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下午,2018華廈眼科醫院集團眼表及角膜學組發展院士高峰論壇在廈召開。
此次高峰論壇陣容豪華,匯聚了國內角膜病領域的大咖。大咖齊聚一堂,通過專題演講、自由討論等形式深入而全面的探討了國內外角膜病的最新研究成果、發展機遇,共商華廈眼科醫院集團眼表及角膜學組的發展。
角膜病學組實力雄厚 舉辦院士高峰論壇
華廈眼科醫院集團眼表及角膜學組實力強勁,除了引進國際先進的設備和技術,還擁有國內角膜病領域的大咖,中國角膜病領軍者、眼科界唯一的工程院院士謝立信教授來院指導并成立院士工作站;我國干眼專業的開拓者和領導者、亞洲干眼協會主席、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角膜病學組副組長劉祖國教授長期在院坐診并引領教學科研工作;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角膜病學組委員謝漢平教授擔任重慶華廈眼科醫院院長。
謝漢平教授主持高峰論壇
另外,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角膜病學組委員王騫教授是華廈眼科醫院副總院長;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角膜病學組委員、廈門大學眼科研究所李煒教授長期在院坐診、帶教;中華眼科學會及中國醫師學會免疫學組委員吳護平教授擔任廈門眼科中心業務副院長、華廈眼科眼表及角膜病學組組長等。高峰論壇由謝漢平教授主持,以上專家共同論道。
除了這些權威專家,廈門眼科中心眼表與角膜病專科是國家、福建省臨床重點專科及廈門市醫學領先學科,擁有國內首批眼庫,角膜移植手術量在國內遙遙領先,中國每十例角膜移植手術,就有一例是在廈門眼科中心完成的。
正因為實力雄厚,斯里蘭卡2014年向我國贈送的10枚“國禮”角膜被轉贈給廈門眼科中心眼庫;2015年,和斯里蘭卡共建的國際聯合眼庫還被列為廈門市“一帶一路”39個重點項目之一。
角膜病權威匯聚廈門 共論最新研究成果
謝立信院士介紹《眼表及角膜最新研究成果及動態》
高峰論壇上,謝院士的演講聚焦組織工程角膜、糖尿病性角膜病變、圓錐角膜治療、激光治療角膜病等四大臨床問題。既闡述了國內外的最新研究,也介紹了自己團隊在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及思考。
角膜疾病是第二大致盲眼病,也是眼球摘除的第一致病因素。我國約有400多萬角膜盲患者,大部分都是可以通過角膜移植手術復明的。但由于角膜缺乏,全國每年可以完成的角膜移植手術只有幾千例。而建設眼庫和開展組織工程角膜研究是解決角膜匱乏的重要手段。
據悉廈門眼科中心在福建省內率先成立首批“眼庫”,并與美國、斯里蘭卡等多家國際眼庫建立長期、穩固的合作關系,擁有豐富的角膜供體。另一方面,中心積極開展人工角膜移植、體外培養的角膜緣干細胞移植等。謝院士充分肯定了廈門眼科中心眼表與角膜病專科在這兩個方面取得的優異成績。
在術式方面,謝立信院士強調飛秒激光不能只局限于屈光手術,應該應用于角膜病的治療,這是未來的方向。眼科中心團隊的飛秒激光輔助下深板層角膜內皮移植手術是國內尖端技術,已成為廣大眼科同行學習的榜樣。
劉祖國教授介紹《干眼的發展機遇與方向》
劉祖國教授指出,干眼患者在眼科門診中的比例遠高于其他眼病,并且在逐年提升。輕度干眼患者看病的少,重度干眼又難以根治,中度患者成為干眼門診的主要患者群。干眼診治的強大的需求,促使近年來新的診斷與治療方法迅速發展。
劉祖國教授認為在干眼治療方面,廈門眼科中心一直在探索并在臨床上實驗更切實際、有效的治療方法。設立干眼門診、螨蟲性瞼緣炎門診,引進全球唯一通過FDA認證的熱度脈動系統(LipiFlow)以及OPT治療儀等設備,一直走在全國前例,并且為整個華廈眼科醫院集團眼表及角膜病學科發展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圓錐角膜、翼狀胬肉診治技術領先 謝立信院士連連點贊
