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18天的浸泡,抹香鯨骨骼從長3米、寬1.5米、高1.2米的不銹鋼池中撈出,首次成型展示。
抹香鯨的鰭骨有類似人類手指的骨骼結構。
昨日下午,經過18天的浸泡,抹香鯨骨骼從長3米、寬1.5米、高1.2米的不銹鋼池中撈出,首次成型展示。此外,廈大團隊還公布了他們的新發現,他們在這頭抹香鯨“孕媽”的上頜中,發現了14顆牙齒——這是團隊自2000年“白城巨鯨”解剖后的首次發現。目前,他們正在向惠州市海洋與漁業局申請,對上齒、下齒做切片對比,進一步確定其科研價值。
完成骨架拼裝抹香鯨也有“手腳”
時隔一個月,昨日下午2時許,記者再次來到廈大生命科學學院科研教學實踐基地,濃烈異味已無。數十平方的工作室鋪上了一層黑色塑料網。黃榮福、董仁春老師正按抹香鯨骨骼結構,擺放著經過浸泡晾干的骨頭。原先黑紅色、油膩膩的骨頭,經過18天的清水浸泡,好似“洗白”了。“骨頭上90%的肉去掉了,加上油脂去了部分,異味就少了。”黃榮福說。
經過1個多小時,零散的250多塊骨頭“拼裝”成一副完整的抹香鯨骨骼。這是上頜骨、下頜骨、脊椎骨、肋骨、指骨、胸骨、舌骨、V形骨、腰痕骨……董仁春熟練地為記者介紹。有趣的是,抹香鯨的鰭指和人的手一樣,有著明顯的五指結構。“右鰭有25節骨頭,左鰭只有24節骨頭,類似人小指位置上,兩節骨頭連在一起。”廈大生物博物館館長、廈門市水陸生物研究所所長童慎漢說,很可能,它曾經受過傷。
除了“雙手”,抹香鯨還有一雙嚴重退化的“腳”,叫腰痕骨。和其他骨頭相比,這兩根腰痕骨特別細小且彎曲。“這兩根骨頭嚴重退化,和其他骨頭不相連。”童慎漢說。
制作6起標本首次發現上頜齒
除了骨骼,記者在現場還看見51顆狀如香蕉的鯨齒。其中,兩排腰果般的小鯨齒特別引人注目。“這是上頜齒。”童慎漢說,6起抹香鯨解剖標本制作中,這是他們第一次發現抹香鯨上頜有牙齒,且有14顆。
記者查詢《中國鯨類》等文獻了解到,抹香鯨的上頜齒退化,一般埋藏于齒齦內不外露,每側有10-16枚。“解剖時,我們就發現這頭抹香鯨上頜有牙齒,且有少許外露。”童慎漢說,待骨肉分離后,才確定了這一發現。
據了解,童老師的團隊前五次抹香鯨標本制作都為雄性抹香鯨,此次標本制作是目前為止唯一的雌性抹香鯨。那么,這次發現會有什么科研價值?童慎漢說,他們正在代表廈大,申請對牙齒切片研究,“我們會從上齒下齒中,各取1顆進行切片對比研究。”這次也將會是國內少見的案例。
據介紹,目前,鯨皮尚在冷庫保藏。待抹香鯨母子標本造型確定后,鯨皮的標本制作也將啟動,預計也需要3-4個月。
【揭秘】
去味需三天一換水約半月晾干一次
昨天的成型骨骼,并非最后的骨骼標本。童慎漢說,相較以往,這頭抹香鯨油脂較多,去味去脂還需要三四個月。這可能和它處在孕期、解剖時“鮮活”有關。“剛開始,浸泡幾天,水上就漂著一層油。”黃榮福說。
“浸泡去味去脂,最重要的是清水與油脂的順暢交換。”童慎漢介紹,為了保證清水充分和油脂置換,他們特別定制了這個5.4立方米、千斤重的不銹鋼池子。每3天清水更換一次,每次水量需要3噸以上。此外,約半月就要將它們撈出晾干,再放入清水浸泡。
除了清水外,必要時,他們也會撒化學劑堿——堿水更易去味去脂。除了清水和堿,據了解,童老師團隊將根據去脂情況,嘗試一種新技術,先保密。
經過測量,這頭抹香鯨的頭骨長278cm,脊椎骨長720cm,總長近10米。記者注意到,抹香鯨骨骼上還有不少人工痕跡。比如,上頜骨釘著16個鉚釘,每一塊脊椎骨中間都有個6.5cm的鉆孔。“鉆孔,既可讓清水浸泡更充分,也方便后期標本制作時,用鋼絲串起。”童慎漢說,47塊脊椎骨用金剛鉆鉆孔就花了兩天。鉚釘則為了將數塊上頜骨頭固定。去味、漂白、烘干后,上頜骨的骨頭就會黏在一起,鉚釘就不需要了。
責任編輯:鄭梅欽
- 加勒比海抹香鯨群打盹小憩 豎立睡姿令人稱奇2017-07-18
- 廈大解剖團隊發現抹香鯨也有“手腳”類似人類2017-04-29
- 揭秘國內首例抹香鯨標本制作過程 廈大專家操刀2017-03-23
- 解剖發現擱淺死亡抹香鯨已懷孕 鯨魚寶寶夭折2017-03-17
- 擱淺死亡抹香鯨在惠州港被打撈上岸2017-03-16
- 解救被困抹香鯨最新進展:專家組最后確定選擇自然死2017-03-15
- 抹香鯨被漁網纏繞 眾人聯手救援 鯨魚脫困后久久不愿離去2017-03-14
- 鯨魚迷路被困漁網 抹香鯨聲吶系統或出現問題 抹香鯨是什么2017-03-13
- 海南一初二男生離奇死亡:手腳被綁 懸吊房梁2016-09-10
- 彩超正常卻生下畸形男嬰 院方:醫院不存在過錯2016-09-06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日本知名展覽teamLab展覽在廈開啟首個中國常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