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廈企將獲超億減稅紅包
晨報記者 白若雪
通訊員 夏稅軒
今年,國務院第169次常務會議確定實施6項減稅政策,具體來講是由“1+4+6”構成的系列減稅政策,其中“1+4”為首次執行的政策。這6項減稅措施關系到廣大企業的切身利益,“含金量”很高,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企業稅負,為企業發展增添了活力。
據廈門市國地稅數據顯示,此次減稅,廈企將獲得超億的減稅紅包。那么,這6項減稅政策到底是什么?減稅"紅包"你收到了嗎?昨日,廈門市國稅、地稅部門專家對相關減稅政策進行解讀,幫助廣大納稅人了解掌握并切實享受到國家的"減稅紅利"。
簡并增值稅稅率政策
預計上萬戶企業受益
從今年7月1日起,將增值稅稅率由四檔減至17%、11%和6%三檔,取消13%這一檔稅率;將農產品、天然氣等增值稅稅率從13%降至11%。同時,對農產品深加工企業購入農產品維持原扣除力度不變,避免因進項抵扣減少而增加稅負。
據了解,該政策預計廈門市將有1.25萬戶企業受益。取消13%增值稅稅率,既降低了部分行業的稅負,也給民眾帶來了實惠。原來收13%這檔稅率的商品,基本都是與民生密切相關的。對它們減稅,可以降低民眾生活成本,同時釋放相關行業的稅負壓力,對于提高增值稅稅收中性,也具有重要意義。
記者了解到,此次將農產品、天然氣等增值稅稅率從13%降至11%的同時,為避免因進項抵扣減少而增加稅負,有關部門做出了對農產品深加工企業購入農產品維持原扣除力度不變的決定。“簡并稅率有助于增值稅制的規范,而對農產品深加工企業維持扣除力度不變,將出現銷售環節征11%稅率,購進環節扣13%稅率的情況。”稅務部門的工作人員說。
千戶科技型中小企業
預計可多加計扣除6億
科技型中小企業迎來新一輪減稅利好。據悉,企業主導的技術研發已然成為科研創新的主要力量,科技型中小企業是其中最有活力的群體。相比于大型企業,激勵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活動就顯得尤為重要。日前,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科技部(以下簡稱“三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提高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將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根據國稅數據測算,廈門市符合上述標準的科技型中小企業超過1000戶,預計可實現多加計扣除達到6億元,將大大減輕中小型科技企業的稅收負擔。
據悉,文件對兩種情況進行了規定,其中,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在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間,再按照實際發生額的75%在稅前加計扣除(2015年規定的扣除比例是50%);而形成無形資產的,在上述期間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75%在稅前攤銷(2015年規定的扣除比例是150%)。
在《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辦法》(以下簡稱《評價辦法》)中,明確了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評價條件、評價程序和評價管理工作。其中,明確規定了企業的規模,要求職工總數不超過500人、年銷售收入不超過2億元、資產總額不超過2億元;同時,為促進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健康發展,對企業的產品和服務范圍進行了合理的界定;此外,還有多個評價指標。值得一提的是,企業在匯算清繳期內取得科技型中小企業登記編號的,其匯算清繳年度可享受《通知》規定的優惠政策。S7620073
222戶小微企業獲益,減稅總額達到1308萬元
小型微利企業企業所得稅優惠范圍再次擴大啦!公告明確,為進一步支持小型微利企業發展,將享受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由30萬元提高至50萬元,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于50萬元(含50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無論采取查賬征收方式還是核定征收方式,其年應納稅所得額低于50萬元(含50萬元)的,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的政策,預計該項政策將使我市222戶小微企業獲益,減稅總額達到1308萬元。
據悉,小型微利企業,是指從事國家非限制和禁止行業,并符合相關條件。其中,工業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5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1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3000萬元;其他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5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8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1000萬元。
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是即時享受的稅收優惠,無論企業上一年度是否符合小型微利企業條件或者是本年度新成立的企業,預繳所得稅時均可享受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定額征收企業由主管稅務機關按照程序調減定額。
商業健康保險抵扣個稅必須取得“稅優識別碼”
日前,財政部、稅務總局、保監會聯合制發了《關于將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試點政策推廣到全國范圍實施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從7月1日起,購買商業健康保險可以抵扣個稅,每月最高200元,每年最高抵扣2400元。此前,商業健康保險抵扣個稅,已經在一些地方先行試點,7月1日起,也將正式在廈門落地。
據介紹,符合稅收政策規定的商業健康險是保本微利、惠民生的特殊設計的保險產品,具有一定的社會半公益性質。目前,給予稅收優惠政策的商業健康險,主要涵蓋疾病保險、醫療保險兩部分。納稅人購買符合規定的商業健康保險并取得稅優識別碼,即可享受稅收優惠政策。據悉,“稅優識別碼”由商業健康保險信息平臺按照“一人一單一碼”的原則確定后下發保險公司,由保險公司打印在保單上,是納稅人據以稅前扣除的重要憑據。因此,納稅人在稅前扣除商業健康保險支出時,均需提供“稅優識別碼”。個人購買商業健康保險但未獲得稅優識別碼,以及購買其他保險產品的,不能享受稅前扣除政策。
6項稅收優惠政策 延長至2019年底
為了持續推動實體經濟降成本,物流企業大宗商品倉儲設施城鎮土地使用稅優惠政策、對有線電視收視費免征增值稅、重點群體創業就業扣減增值稅、退役士兵創業就業扣減增值稅等6項稅收優惠政策延長到2019年底。
該批稅收政策涉及面廣、減稅力度大,是促進市場主體降成本增后勁、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雙創”活動的重要舉措。僅其中物流業稅惠政策,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就累計共有68戶專業物流企業減免城鎮土地使用稅約3519萬元。其中,今年上半年有22戶專業物流企業的188.66萬平方米倉儲設施用地,享受減免2016年下半年城鎮土地使用稅225.26萬元。
責任編輯:楊林宇
-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福建)全國率先通過考核2017-11-10
- 臺媒:企業家峰會為兩岸關系開啟機會之窗2017-11-08
- 福建出臺21條政策 獎勵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區2017-11-08
- 促進民生補短板 我省出臺20項價格政策2017-11-01
- 賴清德重申“修法”兼顧勞資權益 “綠委”酸:太理想2017-10-31
- 神鋼丑聞讓日本制造“失神” 東窗事發還公然抵賴2017-10-29
- 臺灣前十大企業風險結果出爐 競爭加劇位居首位2017-10-27
- 少子化危機 “藍委”吁當局全面檢討0到5歲育兒津貼2017-10-25
- 力爭盡速解決“五缺”問題 賴清德最快月底親自說明2017-10-23
- 福建:企業訴求“直通必達” 政府承諾“馬上就辦”2017-10-14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日本知名展覽teamLab展覽在廈開啟首個中國常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