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江歌案”兇手陳世峰畢業于華僑大學 校方回應:曾與同學糾紛
◆日本電視臺新聞截屏
廈門網訊 據海峽導報報道 去年11月3日,在日本東京留學的中國女大學生江歌,在公寓門口被殘忍殺害。被發現時她倒在血泊中,頭部遭利刃砍傷,脖頸多處受到刀傷,傷口達10厘米,送往醫院時由于失血過多不治身亡。
據媒體公開報道,殺害江歌的嫌疑人是中國留學生陳世峰。陳世峰曾與江歌閨蜜劉鑫發生感情糾葛,劉鑫執意分手,并借住于江歌家中。陳世峰尾隨前女友劉鑫至江歌公寓前,殺害了江歌。
按照日本法律,兇手陳世峰可能不會面臨死刑,這讓喪失了獨生女江歌的單身母親江秋蓮無法接受。時隔一年,今年11月4日起,江秋蓮開始在日本街頭征集網友簽名,呼吁判處陳世峰死刑。那么,陳世峰為何會向江歌舉起屠刀,他又是怎樣的人?
女網友提分手曾遭陳世峰毆打
據公開信息顯示,陳世峰,26歲,寧夏人,曾就讀于華僑大學華文學院,2015年到日本福岡語言學校,2016年就讀日本東京大東文化大學漢語研究科。事發時,他正值研究生一年級。
一位自稱被陳世峰毆打過的女性網友,在江歌案發生后曾在網上發帖《日本留學生嫌疑犯,是我認識的人》,講述她和陳世峰相處的經歷。文中,該網友稱她與陳世峰在大二時候交往了不到一個月,后因覺得對方偏激想分手,結果在校園中遭遇了陳世峰的暴力襲擊。
2012年3月9日晚上8點多,兩人發生口角,她動手扇了陳世峰一耳光,隨后陳世峰將她拽到學校樹蔭里,一腳踹在她肚子上,邊罵人邊狠狠地回扇了她。“那個力道有多重呢,反正我當時是直接聽不見了,腦子嗡嗡嗡響了一晚上。”該女網友自述,后來她高呼救命,趁著陳世峰閃神,才得以逃脫。
本科畢業后,陳世峰曾前往泰國某高校從事漢語教學交流工作。在陳世峰所在班級錄制的畢業視頻中,談及未來,他表示:“將來在泰國將是非常開心的一年,回來以后我會找工作。”
這段視頻一個章節的主題是暢想五年后的今天,外貌文質彬彬的陳世峰在視頻里說:“生活一定會更好!”然而3年后,他卻舉起刀殘忍地殺害了江歌。
華大對江歌家庭表示慰問
面對輿論爭議,昨天下午華僑大學做出了回應:
江歌案庭審臨近,有媒體和網友指殺害江歌的嫌疑人陳世峰系我校華文學院2013屆畢業生,經核查情況屬實。
陳世峰2009年入讀我校華文學院,學習成績中等,2013年畢業,隨后前往泰國擔任漢語志愿者。
在校期間,陳世峰曾與同學發生過糾紛,經老師批評教育,雙方達成和解,陳世峰當面向對方道歉。
陳世峰的行為令人震驚,江歌的遇害令人痛惜。我們對江歌遇害表示深切的哀悼,對江歌家庭的不幸表示親切的慰問。愿逝者安息,生者堅強,法律伸張正義!
據導報記者了解,華大提出陳世峰“糾紛事件”,就是對上文女網友說辭的回應。
律師說法
我國司法機關對陳世峰有追訴權
近年來,華人在國外遭遇刑事案件時有發生,引發一系列關于域外刑事案件管轄權的追問。國際條約及我國法律對此類案件管轄權有何規定?
導報記者采訪了福建知圓律師事務所律師吳水霞。吳律師介紹根據屬地管轄原則的相關規定,一國公民在他國發生刑事犯罪,應按照犯罪發生地國法律優先的原則進行處理,即犯罪發生地所在國具有優先管轄權。以江歌案為例,該案發生在日本,即使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同為中國人,也會根據屬地原則,依據日本的刑事法律對其行為進行審判。
華人在境外犯罪,中國法律還能否對其進行追責?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條規定:“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罪,依照本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雖然經過外國審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但是在外國已經受過刑罰處罰的,可以免除或者減輕處罰。”就江歌案件而言,陳世峰如果在日本受到刑事處罰后,我國司法機關仍可依法對其享有追訴權。
但追訴權行使的一個充分必要條件是:犯罪嫌疑人回到中國。只有犯罪嫌疑人本人在國內,才能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條的規定。依據最高法《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八條規定:由其入境地或者離境前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轄;被害人是中國公民的,也可由被害人離境前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轄。具體到該案,如果陳世峰回到中國,在追究其刑事責任時,則由其入境地或離境前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轄,也可以由被害人江歌離境前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心理專家
暴力傾向的人性格改進概率很低
交友需謹慎。生活中,如何預判朋友是否有暴力傾向?如何“安全”地拒絕這類人的追求?導報記者咨詢了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許春輝。
許春輝說,“長得兇悍”的人不一定有暴力傾向,事實上很多有暴力傾向的人反而長得很斯文。心理學上,判斷識別暴力傾向,首先要了解原生家庭,如果其監護人有暴力傾向的話,那他概率約是50%。
性格自卑,常被外界欺負,心態偏激的人,暴力傾向的概率約為70%;有犯罪史、傷害史、自殘史的人,暴力傾向的概率約在80%;酒后有暴力行為的,暴力傾向約在概率70%。所以說女性朋友一定要對家庭暴力零容忍,正是建立在心理學數據概率的基礎上,“一定要想辦法報警,讓他對自己的行為有深切之痛,才有改進的可能性概率,否則暴力行為將變本加厲,甚至上癮。”
對待有暴力傾向的人,心理專家建議不要抱幻想,“這類人性格改進的概率很低,趁早分手才能保護自己。”遇上有暴力傾向的人,不要當場激化矛盾,更不要試圖通過“據理力爭”說服對方,找準一切機會逃離,第一時間報警!“如果你下不了決心,一定要帶暴力傾向者去見心理醫生,改正后再接觸。否則你只能給自己多買幾份商業人身保險了。”許春輝表示。
導報記者朱黃沈威
責任編輯:黃仙妹
- 華僑大學迎新用“大數據” 天秤座高居新生榜首2017-09-18
- 華僑大學學子廈門福州行 走訪海峽兩岸臺創基地2017-08-16
- 廈門BRT華大站墻面3D彩繪上線 由華僑大學的學生親手創作2017-04-18
- 永昌官宣簽約五內援 前魯能隊長攜國安門將加盟2017-02-15
- 福建華僑大學兩專業通過IEET工程及科技教育認證2017-02-06
- 中國女留學生江歌疑遭陳世峰殺害 江歌個人資料生前照片2016-12-19
- 中國女留學生日本遇害 日警方以殺人罪正式起訴嫌疑人陳世峰2016-12-15
- 華僑大學兩同學泛舟湖上辦“婚禮” 鮮花點綴美翻啦2016-11-25
- 來一場“海絲文化趕集”!華僑大學境外生擺攤2016-11-21
- 華僑大學學生街及附近一帶違停逆行嚴重 影響出行2016-09-28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集美杏林灣 “中國杯”賽艇多人艇公開賽舉行2017-11-1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