期要早篩查、合理飲食、適量運動,90%的妊娠期糖尿病可通過飲食管理得到控制。
預警信號 小心并發癥
廈門市海滄醫院內分泌科主治醫師夏燕華表示,預防糖尿病最好的辦法就是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首先,應做到生活規律、戒煙戒酒,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其次,科學健康飲食,定時定量進餐,控制總熱量,減少脂肪攝入;第三,多運動,最好保證每周3~5天、每天至少30分鐘的中等強度鍛煉。
為了有效預防并發癥,“糖友”自己也得注意身體出現的“預警信號”,一旦發現就需要立即到醫院就診。比如出現胸悶、胸痛等癥狀,需要警惕心梗的發生;如果出現突然的頭暈、說話不流利、一側肢體無力、走路不穩等癥狀,很有可能是腦梗的前兆。
夏燕華還提醒,“糖友”平時要穿舒適透氣性好的鞋襪,不要用很熱的水洗腳,不要用熱水袋暖腳,趾甲不要剪得太短。一旦發現足部出現破損或感染等情況,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換藥治療。因為糖尿病造成的血管和神經損害會使足部的供血和營養受到影響,如果耽誤了治療或是治療不規范,很容易發生糖尿病足,最終面臨“爛腳”和截肢的風險。
(臺海網)
責任編輯:肖舒
- 【存照】地表最強,強不過她們的瘋狂孕事2017-04-09
- 南京一孕婦舉報違建與城管發生推搡面臨流產 官方回應2017-04-01
- 老年糖尿病人低血糖的預防及處理2017-04-01
- 一站到底換主持人原因是什么?代班主持人陳爍個人資料照片2017-03-30
- 廈門貨車撞上滿載公交車 孕婦沒事小孩受傷2017-03-30
- 繼續追生第二胎?林心如表示今年工作還很多2017-03-30
- 再拼第二胎?林心如首度林心如回應:今年工作很多2017-03-29
- 孕婦在公交車上突然暈倒 司機乘客幫忙送醫2017-03-28
- 楊冪懷二胎真相曝光 楊冪為何會現身婦幼保健院 楊冪新劇是什么?2017-03-21
- 揭秘三高朋友圈——高血糖2017-03-17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男子多次將共享單車整容成私家車 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