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狂風暴雪中,她站上世界之巔登頂珠峰 福建女子第1人!
(受訪者供圖)
臺海網6月4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崔曉旭/文 吳曉平/圖)尼泊爾當地時間2018年5月14日晨,一支登山隊,慢慢接近珠峰頂。這支隊伍里,有位女漢子,來自福建,叫吳燕。早上7時許,登山隊成功登頂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這是今年尼泊爾登山季登頂珠峰最早的一批登山者,一行共8人,吳燕也成為福建女子成功登頂珠峰第一人。登頂第二天,正好是她生日。登頂珠峰,是她送給自己最好的生日禮物。
背上行囊
4天徒步42公里抵達珠峰大本營
在登頂珠峰半個月之后,在廈門,吳燕接受了導報記者的專訪。“叫我33(發音“三三”)就好了,圈里人都這么叫。”初次見面,33很直率。“為什么叫33?”“我家以前的門牌號,一個稱呼而已,很好記。”33是70后,很健談,她的臉上,看不出絲毫歲月的痕跡。
這次登頂珠峰,要從4月初說起。33背上行囊從廈門出發,她帶的行李,大都是登山設備,連體羽絨服、高幫登山靴、帽子、雪鏡、手套、氧氣瓶、安全帶、上升器、下降器、能量食品,還有冰爪、冰鎬。“穿上鞋一只腳就有四五斤重,全套裝備下來要30多斤。”33說。
先坐飛機,從廈門飛尼泊爾加德滿都;再轉機飛盧卡拉,這機場跑道只有200米長,據說是全世界最危險的機場;從盧卡拉到南池,坐直升機,只要10多分鐘,到這里海拔已有3400米。
從南池到珠峰大本營,只能靠雙腳了,徒步42公里,足足一個馬拉松的距離。天黑了,就住沿途的客棧。
這一路,頗為周折,33跟隨明瑪G領攀的中國2018想象珠峰登山隊隊員走了4天。
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33就在那兒安營扎寨,晚上睡帳篷。
珠峰海拔高,氧氣含量低,尤其是橫切風,很厲害。四五月是一年中最好的季節,但窗口期只有三四天,各國登山隊也集中在這段時間,從尼泊爾境內的珠峰南坡登頂。
抵達大本營的這一個月,要適應、拉練、休整。“和我們同時期在大本營的,就有62個中國人。”33說,空了就去隔壁串串門,路途艱難,徒步走1個多小時,上面是碎石,底下是冰川。
(受訪者供圖)
成功登頂
跨越萬丈懸崖登上珠穆朗瑪峰
5月8日和9日,33和隊友們分批離開珠峰大本營往峰頂走。
登頂之路,并非易事,天氣是最大的阻礙。
攀登途中,33經過了C1(海拔5943米)和C2(海拔6400米),受熱帶氣旋撤離喜馬拉雅的影響,先遭遇了暴風雪,之后又遇到高空風。“風力太大,修路隊無法如期架設好路繩,我們只能在C3(海拔7162米)和C4(海拔8000米)原地多休整一天。”33說,“直到5月13日下午3點半,通往峰頂的路繩才架設通。”
原計劃5月13日早上8點前登頂的計劃,被推遲到5月14日。
5月13日晚9點,在C4短暫休整后,33一行啟程。
從C4到珠峰頂,通常需要10-12小時。這一路,更為艱難,要途經雪坡、雪槽、雪巖冰巖混合等地,到了8400米處就是著名的“陽臺”了;經過“陽臺”,沿著珠峰的東南山脊繼續向頂峰進發,到了海拔8700米,再往前是著名的“希拉里臺階”。“希拉里臺階”被認為是南坡沖頂日最難的一段,腳下就是萬丈懸崖。這里非常狹窄,只能容一人通過。登頂和下撤的人在這里相遇,33說這叫“過命之交”。
5月14日上午7點,明瑪G的妹妹尼瑪瓊姆率先登頂,接著是劉懿,33第三個登頂,到早上8點左右,全體隊員成功登頂。
生死一線
