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不少市民在市行政服務中心辦理不動產登記業務。記者陳理杰攝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曾昊然)近日,市國土房產局聯合市發改委、市公安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司法局及廈門銀監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調控措施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下稱《通知》),借以打擊投機炒房行為,遏制房價過快上漲。昨日是新政實施后的首個工作日,記者走訪市行政服務中心、市公證處等地,了解市場的反應情況。
不動產登記窗口排長隊
上午10點左右,記者來到市不動產登記中心位于市行政服務中心的辦事大廳,發現在辦理不動產登記的窗口前排起了長隊。記者從預約掛號的電子顯示屏上看到,排隊人數接近190人。
記者隨機采訪了約20位市民,其中約3/4表示自己是剛需買房。市民黃先生表示,他之前一直是租房住,新政對他影響不大。
現場也有少數不以剛需為買房目的的市民,胡女士便是其中之一。她告訴記者,由于新政之前買賣雙方就已達成協議,所以還是要按協議完成交易。
房地產業內人士也表示,新政已經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投機炒房的人數明顯減少,而剛需買房的人數基本持平,不受影響。
公證處委托交易人數減少
3月以來,廈門樓市出現全權委托公證交易的熱潮,部分人利用委托公證進行投機炒房。那么新政實施后,這種現象是否依然存在?
昨日,在市公證處,記者發現進行公證委托交易的人零零星星,也基本沒有排隊現象。之所以出現人數減少的現象,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新政規范了公證委托交易行為。“只有直系親屬和近親屬不受限,炒房客達不到避稅、避限購的效果,自然來做委托的人就少了很多。”工作人員說。
“陰陽合同”沒市場了
晨報訊(記者白若雪)昨日是新政實施首個交易日,不少市民在傳,“廈門又出新政,房子過戶需要多繳稅。”就此,昨日記者走訪多部門了解到,這是3月25日的新政中未被市民注意的第四條事項引發的“誤讀”。
第四條事項指明:“各商業銀行嚴格貸款審查審批。通過不動產交易信息共享,商業銀行嚴格按照二手住房交易價格為基數發放貸款,防止虛增房價套取銀行貸款。”業內人士指出,該條款堵住了一部分人利用“陰陽合同”達到少繳交稅費的漏洞。
“以前商業銀行沒有共享交易信息,而是按照貸款評估價來發放貸款,所以有些人會利用‘漏洞’簽‘陰陽合同’。即給銀行合同中貸款評估價盡可能做高,以爭取貸更多的錢;在不動產登記中心備案的合同價即網簽價盡量寫低,爭取地稅局那少繳稅。”據不具名的業內人士介紹,現在商業銀行可以通過不動產交易信息共享來發放貸款,也就意味著銀行可以直接查詢到網簽價格,避免“一房兩價”。
“事實上‘陰陽合同’本身就是不符合規范的。一些還想鉆空子的交易者此前沒注意25日的新政中有提及交易信息共享,直至今天新政實施首個交易日才發現。”該人士表示,這也是為什么大家有上述誤讀,該條款應該會對“二手房”市場影響比較大。
責任編輯:林航
- 今年國慶長假出境游扎堆 泰國美國簽證時間延長2017-08-21
- 北京出房產新政策是什么 北京部分銀行暫停放款原因是什么2017-03-17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日本知名展覽teamLab展覽在廈開啟首個中國常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