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獅正在磨制刀具,引得路人圍觀。
廈門網-海西晨報訊(記者 董春輝)“叮叮當當,叮叮當當……”鐵匠鋪里,打鐵聲穿越半個世紀,回蕩在古老又現代的同安城中。56年時間,當年活蹦亂跳的小孩子,已成為白發蒼蒼的老人。幾十年間,王偉獅專心做一件事———打制手工刀具。如今,他的名聲越過同安,跨過海峽,不少臺灣同胞慕名求購。近日,記者走進王偉獅的鐵匠鋪,了解他背后的故事。
砍鋼筋刀刃無損
王偉獅的鐵匠鋪在同安最古老的松柏林街,店面不過20余平方米,里面擺滿各類家用刀具,種類齊全。
與超市里的刀具相比,王偉獅手工打制的刀具個個都很“土”,表面凹凸不平,非常粗糙。“刀很丑,但非常好用。”王偉獅一邊說,一邊拿起菜刀,往手臂上輕輕一劃,汗毛立刻掉了下來。
王偉獅又拿起一把砍骨刀,對著手指粗的鋼筋連砍數刀,鋼筋上數個鐵塊掉落,而刀刃卻完好無損。王偉獅的朋友老趙說,王偉獅做的刀鋒利無比又很耐用。
父親曾為解放軍趕制鐵剪
王偉獅生于1948年,年近七旬,一身本領來源于父親傳授。他的父親年輕時學會打鐵,在松柏林街開了個鐵匠鋪,成為遠近聞名的老鐵匠。王偉獅在打鐵聲中長大,對打鐵充滿好奇。13歲輟學后,他跟著父親學習打鐵和制作各類刀具、農具,一干就是一輩子。
據王偉獅介紹,他的手藝純熟首先得益于他的父親。“父親非常聰明,任何鐵具,他看一眼就能做出來,技術精湛。解放廈門時,解放軍缺乏鋒利的鐵剪,慕名找到父親,父親連夜趕制,將鐵剪贈送給解放軍,他們用鐵剪來剪斷鐵絲網。”王偉獅回憶說,解放后,軍隊信任父親的手藝,將整個騎兵連的馬掌交給父親打造,父親一時名聲大噪。
父親精益求精的精神觸動了王偉獅,面對學藝時的各種困難,他咬緊牙關堅持下來。“打鐵手藝不好學,尤其在炎熱的夏天,爐火近千度,人離它近,打鐵時火星四濺,衣服、褲子燒出破洞,皮膚燒得生疼,只能先忍著,打完再往傷口上涂點油,第二天繼續。”王偉獅說,為了新衣服不被燒壞,他經常穿著破衣爛布打鐵,平均兩個月要換一次。
屠戶慕名跨海買刀
王偉獅告訴記者,學打鐵不僅要吃苦,還要肯鉆研。“一般的鐵匠,制作、販賣刀具、農具足矣,但要成為能工巧匠,必須不斷學習、研究,往專業方向發展。”
王偉獅不斷探索,學習制作新的鐵具。有一次,顧客向他求購小型刀具,用于制作標本。這種刀具外形小巧,刀口鋒利,耐用耐磨,若手工打制,難度很高,但王偉獅還是接下了這個活兒。
“加炭,起火,下鐵,打鐵,到了最后環節,燒紅的鐵因為太細,總容易斷,幾天工夫全部白費。”王偉獅說,他仔細研究、揣摩,發現打鐵時必須輕重適宜,于是從頭來過,終于圓滿完工。
鄰居老趙介紹,王偉獅的手藝在同安很有名氣。“整條街超過90%的家庭都買他的刀,上海、杭州的顧客,還有臺灣的屠戶都會慕名來買刀。”老趙說。
而今,他35歲的兒子已經接替他的生意,后繼有人,王偉獅十分欣慰。
責任編輯:林晗枝
- 同安加快補齊短板 民生保障與經濟發展兩翼齊飛2017-10-18
- 便利店大數據揭秘:廈門同安人果然最能喝啤酒2017-08-06
- 同安西柯片區擬新增一所中學 東海二中擬設置初中36個班2017-08-05
- 廈門同安串聯成片構建大濕地公園 預計年底完工2017-07-26
- 廈門同安新石潯水閘明年投用 防洪標準提升至50年一遇2017-07-24
- 同安男子橋下私建游樂場 建筑面積約2000平方米2017-06-17
- 廈門同安本月出讓4幅住宅用地 均須一次性對外銷售2017-06-01
- 廈門同安天然氣進城區 萬戶居民將用上天然氣 2017-06-01
- 廈門同安傳承古禮祭祀屈原2017-05-30
- 2017年夏季創業項目推介會昨日在廈門同安舉行2017-05-26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日本知名展覽teamLab展覽在廈開啟首個中國常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