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導報記者 葉鵬/文 沈威/圖 通訊員 陳文章 林景恒)每次放學回家,14歲的小明就將書本攤在床沿,要么跪著,要么坐小凳上,認真地寫作業。沒有臺燈,屋里只有一盞18W的節能燈照明。
小明的家租住在蓮花二村蓉芳里的一間地下室。在這個僅5平方米大的家里,他和爸爸、姐姐一起生活著。
爸爸王魁軍是安徽人,在廈門生活了20年,現在靠撿廢品為生。
小明是個腦癱早產兒,右腳有點跛。14歲的他因為營養不良,身高只有1米4,體重60斤不到。
“晚飯最常吃的是泡面,熟得快,其它面條要煮很久,費電。”他們吃的散裝泡面一箱幾十塊錢,可以吃大半個月。加點大白菜,放點油和鹽,一家人就解決了一頓晚飯。雖然也想為兒子多補充點營養,但微薄的收入實在支撐不了。
義工隊幫這個家暫渡難關
去年,是這個家最難熬的一年。小明的媽媽多次突發心臟病而住院,小明也老是感冒發燒,王魁軍很忙也很愁,一大筆醫藥費等著交,但家里已無積蓄。那時,嘉蓮愛心義工嘉蓮司法所分隊的隊員們知道了他的困難后,自發組織捐款,籌集了1.5萬元,幫他交了醫藥費,渡過了難關。
上個月,嘉蓮愛心義工嘉蓮司法所分隊和子母粉絲分隊進社區慰問困難戶時,還專門為他們送來了大米和油。
一年前,王魁軍的女兒中專畢業找不到工作,也是義工隊幫忙,幫她在同安一家印刷廠找到了文員的工作。今年春節,女兒將回老家結婚,王魁軍也完成了人生一項重大的責任。“接下來,就是顧好兒子。感謝這么多人的幫忙!”除了義工隊和居委會,鄰里的居民們也經常來幫忙。“之前,我們在流芳里住了很多年,那邊好多鄰居經常送我們衣服和生活用品。”王魁軍說,這些年來他們從沒買過衣服,都是鄰居們送來的。大家也都很照顧孩子,經常送來一些吃的。
每天,撿廢品、打零工,已經很累了,王魁軍還常常到社區里幫忙。特別是“莫蘭蒂”臺風期間,他在蓮花北和蓮秀社區幫忙清理斷樹斷枝,出了不少力。
努力賺錢供兒子上學
前陣子,王魁軍到工地打零工,每天300元的工錢。“運氣好,鏟了3天墻灰,賺了900元。趕緊把這兩個月的房租交了。”他說,如今撿破爛很難維持生計,有時“收成”好,一天能賺個七八十,有時卻一毛錢都賺不到。之前為了給家人治病,他還欠下了親戚2萬多元的外債。“我們現在只夠吃,不剩錢。我沒讀過書,不識字,只會寫自己的名字,還是去年義工隊的小林教我寫的。但我聽說很多靠撿破爛收入供孩子上大學的,我也想努力賺錢,讓兒子好好學習,將來出人頭地。”日子雖然過得苦巴巴,但王魁軍的內心充滿希望。
小明也很爭氣,在學校成績還不錯,喜歡下象棋,家里沒有,只能在學校借。前幾天,小明上學時發燒頭暈,爸爸接他回家吃了藥后,又堅持要回學校上課。“他說要考試了,不能曠課,要不然跟不上。小家伙學習很用功,這讓我很欣慰。”爸爸說。
想要幫助王魁軍的話,可以直接聯系他,電話:8846412,銀行賬號:中國工商銀行6212264100026810170。
責任編輯:肖舒
- 廈門杏林東路慘烈車禍事故原因:女司機操作不當釀慘劇2017-04-10
- 廈門男子多次將共享單車整容成私家車 2017-04-10
- 工廠樓下發現尸體 保安:事發時沒有聽到聲響2017-04-10
- 揭秘廈門“蜘蛛人”:在垂直立面上工作幾個月2017-04-10
- 投放泛濫 廈門究竟需要多少共享單車?2017-04-10
- 快遞“隱私面單”叫好不叫座 廈目前僅兩家企業2017-04-09
- 廈門產機器人有“臺灣腦” 腦文創植入人工智能2017-04-09
- 廈門一秒入夏 天氣燥熱羊駝換“輕裝”2017-04-09
- 廈門一學生被刀刺頭部身亡 兩嫌犯已歸案均為未成年2017-04-08
- 女子吃藥后海邊昏睡不醒 所幸被法醫救回一命2017-04-08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男子多次將共享單車整容成私家車 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