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同安加快補齊短板 民生保障與經濟發展兩翼齊飛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吳耀東通訊員鄭素描余雪燕韓超本版圖/通訊員何東方)同安區委去年提出“三轉促發展,三加強惠民生”的發展思路。正在謀求趕超發展的同安區,將民生保障與經濟發展一道,作為推動同安區經濟社會進步的車之兩輪、鳥之兩翼。
一段時間以來,同安區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盯薄弱、對接需求,突出重點、精準發力,加快補齊民生社會事業發展短板,著力構建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務體系,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城鄉更美好、社會更和諧、人民更幸福。
同安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城鄉更美好、社會更和諧、人民更幸福。
慢行系統建設成效顯著。
同安老城不斷刷新宜居指數。
見證者/黃希平
身份:大同街道溪邊社區居民
速讀
老城改造
慢行系統建設、海綿城市建設、立面改造、夜景工程、公園建設……近兩年,同安老城以肉眼可見的變化不斷刷新顏值和宜居指數。今年,銀蓮路等6條道路進行了人行道改造,水泥彩磚改為了透水磚,市民不用擔心會一腳踩進水坑;14條道路進行了“白改黑”改造,水泥路面變成瀝青路面,車跑起來噪音更小了,周邊居民更安心了。
為慢行系統建設叫好
在這散步,心情也變好
清晨6點,天剛蒙蒙亮。家住同安區大同街道鳳凰城小區的黃希平,習慣性地到陽臺坐著,泡上一壺茶,看看不遠處的溪水潺潺流動,看看樓下的慢行步道人來人往,這已是老黃每天起床后的必修課了。他說,每天早上起來,看看母親河的美景,看看溪邊沿岸的綠化,心情就非常美麗。
老黃2009年入住鳳凰城。近十年的時間,他親眼見證了同安舊城從交通不便、設施不全、環境弱化到交通便利、設施齊全、環境美化等一點一滴的變化。隨著老城區的變美變亮,老黃的生活也越美越樂,而最讓他感慨的就是慢行系統的建設。
老黃形容,慢行系統建設以前,小區外沿溪一帶都是占道經營的大排檔,油煙擾民,噪聲擾民,還生產出一大堆垃圾,滿地都是玻璃碴,又臟又臭,導致住在周邊的居民靠溪窗戶都不開,出門也繞道走。
自一期項目去年7月投用以來,到慢行系統走一走,成為許多同安市民茶余飯后的習慣。老黃說,慢行系統建成投用后,溪邊環境大為改觀了,環境綠化美化亮化,擾民現象得到了根治,空氣好了很多,晚上在這里休閑散步的人數不勝數,自己每天傍晚也都要來慢行系統報到。
“在慢行系統建設的過程中,溪邊環境一并進行了治理。現在岸綠了,空氣好了,環境美了。百姓的獲得感增強了。這是一項真真正正為民辦實事的項目。”老黃說,大家都說慢行系統建得好,不僅道路干凈了,而且人行道終于還給行人了,實實在在的還路于民。
見證者/林曉晴
身份:廈門天巖山蔬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
速讀
交通便利
一段時間以來,同安區主動對接我市“兩環八射”快速交通體系,全面提速“一環兩橫四縱”外向交通網絡建設,廈安高速蓮花互通、同集路改造提升工程等先后完工通車。同蓮路提升改造工程、同南路提升改造工程、廈安高速云埔互通、同翔大道等一批重要交通項目也快速推進。同安作為廈漳泉幾何中心的區位優勢愈加明顯,市民的出行也更便利。
為廈安高速蓮花互通叫好
送貨提速,生意更火了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林曉晴在蓮花鎮美埔村的基地時,她正在接待幾名從島內前來買菜的客人。自從去年廈安高速蓮花互通通車后,她的基地幾乎每天都有客人從島內而來。
“從我們基地到蓮花互通只要5分鐘,從蓮花互通上高速后到廈門大橋只要15分鐘左右,我們和廈門島的距離不到半小時!”林曉晴說,合作社的生態蔬菜在島內有不少忠實“粉絲”,一些忘記預訂的客戶,現在干脆就直接駕車來買菜。
實際上,基地所在的蓮花鎮,算得上廈門最偏遠的山區鎮,漫漫進島路曾經讓林曉晴傷透了腦筋――原來送貨進島要先從蓮花到同安城區,再走同集路到廈門大橋,這段路有時就要1個多小時,“那時候幾乎每天都要被客戶催菜,手機經常被打爆,有一次甚至下午2點才送到,客戶直接不要了”。
那段時間,林曉晴經常望著距離基地僅有幾百米遠的廈安高速嘆氣。她說,這種感覺只能用咫尺天涯來形容。
去年9月3日,廈安高速蓮花互通通車。
“原來不敢想,后來突然就實現了,很驚喜!”林曉晴說,廈安高速蓮花互通的通車,讓這個帶動了100多名本地農戶就業的合作社也走上了發展的“高速公路”――通車后,長期訂購菜的客戶大約增加了三分之一,而她也再沒遇到被催菜的事,“現在有些客人還會發信息說很及時、很方便”。
交通的便利,也為合作社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一年來,她開始為親子和學生提供周末一日游項目,讓孩子走進田間地頭。剛剛過去的這個國慶假期,她的基地也接待了上千名游客。
見證者/葉蕊智
身份:前垵灣休閑農莊負責人
速讀
重點流域綜合整治
從2013年以來,同安區在全市率先開展重點流域綜合整治,并在治理過程中,高視角、全方位謀劃治理方案,開展系統性的治理,率先施行河長制,全面推行生豬退養,大力推進農村污水分散式治理,持續開展生態水系建設,“水清、河暢、岸綠、生態”的同安溪流正在回歸。最近兩年,同安區的環境質量公眾滿意度均位列全市第一。
為流域治理叫好
綠水青山引來游客
三月桃花繽紛,六月小荷尖尖,九月柚香十里,掬一灣碧水,賞花果飄香。汀溪鎮古坑村的前垵灣休閑農莊,位于西源溪上游,群山環抱,溪水潺潺,宛如世外桃源般引人入勝。誰又能想到,這里曾經臟亂不堪,四季臟水橫流,蚊蟲肆虐。