下撤遇暴風雪 驚險滑墜上百米
珠峰頂,33拍照留念后,開始下撤。
“當地天氣預報本來說11點天氣異常,結果我們7點上去,8點就已經變天。”下撤沒多久,33他們就遇到了暴風雪,瞬間伸手不見五指,“雪花四處亂飛,粘在雪鏡上,結了冰,我又得了雪盲癥,什么都看不見,我坐在繩尾,等人來接。”
那是30度的坡,不算陡,但四下都是石頭、冰川,有尖銳的角。“我的向導夏爾巴上來扶我,結果夏爾巴滑倒,扯了我一下,我跟他一起滑墜了,可能有上百米,我想這下完了,必死無疑。”回憶起下撤經歷,33仍心有余悸,“我還算冷靜,馬上四肢張開,頭、小腿都抬起來,不讓冰爪著地,因為冰爪一旦卡住,就會造成整個人翻滾。”
滑墜了一段,33碰到障礙物停住了。人沒事,但手套脫落了,右手裸露在外面有二十幾分鐘。她的臉、手都凍傷了,腳也摔傷了。“別隊的向導看我受傷了,想帶我一起回到就近營地;另一路隊友為了讓我安全下撤,要放棄登頂,陪我下營地。我堅持不讓他們陪我,我希望他們也沖頂。”最后,33和夏爾巴等一同下撤。
33說,因為遭遇暴風雪,全隊人的手、臉都不同程度凍傷了。
下山后,33在尼泊爾休養,接受了一段時間的治療。趕來和導報記者見面前,她剛去過醫院,手指還包著紗布。“醫生說手指要截掉,我想截掉不好看,用電腦也不方便,就去北京看,說先保守治療,觀察一兩周。”拆掉紗布,33右手無名指的第一個指節,有點發黑。
夢想不止
癌癥擊不倒她 下一站喬戈里峰
33生活在廈門,她喜歡水上運動,游泳、潛水、風箏沖浪。最初開始接觸登山是2001年,她純粹是喜歡那種山野上的自由。十幾年來,她攀登過的大大小小雪山不下40座。
可誰也想不到,如此熱愛運動的她,2011年被查出患上淋巴腫瘤。之后的一年時間里,她與病魔抗爭,做了化療。
治療讓她暫時告別了登山,直到6年后的一天,她看了英國電影《絕命海拔》。“看到熟悉的路、熟悉的山(珠峰),眼淚一下子落下來。我想,是時候重新開始了。”一切從頭開始,恢復訓練,2017年9月,33成功攀登世界第九高峰瑪納斯魯雪山。
夢想不止、腳步不停,33的目標很簡單,每年登一到兩座雪山。
33的下一站是巴基斯坦,登頂K2——喬戈里峰(世界第二高峰),“自從登了瑪納斯魯后,我想去的就是K2。”K2海拔8611米,僅次于珠穆朗瑪峰,但攀登的難度卻遠超珠峰。“(登山)要付出這么多,值得嗎?”導報記者問。“值得!這不僅僅是挑戰,更讓我看到了在生死之間人性善良的一面。”33說。
33有一個信念,就是會一直攀登下去,一直攀到六七十歲,到自己攀不動的那天。
責任編輯:黃仙妹
- 加強癌癥早診早治 高血壓等疾病用藥納入醫保報銷2019-03-06
- 國產抗癌新藥 從“五年1個”到“一年5個”2019-02-26
- 我國將加強癌癥防治 加快抗癌新藥注冊審批2019-02-20
- 珠穆朗瑪峰無限期關閉2019-02-14
- 日本最新統計顯示2016年癌癥患者人數創新高2019-01-17
- 澳研究者發現可讓癌細胞“冬眠”的免疫細胞2019-01-04
- 澳研究人員發現治療黑色素瘤的新靶點2018-12-25
- 2018全球癌癥統計數據出爐 10大致癌因素9個你能避開2018-12-21
- 美批準一款靶向不同腫瘤的抗癌新藥 2018-11-28
- 2018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暨F2科學峰會舉行2018-11-19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企業下月可領穩崗補貼 近期可在人社官網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