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廈門日報訊(記者應潔林桂楨)國家住建部近日發布文件公布2016年中國人居環境獎獲獎名單,我市集美區村莊生活污水處理項目榜上有名。
中國人居環境獎是國家住建部于2000年設立的全國人居環境建設領域的最高榮譽獎項。此次全國共有45個項目獲得2016年中國人居環境獎“范例獎”,集美區村莊生活污水處理項目是廈門唯一獲此殊榮的項目。這一國家級榮譽的背后,凸顯的是近年來集美區委區政府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尤其是推動生態領域的城鄉均衡發展所做出的努力。
農村污水直排一直是導致村莊和流域污染的“老大難”問題。集美共有60個行政村、222個自然村,據測算,每天光是村莊生活污水排放量就有7萬噸。“以前多數村莊的生活污水未經處理就直排進村內池塘、周邊溪流,嚴重影響村莊生活環境和溪流生態環境。”集美區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前期試點的基礎上,集美從2014年起開始在全區208個村莊全面實施生活污水收集處理(另外14個規劃拆遷村莊未納入),斥資5.3億元打造了一個集中納管治理與分散治理相結合的農村污水處理系統,基本實現農村污水的“全處理”和“零排放”,全部建成后,所有農村生活污水排放標準都達到不亞于城市污水排放的“一級A”標準。
目前,全區采用集中納管治理的139個村莊和采用分散式治理的69個村莊已完成設施建設,全區新增村莊污水收集管網約1100公里,延伸市政管網14公里,每日新增收集、處理污水能力達8.3萬噸。
集美區通過實行工程建設“一體化采購”模式,在保障出水水質標準的前提下,設置合理的投資控制、用地指標,提出“設計+施工+三年運營管理”一體化采購模式,保證設計、施工、運營單位責任統一。集美區還以“建管并重”的思路兼顧系統的運營和維護、管理問題。比如,創新推行“互聯網+污水治理”運營模式,在每個分散式處理設施加裝網絡實時監測系統,確保設施正常運轉;率先全市出臺相關意見規范農村治污設施的后續管理,明確管養的內容、模式、經費以及相關部門的職責,有效保障出水達標和運營達標。
責任編輯:楊林宇
- 福建九項目入圍2017年中國人居環境獎2017-10-23
- “中國人居環境獎”永春大羽村:當特色文化遇上美麗鄉村2017-03-04
- 集美區大力挖掘和培育經濟新增長點 保持“穩增長”態勢2017-03-03
- 買不到砂石男子決定去偷 把自己“送進”拘留所2017-01-16
- 集美區政府購買服務 讓公交司機開校車接送7所學校近千名學生2017-01-13
- 集美區去年完成征地16470.02畝 完成量全市排名第一2017-01-13
- 集美區海域無人漁船漂蕩 民警出海拉回2017-01-11
- 廈門市一項目入圍中國人居環境獎 涉及污水處理2017-01-04
- 11月1日起 集美區、海滄區各增1條大站快線進出島2016-10-27
- 廈門集美區45所公辦校昨天復課 17條主干道恢復通車2016-09-19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日本知名展覽teamLab展覽在廈開啟首個中國常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