“簡直是翻天覆地的變化。”農莊老板葉蕊智感慨。他曾是古坑村數一數二的養豬大戶,擁有豬欄3000多平方米,養了七八百頭豬。但他在生豬市場銷售價格最高時,將養豬賺來的200多萬元全部投入開發休閑農莊,成為退養“先行兵”,全力支持流域治理工作。
葉蕊智說:“養了十幾年的豬,就在這樣臭烘烘都是蒼蠅的地方生活了十幾年,我覺得是該有些轉變了。”
在農莊開辦的頭兩三年,其他農戶還沒有完全退養,周圍仍然有許多養豬場,西源溪上游經常會漂來一些死豬尸體,發出陣陣惡臭。葉蕊智不得不早晚雇專人巡查打撈,當時溪水臟臭,農莊根本不敢讓游客靠近溪邊。
而隨著近幾年全區流域治理工作的持續開展,西源溪逐漸恢復水清、岸綠、景美的景象。在2014年,前垵灣休閑農莊還租賃了農民岸邊的土地,擴大的經營規模,讓游客可以在溪邊賞景、垂釣、泡茶,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環境好了,游客們更愿意來了,客流量至少是之前的兩三倍,就國慶期間,來我們這游玩的就有四千多名游客,日收入最高可破萬元!”
生活環境越來越好了,幸福指數也不斷變高。葉蕊智說:“現在我的收入不比養豬低,反而更加穩定。周圍環境越來越美,我很享受這個過程,開農莊讓我認識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朋友,增長了見識,工作充滿了成就感。”
【數說這五年】
目前,同安區每年民生支出占公共財政支出的72%以上,民生保障和社會事業發展取得了較大成效。
教育
2016年一年,同安區就新增學位11150個,在2016年市對區的考核中,同安區教育學位完成情況位列全市第一。同安普通高中一級達標校比例位居島外各區之首。
衛生
截至9月底,同安家庭醫生簽約覆蓋率為43.61%,65歲以上老年人簽約覆蓋率為71.37%,兩項指標均位列全市第一;全區111個鄉衛生所均實施鎮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全部開通醫保服務職能。
養老
近年來,同安區新建或改造了31家農村幸福院,區級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也已投用。今年,同安啟動了28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在島外四區中率先實現城市社區居家養老信息化服務全覆蓋。
【記者手記】
“富美”之諾
近幾年,“富美同安”成為廈門北部這片658平方公里土地的代言詞。“富”、“美”二字也成為同安區委區政府向70萬同安人民許下的莊嚴承諾。
不過,對于流域密布、生態控制紅線區域廣闊、農村人口眾多的同安區來說,“富”與“美”并不是那么容易協調的。
以同安區從2013年以來一直持續推進的溪流治理為例,在溪流治理過程中,超過1萬戶的養豬戶進行了退養,清退生豬數量數百萬頭。同安區深諳,環境也是民生,發展經濟,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
但也應該看到,生豬退養對農民短期內帶來了收入下降的影響。為此,同安區委區政府積極做好就業服務保障,更把“農民轉產增收”工作列為中心工作,農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鄉村旅游、現代都市農業等新業態快速發展,農民收入快速增長,城鄉收入比不斷縮小。
顯然,在“富”與“美”之間,同安區形成了有機的統一。因為,無論是“富”還是“美”,都必須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追求”,其背后的根本,就是民生,其背后的精神指向,是為民負責、敢于擔當的時代情懷。
民生連著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民力推動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經濟發展的根本目標,也是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同安區清醒地認識到,民生事業的發展,也是富美同安趕超發展的題中之意,所以我們看到,近幾年來,同安區的教育、醫療衛生、養老、城鄉民生基礎設施、交通、住房等民生社會事業,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所以我們看到,在同安,百姓更富了、生態更美了,百姓的生活也更好了。
責任編輯:楊林宇
- 便利店大數據揭秘:廈門同安人果然最能喝啤酒2017-08-06
- 同安西柯片區擬新增一所中學 東海二中擬設置初中36個班2017-08-05
- 廈門同安串聯成片構建大濕地公園 預計年底完工2017-07-26
- 廈門同安新石潯水閘明年投用 防洪標準提升至50年一遇2017-07-24
- 同安男子橋下私建游樂場 建筑面積約2000平方米2017-06-17
- 廈門同安本月出讓4幅住宅用地 均須一次性對外銷售2017-06-01
- 廈門同安天然氣進城區 萬戶居民將用上天然氣 2017-06-01
- 廈門同安傳承古禮祭祀屈原2017-05-30
- 2017年夏季創業項目推介會昨日在廈門同安舉行2017-05-26
- 5月18日廈門將迎“新政”后首場土拍 同安前景佳2017-05-10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日本知名展覽teamLab展覽在廈開啟首個中國常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