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玉婷 實習生 李曉燕 通訊員 洪恒亮
“電信騙子”安心過年,“網絡騙子”堅守崗位。昨日,市反詐騙中心發布春節假期詐騙警情盤點,七天假期中,電信詐騙零發案,網絡詐騙成案30起,騙走廈門居民17.1萬余元。被騙人群中,學生占比四成——也就是說,有12名學生苦苦盼來的壓歲錢成了騙子的新年紅包。
近一半人掉進網購陷阱
兩成人被“美色”沖昏頭
占據春節假期詐騙排行榜前三位的警情分別為網絡購物、按摩色誘和征婚交友。
其中,網絡購物類詐騙共接報14起,占總警情的近一半,達到46.7%,單起最大被騙金額為8275元,受害者大多掉進低價出售游戲裝備、手機等物品的陷阱。
而另一半受害者則被“美色”迷惑——按摩色誘類詐騙共接報6起,占總警情的20%,單起最大被騙金額2萬元。受害者往往是在網上搜索“同城服務”、“上門服務”等字眼,主動添加對方為好友。一看有人上鉤,騙子就順水推舟,以“定金”、“保險費”、“交通費”等理由要求受害者先支付再享受“服務”。
除此之外,征婚交友類詐騙也接報5起,占總警情的16.7%,單起最大被騙金額高達5.3萬元??磥恚?ldquo;重感情”,連面都沒見就急著給對方匯“電話費”、“路費”、“生活費”的做法著實危險。
學生成受騙“主力軍”
壓歲錢給騙子“發紅包”
1月26日晚9點,12歲的小煜被拉進一個游戲QQ群。見群中有人發布刷游戲點券信息,小煜便聯系對方二人互加微信。1月28日,對方以幫忙刷點券為由發來鏈接讓小煜掃描付款,之后的兩天,小煜共掃描了20多次,將剛收到的8275元壓歲錢拱手交出。
數據顯示,七天假期中,受騙的學生共有12名,其中9名都是因網絡購物被騙,上當理由多為網上購買游戲裝備、游戲點卡、手機等。據民警了解,學生的被騙資金絕大多數都來自剛到手的壓歲錢——眼巴巴盼了一年的“收入”,就這樣進了騙子口袋。
老人學生要格外留心
招工詐騙也逐漸冒出頭
民警提示,經過春節的“積累”,老人和學生手中都有不少紅包,春節過后,這兩個群體會成為騙子的主攻對象。所以,學生們要格外留意網絡購物、兼職刷信譽、網游裝備三類網絡詐騙,老人要小心冒充公檢法、各類補貼、綁架恐嚇和冒充交友中介四類電信詐騙。
節后務工人員返城、找工作的需求量加大,這類人群找工作時務必通過正規渠道、中介公司,不要輕信網上所謂的“高薪誠聘”等信息。
責任編輯:楊林宇
- 老人參加保健講座花七千多元買名醫中藥 一查竟然是糖果2017-11-10
- 青島:已婚男同時交6個女友騙財 有女子交往4年從未懷疑2017-11-09
- 坦桑尼亞一小學發生爆炸 至少5名學生死亡45人受傷2017-11-09
- 5人團伙專騎共享單車碰瓷 分工明確合伙詐騙2017-11-08
- 長沙一女子遇“網購理賠”騙局 掃個二維碼丟了萬余元2017-11-03
- 發三條朋友圈能賺50元 推薦朋友加入有獎勵 有這好事?2017-11-03
- 福州將打造更加便捷網絡市場服務機制2017-11-01
- 男子一見鐘情轉賬200多次被騙 所愛女神還是大叔2017-10-31
- 廈門一企業試水“共享屏幕” 出租“屏幕時間”2017-10-27
- 福州將打造更加便捷網絡市場服務機制2017-10-26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日本知名展覽teamLab展覽在廈開啟首個中國常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