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胸襟:中國城與世界城
廈門是中國的,廈門也是世界的。
作為中國城市的典型代表之一,廈門有鮮明的中國氣派、中國特色。另一方面,剛剛申遺成功的鼓浪嶼,至今保留著萬國建筑、歐洲情調的“歷史國際社區”,成為廈門融合世界文明的見證。
走在廈門城里,“中國風”與“國際范兒”和諧共存。廈門人引以為傲的“嘉庚風格”——“穿西裝戴斗笠”的建筑,就是中外融合的產物。
放眼未來,廈門的獨特地理位置和時代使命,決定了這座城市不僅可以做中國城市的典范,也有做世界城市的自信。
——開放之路越走越寬。
開放是廈門的底色。
作為一座在中國東南沿海有戰略地位的城市、在中國對外開放進程中有標志意義的城市,廈門始終與時俱進,不斷書寫新的開放篇章。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推進,中歐班列、遠洋貨輪、洲際航線已將廈門的開放視野拓展到萬里之外,這座港口城市對外開放的支點作用前所未有地放大。
陸與海連接,“一帶”與“一路”攜手。昔日東南一隅的廈門,正躋身國家四大國際航運中心之一,海港集裝箱吞吐量躍居全球第16位。中歐(廈門)班列向更多歐洲城市延伸,一條國家物流新通道由此成型。
以廈門為舉辦地的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而今已拓展為雙向平臺,助力中國企業走出去。“未來,如何進一步提升這個國家規模最大的雙向投資平臺,帶動本地乃至全國的開放格局,廈門可以有更大作為。”廈門市會展局局長王瓊文說。
走向世界的廈門,日益被世界所關注。這些年來,一系列國際化的體育賽事、文化活動、重要會議接連在廈門舉辦。
9月的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將再次讓世界聚焦廈門。
——深度融入全球化潮流。
參與國際競爭是特區的使命。
立足自身優勢,廈門主動出擊,向國際高端產業進發。
航空維修業一向被國外壟斷,而廈門利用自貿區改革契機,大力發展這一高新產業。目前,已有中外13家航空維修企業聚集廈門,產值占到了全國的四分之一。近年來廈門還研發了全球第一支戊肝疫苗、第一支神經生產因子藥品,站在全球高端的生物醫藥產業悄然興起。
瞄準全球產業前沿,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在廈門加速布局。
“作為最早開放的沿海城市之一,廈門已具備了在更高起點上參與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今后要更多更主動地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裴金佳說。
——大力推動中外合作互鑒。
城市因合作而共贏,因互鑒而多彩。
作為面向世界、國際化程度較高的城市,廈門一方面廣泛吸取世界城市化進程中的成功經驗,另一方面,城市治理、城市建設的創新探索也正在被國外一些城市借鑒。
比如營商環境,參考世界銀行評價體系,廈門對相關部門機構“動手術”、革積弊。僅僅兩年,成效顯著。但廈門清醒認識到,雖然營商環境和過去相比有進步,但需要繼續努力,讓營商環境更寬松更有效率。
開放的中國吸納世界文明,進步的城市貢獻中國智慧。
“國際海洋周”“世界城市日論壇”……越來越多的國際合作活動選擇在廈門舉辦,廈門的諸多創新之舉、成功之道被全球嘉賓分享。
廈門較早進行海域環境整治,并取得不俗成就。廈門還獲得了東亞海岸帶可持續發展地方政府杰出成就獎。隨著中國—東盟海洋合作中心落戶,廈門將在全球海洋保護與開發合作領域發揮更大影響。
迄今,廈門已與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良好的經貿關系,與世界18個城市結為國際友城、13個城市結為友好交流城市。
如果說,中國城市化進程是一道需要看出門道的風景,那么廈門正提供了這樣一個“門道”。(記者:劉亢、郭奔勝、張旭東、熊爭艷、丁小溪、蘇杰、康淼)
責任編輯:陳錦娜
- 日本知名展覽teamLab展覽在廈開啟首個中國常設館2017-11-11
- 廈門排全國安全城市第五名 北京位居第一2017-11-11
- 今年前10月 廈門進口的鮮活蝦、蟹貨值達1.45億人民幣2017-11-10
- 廈門擬新建會展場館 新場館有兩個會展中心大2017-11-08
- 受潮汐影響 11月5日至11月9日廈門部分航班有調整2017-11-06
- 廈門白鷺保護增添安全防線 保護區內禁止捕撈2017-11-03
- 省領導深入莆田、廈門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2017-11-03
-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醫學院王明武教授受聘為廈門眼科中心學術顧問2017-11-01
- 第十屆廈門國際動漫節將加入電子競技版塊2017-10-31
- 臺胞談廈門:沒想到這么漂亮發達2017-10-30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日本知名展覽teamLab展覽在廈開啟首個中國常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