圓錐角膜是以角膜中央變薄向前突出,呈圓錐形為特征,常造成高度不規則近視和不同程度的視力損害,在初期很容易被誤認為近視,多發于青少年。對于圓錐角膜的治療,初期可佩戴RGP角膜接觸鏡。到了中后期,唯有進行角膜移植手術。然而目前國內角膜資源匱乏,失明的患者不在少數。
為了避免圓錐角膜發展至中晚期,廈門眼科中心率先開展近年來在國際上最具革命性的,能有效阻止圓錐角膜惡化的治療方式——角膜膠原交聯術。受到國內外專家的高度評價,患者遍及全國。在診療的基礎上,吳護平教授和林志榮博士后主編了國內首部關于角膜交聯的專著,填補了多年來角膜交聯臨床運用史上的空白。
謝立信院士就此高度評價:“吳護平教授和他的團隊在我國開展角膜交聯治療圓錐角膜技術的時間早,病例數量位居前列,技術數一數二。”
另外,吳護平團隊還引進高射頻技術運用于翼狀胬肉切除聯合羊膜移植術,翼狀胬肉切除后零復發。“你們做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翼狀胬肉手術‘零復發’減輕患者再次手術的痛苦,是人文關懷的惠民之舉。”謝立信院士又一次點贊。
院士工作站引領 醫教研發展突飛猛進
吳護平介紹《謝立信院士工作站的發展現狀及眼表及角膜病學科的專業特色》
王騫教授展望集團角膜學組發展
2014年在廈門市衛生計生委、市科協、市醫學會的牽頭下,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獲批廈門醫學院士指導中心——謝立信院士指導平臺,2015年獲批設立廈門市院士專家工作站。建站以后,吳護平團隊充分發揮謝立信院士的引領作用,在醫教研及人才培養等方面成績突出。
謝立信院士會診、查房
在謝院士指導幫助下,廈門眼科中心2016年獲批福建省院士專家工作站,眼表及角膜專科獲批第二輪廈門市醫學領先學科、廈門市重點實驗室;科室已成為福建最大的角結膜疾病診治中心。
臨床工作方面,促進了角膜病診治的規范、安全、有效性,在院士指導下開展了一系列新技術和新方法;科研創新方面,科研立項35項,獲得縱向經費資助1039萬,單位配套經費投入近7000萬;發表文章25篇,SCI9篇,專利2項;主編專著1部,亞洲首部角膜交聯專著;科技獎勵3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區級一等獎1項)。
人才培養方面,培養廈門大學碩士生導師4名;培養博士后3名,碩士3名,聯合培養博士2名;吳護平教授被聘為中華醫學會眼科分會免疫學組委員、福建省醫學會眼科分會委員及角膜病學組副組長等;新增福建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新增省醫學會眼科分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人;角膜病學組委員1人;新增廈門市創新創業人才2人。整個團隊現擁有包括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廈門大學專任教授,副教授,博士后等各級專業研究人員十余人。
謝立信院士對廈門眼科中心眼表及角膜學科近年來的發展給予充分肯定。“團隊在技術創新方面成果尤其突出,在吳護平教授的帶領下,團隊朝氣蓬勃、創新意識和能力都非常強。我最重視的就是團隊建設,從華廈眼科醫院集團發展來看,老、中、青團隊結構合理,大家聚焦一個研究對象,腳踏實地,一步一步的發展,不用多久又會上一個新臺階。”
責任編輯:肖舒
- 1500名中外眼科專家的“520”朋友圈都在向誰表白?2018-05-21
- 華廈眼科簽署三方戰略合作協議,發力眼遺傳病基因治療藥物研發2018-01-08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同安一小車撞進土方車車底起火燃燒2019-04-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