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為牟取非法利益兩月制毒700多公斤 名校研究生昨伏法
廈門網訊 (文/廈門日報 記者 譚心怡 通訊員 廈法宣) 身為國內某著名高校化學專業研究生畢業的余某,為牟取非法利益,竟在短短兩個月內制造700多公斤的毒品,最終被判處死刑。昨日上午,余某被執行死刑。
昨日下午,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發布會,通報一年來廈門市兩級法院毒品犯罪審判情況及毒品犯罪審判案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共建單位居民黨代表參加了昨日的“·26”國際禁毒日“法院開放日”活動。
【案發】
在海滄租房制毒搬運時原料泄漏
2014年7月,余某為非法牟利,從廣東佛山來到廈門,承租海滄區某民房居住。在此期間,余某陸續購置、運進制毒儀器設備、原料物件等,開始在民房內非法制造甲基苯丙胺(即冰毒)。
同年9月16日,余某雇大貨車準備將含有甲基苯丙胺成分的粉末、液體、制毒儀器設備及其他原料物件運回廣東東莞。在搬運過程中,搬運工人被泄漏的濃硫酸灼傷并報警。公安人員到場后,從現場停放的大貨車和余某租住的房屋內查獲加熱制冷一體機、離心機、冰柜、旋轉蒸發儀等大量化學儀器設備。不僅如此,警方還查獲了硫酸、甲苯、氫氧化鈉、元明粉等大量化工原料。
在查獲過程中,發現了甲基苯丙胺成品、半成品合計523.9公斤,含有甲基苯丙胺成分的液體256.2公斤、含有甲基苯丙胺的粉末30.9公斤。而后又在該出租房一樓的東南側房間內的天花板、墻壁、地板上發現深褐色可疑斑跡。
【審判】
化學研究生制毒被判處死刑
法院經審理認為,余某為牟取非法利益,違反國家對毒品的管制規定,制造毒品甲基苯丙胺700多公斤,數量巨大,其行為已構成制造毒品罪。據此,依法判決余某犯制造毒品罪,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昨日上午,余某被執行死刑。
法官剖析案件表示,余某本科、研究生均畢業于國內某著名高校化學專業,本來有著一片美好前程,然而他不僅沒有將其所學專業用于服務社會,反而是為了獲取不義之財,在短短兩月內制造毒品700余公斤,足以留給世人深刻的反思。一個人學識再深,本領再大,如果沒能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可能對社會的危害更大。
針對目前禁毒斗爭的嚴峻形勢,廈門兩級法院將繼續保持懲治毒品犯罪高壓態勢,繼續強化宣傳營造良好社會環境,繼續完善加強毒品犯罪綜合治理。
【分析】
毒品犯罪四大特點
當前毒品犯罪案件呈現出四個新特點:
毒品類型及來源出現新變化
毒品流轉方式更加多樣化
毒品犯罪高發態勢得到遏制但形勢仍然嚴峻
特殊人群實施毒品犯罪增加打擊難度
【數據】
過去一年新收毒品案件 326件378人
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廈門市兩級法院一審新收毒品犯罪案件326件378人,審結360件419人,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47.51%、40.5%。從案件類型看,走私、販賣、運輸毒品案件254起,占比77.9%,容留他人吸毒案件60件,非法持有毒品案件9件,非法生產、買賣、運輸制毒物品案件3件。
從量刑來看,判處5年以上15年以下刑罰的48人,占11.45%;判處15年以上刑罰的24人,占5.73%。判處五年以上刑罰的共計72人,重刑率17.18%,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禍害!兩毒販走上不歸路竟還拉上了女友 昨執行死刑2019-03-29
- 臺教育部門防學生染毒 重點在18歲以下防護網2019-03-29
- 澳維多利亞州青少年犯罪日趨嚴峻 多與毒品有關2019-03-25
- 捷克女模特因走私毒品在巴基斯坦入獄2019-03-21
- 一枚“郵票”比搖頭丸毒3倍 廈門第一例“郵票”毒品案公開宣判2019-03-21
- 菲律賓40余名地方官員涉嫌參與毒品交易被起訴2019-03-15
- 當學歷成執念:“考研熱”還會降溫嗎?2019-02-22
- 114公斤!美海關單次查獲芬太尼紀錄被打破2019-02-02
- 泰國家立法議會通過大麻條例 解禁研究和治病用大麻2018-12-26
- 澳警方在悉尼查獲490公斤冰毒2018-12-14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企業下月可領穩崗補貼 近期可在人社官網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