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廈門醫療“大數字”打通就醫環節 開啟智慧服務模式
市民只要在線注冊獲得一張基于二維碼的“電子健康卡”,就可以在手機上實現全流程醫療服務
18日上午,在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在就診室里,一名患者拿著手機在醫生桌面的掃碼機刷一下,醫生就可以看到患者的全部信息,以便做出更針對性的診斷。如今在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就診,通過一部手機,患者在醫院所有的就醫環節都能得到了連貫性的服務。充值繳費、預約掛號、醫保移動支付、體檢開單預約、檢查檢驗報告查詢及在院期間的各類就診記錄查詢等都可以在手機平臺上實現,為患者看病提供了極大便利,有效地分流就診患者。
互聯網+醫療 享受線上線下全流程服務
18日上午,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前集中采訪團來到了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實地參觀了收費窗口電子健康卡使用演示,門診和住院在線充值繳費全流程操作,慢病分級管理、智能化產科服務平臺,掃碼取藥等。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多年來積極探索“互聯網+醫療”模式,2017年中山醫院全省首家推出全方位、全流程、多渠道的財務結算平臺,而后不斷完善信息化就診流程,打通了預約、診間、檢查、體檢、住院、停車的各類繳費場景,推出全套“指尖上的醫療服務”,建立了包含醫院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中山APP、支付寶服務窗的中山醫院線上全流程醫療服務矩陣。
工作人員在收費窗口演示電子健康卡使用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信息中心副主任姚毅虹告訴記者,在廈門中山醫院看病就病,市民可在微信公眾號、手機APP等平臺上在線注冊獲得一張基于二維碼的“電子健康卡”,從而將廈門市民卡、社保卡、居民健康卡等進行深度融合,享受線上線下全流程醫療服務。
“這項舉措一來大大降低發卡的成本,二來通過線上線下一體化的身份認證服務,實現全國、省域或市級區域范圍內居民信息統一識別,促進醫療衛生服務流程優化,并提升百姓的使用體驗和應用效率,提升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完整性。”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黨委書記牛建軍說。
中山醫院全省首家在微信和支付寶都實現了門診醫保自費一鍵式移動支付,并建立了預配藥信息系統。記者在醫院內體驗看到,醫生開處方后,系統自動推送待支付提醒消息到患者手機上,里面有就診人、就診科室、醫生、費用和時間等信息,患者支付成功后會立馬收到一條支付成功信息,詳細列出醫保和現金賬戶的各項支付明細以及取藥窗口、取藥二維碼等取藥信息。藥房工作人員即刻收到處方信息并立刻配藥,待患者到達門診藥房時無需過多等待即可刷二維碼取藥。
“過去到醫院到哪都需要排隊,許多信息還不能共享,數據化解決了不少的問題。” 姚毅虹說。目前,中山醫院門診收費窗口單隊等候人數已從高峰期的20人減少到5人左右,取藥大廳也顯得井然有序,從“人等藥”,變為“藥等人”。通過醫保移動支付,患者整個就醫時間可以節省2/3以上。
同時,中山醫院實現了住院押金移動充值。不論在家還是在病房,都可以用手機上的中山醫院微信公眾號、中山APP或支付寶服務窗隨時隨地為自己或家人進行住院押金充值,不用再特地前往自助機或窗口。幫家人充值時,只要添加家人,系統自動根據身份證號關聯住院號,即可往該住院號進行押金充值。另外,還提供住院各類檢查報告、住院記錄、費用清單等的查詢功能。
中山醫院還推出“線上平臺+線下服務”的創新體檢服務模式。團體和個人體檢用戶均可在醫院微信公眾號任意選擇具有針對性的固定套餐或自主選擇體檢項目,還可以通過填寫1+X問卷,選擇個性化定制體檢套餐,并在手機上完成支付和體檢預約。體檢者只需按預約時間到體檢中心簽到體檢,減少了傳統的體檢登記臺開單登記、收費窗口排隊繳費等耗時環節。體檢完成后手機即可查詢個人體檢報告,健康管理師團隊還可以根據客戶的體檢情況制定后續的健康管理計劃。
首創健康醫療云 探索人工智能臨床應用
近年來,廈門市在衛生信息化惠民服務方面先行先試,以信息化大數據應用為支撐,深入推動健康數據融合共享和智能應用,積極探索發展互聯網+健康醫療服務新模式,改善醫療健康管理服務。
廈門醫療數字化不少舉措在全國屬“首創”。 2013年,廈門在國內首創區域“健康醫療云”。一方面將原有的區域和公共衛生平臺遷移到醫療云上,實現了資源的統一管理,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明確新建的公立醫院不再單獨設立機房,直接在云上運行,為醫院節省了很多費用。
醫院內的體檢自助機,減少了市民排隊的流程
目前為止,累計共節約機房建設、軟硬件投入及人員運維成本等5900多萬元。通過統一信息資源管理,使機房建設質量、系統安全以及應急體系方面統一標準,統一服務,大大提高質量安全和應急處置的能力。目前,省發改委已經要求在全省推廣廈門“健康醫療云”模式。
廈門還搭建了智能婦兒平臺,提高醫療資源利用率。隨著 “二孩”政策后,產婦人數增加,為了保障本地產婦的分娩床位,廈門衛計委整合全市產科資源,信息及時共享,本地懷孕孕婦可在就近社區建卡,通過智能婦幼系統,預約分娩機構和分娩床位,保障本地產婦分娩床位。
廈門市衛計委副主任孫衛表示,目前廈門市正在積極探索和開展基于大數據的應用,通過建設物聯網智能穿戴設備平臺,探索基于人工智能的健康醫療大數據臨床應用,通過對接廈門市現有的智能健康設備健康小屋、隨訪包、血壓計和血糖儀等智能設備,形成對患者或者健康人群的血壓、血糖、心率、運動量等生理信號的持續監測,幫助醫生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的預防和治療解決方案,及時有效地進行預防干預和治療,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據介紹,2017年初廈門申報的“基于健康醫療大數據的健康云公共服務平臺一期工程”項目在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庫申報中成功備案,獲得了國家發改委國家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支持。項目確立的六大應用平臺,包括個人健康云、全域智能導診平臺、智能兒科平臺、智能慢病一體化管理平臺、基于健康醫療大數據的分級診療平臺和智能遠程會診平臺將使廈門人口健康信息平臺逐步走向智能化,而廣大人民群眾也將有更多的獲得感。(記者 盧金福)
責任編輯:黃仙妹
- 廈門多家醫院引入公園和園林景觀 讓患者就醫更舒心2018-11-05
- 補醫療短板 復旦中山廈門醫院獲人民日報點贊2018-06-25
- 廈門二級以上醫院將全面配備營養師 實施臨床營養干預2018-05-24
- 廈門兩醫院列入日間手術試點 患者一般在24小時內入出院2018-05-09
- 福州全力搶灘數字醫療2018-04-16
- 福州全力搶灘數字醫療 專家“云”端問診群眾享受實惠2018-04-15
- 廈門翔安醫院幕墻鋪設基本完成 將在今年8月開門迎客2018-03-06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同安一小車撞進土方車車底起火燃燒2019-04-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