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上路隱患頗多,逆行現象也時有發生。
本報近日連續關注電動自行車亂象,引發了廣大讀者的強烈反響。在呼吁交警部門依照現有法規嚴格管理電動自行車的同時,市民也質疑,大量不符合技術規范、帶來嚴重交通安全隱患的電動車,究竟從何而來?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文/圖 本報記者 何炳進 陸曉鳳
【暗訪】
“警察會抓,你自己小心就好”
“快”,是記者采訪中,不少行人和機動車駕駛員對電動自行車的一致感受。“這些電動自行車很多時候速度飛快地在人行道上竄來竄去。”市民陳女士就曾在蓮坂轉盤附近散步時,被急于送餐的電動自行車剮蹭,“一轉身電動自行車就不見蹤影了,沒有車牌也無處追責。”她說。
同樣的遭遇,也經常發生在機動車駕駛員身上。
可是,我國現行的國家標準《電動自行車通用技術條件》(國家標準GB17761-1999)中明確規定:“電動自行車最高車速應不達20km/h”。電動自行車亂象多,其中大多還是超標車、超速車,那么,這些車都是從哪來的?
前天下午,記者來到臺灣街附近的一家電動車銷售點,店內各種電動自行車琳瑯滿目,甚至連電摩都被擺在了店里顯眼的位置。“這是明星代言的,賣得最好,這款是性價比最高的。”賣家一邊吆喝著,一邊迎上來說道。
記者注意到,現場這些電動車的車把手附近都貼著一個合格標志,除了沒有后視鏡之外,車燈、手剎都一應俱全。一問車速,賣家說,最慢的30km/h,而較快的竟可以達到72km/h。
這不是超標車嗎?這些最低時速就達30km/h的超標車上路不會被交警攔下嗎?
“要抓,店里的車上路全部都會被抓,你自己小心就好。”隨后,賣家指了指放置在店面后側的一輛電動自行車,“你要是怕的話就買這種電池藏得比較深的,遠遠看起來就像一輛自行車。”
車子插上線就全都達標了
那么,這些時速遠超國家標準的電動自行車,為何還能拿到符合國家標準的合格證呢?帶著疑問,記者進一步展開調查。
在位于嶺兜的一家電動車銷售點,記者找到了答案。這里的店員告訴記者,在電動自行車的底部有一條限速線,只要將這條限速線插上,車速最高就只能達到20km/h,“一插,時速不超過20km/h,就全都達標了;一拔,你就能把車開得飛快。”賣家甚至坦言:“市面上多數的電動車都不會把限速線接上,速度太慢,沒人買。”
另一位業內人士也透露,如果把車速只有20km/h的電動自行車賣給顧客的話,基本沒人買;而限速線則是為了應付“國標”而出現的,基本形同虛設。“部門來檢查的時候,有限速線產品就合格。賣出去用車的時候,再把限速線處理掉就行。”
【說法】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商家需持照經營
那么,如此鉆空子的經營者,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又是如何看待的?
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說,電動自行車屬于一般商品,“通過對全市銷售電動自行車的商家排查摸底,未發現無照經營等違法行為。 ”
根據國家標準,電動自行車最高設計速度不大于20km/h,但正如商家所言,限速線成了行業內“鉆空子”的法寶, 不過,也不能僅僅根據電動自行車的速度判斷產品是否合格。
在國家標準中,最高車速、制動性能、車架/前叉組合件強度這三項為“否決項目”,有一樣不符合技術要求,電動自行車就是不合格產品。但是整車重量、電動機功率、車輪夾緊力、續航里程等19項“重要項目”要同時有4個以上不符合技術要求,或者輪胎寬度、整車外觀要求、電器裝置等13項“一般項目”有4個以上不符合技術要求,電動自行車才是不合格產品。
工作人員稱,近年來通過與有關部門聯合執法的情況看,商家經營主體合法,銷售的電動自行車有生產許可證、產品合格證。為進一步規范電動自行車市場銷售行為,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通過逐戶宣傳,張貼電動自行車經營行為規范,督導商家建立進貨檢查驗收制度,禁止銷售不符合國家有關安全技術標準的電動自行車。經多方努力,島內的銷售電動自行車商家呈下降趨勢,目前僅有66家。“下步要把電動自行車納入監督抽檢,列入我市綜合執法的重點項目,嚴查銷售假冒偽劣、不符合國家標準電動自行車等違法行為。”工作人員表示。
交警:2012年6月后新車上路都違法
市民可以從正規商店買到一輛電動自行車,但交警部門稱,即使新買電動自行車不超標,在島內行駛依然是交通違法行為,因為目前交警部門早已不再辦理電動自行車掛牌登記。
記者從交警部門了解到,2012年6月1日起,思明區和湖里區按照有關規定不再辦理電動自行車掛牌登記。目前,全市有掛牌的電動自行車保有量38354部,其中島內31576部,島外6778部。
無牌上路行駛也只是亂象之一,有牌照的電動自行車隨意變道、逆行、在禁行區域、路段行駛、違法載人等違法行為也屢見不鮮。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肖舒
- 廈門杏林東路慘烈車禍事故原因:女司機操作不當釀慘劇2017-04-10
- 廈門男子多次將共享單車整容成私家車 2017-04-10
- 工廠樓下發現尸體 保安:事發時沒有聽到聲響2017-04-10
- 揭秘廈門“蜘蛛人”:在垂直立面上工作幾個月2017-04-10
- 投放泛濫 廈門究竟需要多少共享單車?2017-04-10
- 快遞“隱私面單”叫好不叫座 廈目前僅兩家企業2017-04-09
- 廈門產機器人有“臺灣腦” 腦文創植入人工智能2017-04-09
- 廈門一秒入夏 天氣燥熱羊駝換“輕裝”2017-04-09
- 廈門一學生被刀刺頭部身亡 兩嫌犯已歸案均為未成年2017-04-08
- 女子吃藥后海邊昏睡不醒 所幸被法醫救回一命2017-04-08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男子多次將共享單車整容成私家車 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