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汪燕妮) 昨天上午,市市政園林局副局長黃志華做客市政府網,介紹我市“垃圾分類”的相關工作。他透露,6月底,思明區、湖里區將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黃志華介紹,2016年我市垃圾產生量為173.93萬噸,日均生活垃圾處理量為4765噸,同比增長17%,最高達到7500噸/天。“若將廈門市一年產生的垃圾堆填于環島路,可以堆起相當于世貿海峽廣場那兩棟300多米高的高樓。如果填埋于筼筜湖,3年多時間就可以把筼筜湖填平。”
如何讓垃圾減量,進行無害化處理,實現資源回收利用?黃志華認為必須要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
據了解,我市目前的垃圾分類方法是這樣的:將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物、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四類。可回收垃圾能再利用;廚余垃圾可以厭氧發酵,產生沼氣再發電;有害垃圾專門處理;其它垃圾可焚燒發電。
黃志華介紹,根據安排,至本月底,思明區、湖里區將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到年底,集美區、海滄區的城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40%以上,同安區、翔安區的城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30%以上,島外各區三分之一的鎮、村推行生活垃圾分類。
黃志華透露,目前已完成《廈門經濟特區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的立法起草工作,將按立法程序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預計年內可頒布實施。屆時對違反垃圾分類的單位、個人,將有明確的處罰條款。
【鏈接】
保障垃圾分類見成效
配套設施正加快建設
為確保終端處理設施與垃圾分類相銜接,在有害垃圾處理方面,我市將加快東部固廢中心危險廢物處理設施建設。
在餐廚(廚余)垃圾處理方面,我市將啟動后坑垃圾分類處理廠廚余垃圾處理系統二期(日處理200噸)和瑞科際示范廠餐廚垃圾第二條生產線(日處理150噸)的建設,爭取年內投入使用。
其它垃圾處理方面,年底前完成西部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二期(日焚燒能力1200噸)和東部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二期(日焚燒能力1200噸)建設。
大件垃圾處理方面,湖里區大件垃圾處理廠預計7月底投用,其他區大件垃圾處理廠正在建設之中。
責任編輯:陳錦娜
- 福州生活垃圾分四類處置 試點工作分兩階段推進2017-07-15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日本知名展覽teamLab展覽在廈開啟首個中國常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