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市場的平穩健康,離不開多方力量引導,在城市決策者及房地產主管部門看來,維持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也需要“疏堵結合”形成的合力。
今年以來,我市加大住宅用地供應,大力發展多層次住房保障體系之外,還多管齊下調控房地產市場,房地產市場監管力度不斷加大,抑制非理性拿地、投機性購房。
掀起“查房”行動 凈化市場環境
為進一步凈化我市房地產市場環境,規范市場秩序,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今年以來,國土房產部門加強對房地產開發企業和中介機構巡查監管,嚴令禁止惡意哄抬房價、發布不實信息、制造緊張氣氛,發現違規行為就嚴肅查處。
開展商品房銷售市場秩序
專項檢查和治理
檢查和治理對象為有在售商品房項目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及其委托承擔商品房銷售代理、營銷策劃的房地產經紀、房地產營銷策劃咨詢等中介機構
國慶假期開始,我市再次掀起“查房”行動——根據住建部、省政府和市政府有關部署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再一次開展商品房銷售市場秩序專項檢查和治理。檢查和治理對象為有在售商品房項目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及其委托承擔商品房銷售代理、營銷策劃的房地產經紀、房地產營銷策劃咨詢等中介機構。在各企業、機構自查自糾、主動整改的基礎上,市國土資源與房產管理局聯合發改(物價)、市場監督、規劃、建設、城市執法等部門,組成聯合巡查組,對在售商品房項目銷售現場進行實地檢查,重點檢查自查自糾不及時,群眾舉報和媒體曝光的商品房項目,檢查內容包括在商品房銷售過程中是否存在違法違規預售行為,是否存在捂盤惜售行為,是否按照規定在銷售現場公示有關證件及銷售情況,是否存在商品房買賣合同欺詐行為,是否存在違法違規房地產中介服務行為。每個項目檢查完成后,檢查組及時匯總項目(門店)各方面存在的問題,收集證據資料,第一時間要求企業立即整改。存在問題較為突出的,及時約談企業負責人。對違法違規的項目及時立案查處,給予曝光。
對聯合檢查發現的問題
進行通報和點評
對37家房地產開發企業集中下發整改通知書。對36家未辦理資質備案的房地產中介機構發出限期整改通知書。
“11月10日,市國土房產局召開情況通報會,對聯合檢查發現的問題進行了逐家逐條問題通報和點評,對37家房地產開發企業集中下發整改通知書,明確具體整改要求,按時整改。同時,對36家未辦理資質備案的房地產中介機構發出限期整改通知書。”市國土房產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下一步還將形成常態機制,鞏固房地產市場秩序專項整治成果。將繼續推進部門聯合,完善房地產市場秩序部門聯動監管機制,推進行業信用體系建設,規范、約束房地產開發企業和中介機構經營行為。持續推動整改落實,組織回頭看檢查,對存在問題的企業和項目,特別是約談過的,被群眾舉報,媒體曝光的企業進行再次檢查,重點查看問題是否整改到位,是否頂風違規。加強事前事中事后檢查,在預售許可證審批階段,對項目現場公示情況進行實地勘察;在開盤銷售階段,派員駐現場跟蹤指導,了解銷售情況;建立半月巡查制度,對各開發企業項目樓盤進行隨機抽檢。以示范帶動中介行業規范化建設,按照行業管理標準要素,培育10家房地產中介示范門店,為廣大房地產中介機構樹立榜樣,引導門店經營更加規范、更加有序。
行動
國慶假期開始
再次開展“查房”行動
根據住建部、省政府和市政府有關部署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再一次開展商品房銷售市場秩序專項檢查和治理。
在各企業、機構自查自糾、主動整改的基礎上,市國土資源與房產管理局聯合發改(物價)、市場監督、規劃、建設、城市執法等部門,組成聯合巡查組,對在售商品房項目銷售現場進行實地檢查。
11月10日召開情況通報會,市國土房產局對聯合檢查發現的問題進行了逐家逐條問題通報和點評。
監管從嚴從緊 提高競地門檻
近段時間以來,我市在房地產市場監管持續呈現從嚴從緊態勢,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度抑制投機性購房、非理性拿地。在前幾輪土拍會上,競地門檻都有所提高——土地出讓金方面,要求地塊成交5個工作日內即應付清全部土地出讓金和履約保證金;住宅戶型面積限制性方面,要求出讓項目建筑面積90平方米以下戶型的住宅面積應占地塊總住宅面積的70%以上;開竣工時間方面,要求交地之日起一年內開工,開工之日起三年內完成項目建設,嚴格按照土地出讓合同約定,對因自身原因逾期開竣工的用地單位征繳違約金,依法依規對因自身原因造成土地閑置浪費的用地單位征繳土地閑置費;購地資金審查方面,聯合銀監部門加強對開發商購地資金來源的合法合規性審查。同時制定《廈門市國有建設用地開發利用“黑名單”管理暫行辦法》,將存在閑置土地行為的、嚴重違反出讓合同約定條件開發利用土地行為的土地使用權人列入土地市場黑名單,限制參與新的土地競買。市規劃、建設、行政執法等部門加強聯動,對房地產項目開發實行全過程嚴格監管,防止開發企業偷面積違規建設變相牟利等現象。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接下來的土地出讓中,拍賣方式有了較大變化,采用“限地價、競配建”方式拍賣出讓,即不設拍賣底價,當拍賣競價達到競價上限價格時,不再接受更高報價,轉為競報無償移交政府的居住建筑面積。
從提高競地門檻到改變土地出讓方式,接連出臺的新舉措體現了我市對嚴控房價的決心以及對民生問題的關切。國土房產部門相關人員表示,良好房地產秩序離不開各方面的共同維護,一方面市民購房須量力而行,切忌盲目跟風;另一方面開發企業須規范自身經營行為,嚴格控制拿地風險。接下來,我市還將持續密切關注房地產市場變化,做好調控政策儲備和實施,進一步規范市場秩序,凈化市場環境,抑制非理性投機需求,保障剛需群體住房需求,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行動
●提高競地門檻
例如,在土地出讓金方面,要求地塊成交5個工作日內即應付清全部土地出讓金和履約保證金;在住宅戶型面積限制性方面,要求出讓項目建筑面積90平方米以下戶型的住宅面積應占地塊總住宅面積的70%以上。
●改變土地出讓方式
采用“限地價、競配建”方式拍賣出讓。
本組文/本報記者 袁舒琪
責任編輯:肖舒
- 廈門杏林東路慘烈車禍事故原因:女司機操作不當釀慘劇2017-04-10
- 廈門男子多次將共享單車整容成私家車 2017-04-10
- 工廠樓下發現尸體 保安:事發時沒有聽到聲響2017-04-10
- 揭秘廈門“蜘蛛人”:在垂直立面上工作幾個月2017-04-10
- 投放泛濫 廈門究竟需要多少共享單車?2017-04-10
- 快遞“隱私面單”叫好不叫座 廈目前僅兩家企業2017-04-09
- 廈門產機器人有“臺灣腦” 腦文創植入人工智能2017-04-09
- 廈門一秒入夏 天氣燥熱羊駝換“輕裝”2017-04-09
- 廈門一學生被刀刺頭部身亡 兩嫌犯已歸案均為未成年2017-04-08
- 女子吃藥后海邊昏睡不醒 所幸被法醫救回一命2017-04-08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