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廈門1月17日電(徐林)17日,記者從廈門檢驗檢疫局獲悉,2016年全年,廈門檢驗檢疫局共受理報檢和檢驗監管進口石材21040批次、重量672.05萬噸、貨值11.81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21%、5.11%、1.46%。盡管國際經濟持續復蘇乏力,但仍保持穩定增長,是全國最大進口石材集散中心。
據了解,廈門口岸進口石材主要呈現以下特點:一是主要以進口大理石和花崗巖荒料及其半成品為主;二是來源地廣,主要來自土耳其、印度、巴西、意大利、埃及、西班牙、葡萄牙、芬蘭、希臘、挪威等70余個國家和地區;三是進口大理石總量最大,共13625批、重量404.08萬噸、貨值7.03億美元,同比增長4.01%、8.42%、5.87%,進口量占總量的60.13%;而進口花崗巖石材次之,占總量的39.87%;四是運輸方式多樣化,主要通過散雜船或海運集裝箱裝運方式進口,其中歐洲、美洲、非洲等地區的國家多以海運集裝箱裝運方式,東南亞國家主要以散雜船運輸。
據業內人士分析,廈門口岸進口石材保持穩定增長原因主要是有港口資源優勢,目前廈門港具備國際集裝箱及散雜貨碼頭港區作業能力,港深岸線長,國際遠洋干線和近洋線齊全,航線密集等;同時具備石材加工產業集群優勢,廈門目前有專業石材進出口企業超過1200多家,周邊聚集6000多家傳統工藝石材加工廠,石材深加工和高附加值產品在出口中的比重不斷提升,石材出口貿易額持續增長,助推進口石材穩定增長;此外,廈門(國際)石材展平臺優勢突出,每年一屆的國際石材展,吸引國內外石材生產加工企業云集參展,打開對外服務窗口,提升國際影響力。
為了促進大宗商品進口,廈門檢驗檢疫局一方面通過不斷完善檢驗檢疫電子閘口、檢疫處理監管等系統,提升信息化服務水平,實現對石材的預約、查驗、放行、檢疫處理信息的電子化,提升口岸通檢速度。另一方面優化流程,采取“集中檢驗檢疫、分批報檢、分批核銷”模式,縮短檢驗檢疫周期,改進檢驗監管方式,在數據分析和風險評估的基礎上,對不同風險等級的進口石材實施差異化抽檢,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港口綜合竟爭力。
責任編輯:海凡
- 日本知名展覽teamLab展覽在廈開啟首個中國常設館2017-11-11
- 廈門排全國安全城市第五名 北京位居第一2017-11-11
- 今年前10月 廈門進口的鮮活蝦、蟹貨值達1.45億人民幣2017-11-10
- 廈門擬新建會展場館 新場館有兩個會展中心大2017-11-08
- 受潮汐影響 11月5日至11月9日廈門部分航班有調整2017-11-06
- 廈門白鷺保護增添安全防線 保護區內禁止捕撈2017-11-03
- 省領導深入莆田、廈門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2017-11-03
-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醫學院王明武教授受聘為廈門眼科中心學術顧問2017-11-01
- 第十屆廈門國際動漫節將加入電子競技版塊2017-10-31
- 臺胞談廈門:沒想到這么漂亮發達2017-10-30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日本知名展覽teamLab展覽在廈開啟首個中國常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