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點解讀
廈門網訊 (海西晨報記者雷妤)從今年廈門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看,經濟主要指標回升向好、新興動能逐步增強、項目建設全面提速、質量效益持續提升等特征,展現許多數據亮點,給人驚喜。在此,晨報記者一一為您解讀。
1
對外貿易
對金磚四國出口增長9.2%
一季度,全市實現外貿進出口額1342.6億元,增長18.1%。進口639.9億元,增長53.5%,比去年同期提高53.6個百分點,分別高于全國、全省22.4、3.1個百分點,全市外貿進出口比去年同期大幅回升。
值得一提的是,一季度廈門對金磚四國出口增長9.2%;自金磚四國進口增長114.6%。
全市外貿回升主要有兩大因素,一是進口持續大幅增長,全市外貿企業充分利用國內經濟發展穩中向好的契機,積極擴大進口;二是出口形勢逐月好轉,對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出口增長較快。
雖然國際經濟環境有所改善,但不確定性因素仍然較多,今年外貿下行壓力仍然較大,特別是出口受外需低迷、異地貨源流失等因素影響明顯,今年全市將繼續落實促進出口的各項政策,建立穩定進口增長的機制,力促全年外貿實現平穩增長。
2
第三產業
服務業對GDP貢獻近六成
一季度,全市服務業增加值512.93億元,增長8.7%,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0.6個百分點。服務業成為經濟增長主引擎,一季度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56.5%,對GDP的貢獻率近六成,比第二產業高17.4個百分點,拉動GDP增長4.7個百分點,比第二產業高1.4個百分點。新業態、新模式進一步發展壯大,新興動能逐步增強。
在服務業中,營利性服務業、金融保險業、批發零售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8%、10.5%、8.6%,分別拉動GDP增長1.8、1.3、1.1個百分點,對全市經濟增長起到重要支撐作用。
前兩個月,規模以上重點服務業快速增長,實現營業收入230.7億元,增長34.1%,對全省規模以上重點服務業貢獻率為56.0%,總量、增速、貢獻率均是全省第一;在重點服務業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營業收入129.0億元,占規上服務業的55.9%,增長42.5%;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43.9億元,占規上服務業的19.0%,增長14.7 %。
3
民生保障
島外擬建6.5萬套保障性住房
一季度,全市實現財政總收入326.7億元,增長13.1%;全市財政總支出148.3億元,增長12.3%。
民生事業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保持在七成以上,其中教育支出29億元,增長11.2%;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2.2億元,增長33.4%;醫療衛生支出12.9億元,增長25.4%;科技文化支出5.9億元,增長18%。
無論在就業還是醫療保障方面,居民都有一些獲得感。此外,記者還了解到,廈門還將建設一批保障性住房,除了目前已在建設的之外,未來還將在島外四個區靠近地鐵站點區域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用地188.9公頃,建筑面積515萬平方米,約6.5萬套。
責任編輯:楊林宇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日本知名展覽teamLab展覽在廈開啟首個中國常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