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楚燕 通訊員 羅超
5月30日是世界遺尿日。最新調查顯示,廈門兒童青少年遺尿發病率為5%-10%,遺尿嚴重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醫學專家指出,5歲以上的孩子頻繁尿床是一種疾病,并呼吁全社會行動起來,關愛遺尿患兒,讓飽受遺尿困擾的兒童及早獲得規范治療。
5歲以上頻繁尿床也是病
第一醫院兒科白海濤主任介紹,兒童遺尿,俗稱“尿床”,一般指5周歲及以上兒童夜間不能從睡眠中醒來而發生無意識的排尿,每周超過2次,持續3個月以上。“今年我們參加了一項全國性的遺尿流行病學調查,主要針對5歲-18歲的兒童和青少年群體,調查結果顯示,廈門兒童青少年遺尿發病率為5%-10%,其中,幼兒園5歲左右的孩子遺尿發病率為16%,小學7歲左右的孩子為10%,初中十二三歲的孩子為5%,高中生約1%。”
白海濤表示,遺尿疾病經常被低估和忽視,很多父母誤認為“尿床不是病”,覺得孩子長大就好了。殊不知,兒童夜遺尿危害巨大,可嚴重影響患兒自尊心與自信心,還會導致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是影響兒童身心健康發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怕被嘲笑不敢和同學露營
“遺尿對孩子的心理影響非常大,患兒容易自卑、焦慮,不愛和人交往。”白海濤告訴記者,該科接診了一位9歲的男孩,已上小學三年級,還因為遺尿長期兜著尿布。他白天排尿一切正常,可夜里躺在床上翻來覆去,想著自己會尿床,焦慮得睡不著。家人每天做干飯,不敢讓他吃稀飯,一到晚上就不敢讓他喝水。即便如此,他還是會頻繁起夜或尿床,家人的睡眠也受到嚴重影響。因為這個病,他一直不敢和同學們出去旅游、露營,生怕別人嘲笑自己。
遺尿或影響孩子身高
遺尿不僅影響心理健康,還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第一醫院兒科連群主任說,兒童青少年在深睡眠的時候,生長激素分泌有6-8個脈沖,如果孩子睡得安穩,生長激素分泌良好,生長發育就好;如果長期尿床,睡眠被打斷,就可能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使得孩子長不高。
“正常睡眠最好整晚沒有起夜。”連群提醒家長,預防尿床,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睡前不要攝入太多水分,如果要喝牛奶,盡量睡前1小時喝,不要臨睡前再喝。
及早規范治療效果好
多種原因可導致遺尿,如夜間抗利尿激素分泌障礙、覺醒障礙、膀胱功能障礙、神經系統發育延遲、遺傳等。“如果是原發性遺尿,及早規范治療效果很好。”白海濤介紹,遺尿治療主要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中醫藥調理等,還要結合生活管理、心理疏導。
她特別提醒家長,如果孩子遺尿,家長要避免指責、說教,更不要在孩子知情的情況下,當著他人的面談論孩子的這一隱疾,以免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肖舒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日本知名展覽teamLab展覽在廈開啟首個中國常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